日元暴跌贬值创20年纪录,日本央行有难言之隐
中新财经4月23日电 好学生突然考“不及格”是什么感觉?近日,一向自带避险币种“光环”的日元,走出了一道“一泻千里”的下跌曲线。
20日,在经历14连跌后,日元兑美元一度跌至约129日元兑1美元,离日本央行的“恐慌点”130仅有一步之遥。
分析认为,被动贬值、主动贬值和日本经济表现等多方因素共同推动了日元暴跌。而随着日本央行重申其对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坚定承诺,日元汇率短期或还将继续下行。
日元贬值,汇率创7年来新低
实际上,日元疲软非一日之寒。早在去年,日元就表现出“颓废”态势,自2021年年初以来,日元对美元已经大幅贬值约30%。特别是到了2022年,日元贬值速度继续加快。
4月22日,日元汇率一度跌破1欧元兑换140日元关口,创下将近7年来的最低水平。而就在21日,日元兑换美元汇率刚刚创下近20年来新低。
日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也跌破1人民币兑换20日元大关,创近7年来最低。日元已成为外汇市场上跌幅仅次于卢布的货币。
在日本工作多年的梁女士向中新财经反映,她在日本的工资折算成人民币,比几个月之前每月少了几千元。旅居日本从事代购行业的夏小姐最近则在朋友圈发布了“汇率大好,奢侈品用人民币结算全面大幅降价”的打折信息。
日元疲软受多方因素影响
此前,日元曾一直被全球市场公认为避险资产。当危机发生时,全球市场交易员就会大举买入日元,这一光环正在逐渐褪去?
市场普遍认为,日元下跌的导火索是日本与美、欧货币政策的背道而驰。美联储3月16日宣布加息0.25%,市场更预计5月美联储还将继续加息0.5%。在美国、欧洲等多个主要经济体全面收紧货币政策之际,各国国债收益率纷纷走高,美元、欧元汇率走强。
而与此同时,日本央行则明确表示,将维持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并通过购买长期国债,将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尽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央行却强调会继续坚持无限宽松政策。
如,4月20日,日本央行以0.25%的固定利率无限量购买10年期政府债券。日本央行还将于4月21日、22日、25日和26日,连续以固定利率购买债券。
由此可见,相对于保住日元汇率,日本央行明显更加看重应用宽松政策以支持经济从疫情中恢复。
因为疫情暴发后,日本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在2019、2020年连续两年萎缩后,2021年日本经济转为缓慢扩张,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经济增速疲软不仅限制了市场对日元的信心,也使通过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日本的低通胀率也给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3月,日本CPI同比增长1.2%,为自2018年10月以来首次超过1%;核心CPI年率录得0.8%,为连续第七个月增长。不过,这与日本政府2013年1月确立的2%的通胀目标仍有差距。
民众穿过日本涩谷车站前的交叉路口。 中新社记者 吕少威 摄
日元“跌跌不休”影响几何?
有声音认为,日元下跌似乎给日本出口带来更多生机。汽车或消费电子产品等日本主要出口产品会变得更具竞争力,尤其是对丰田汽车和索尼集团等出口巨头。
不过,与此同时,日元贬值或将置重度依赖进口资源的日本于贸易逆差的严峻考验之中,特别是在地缘政治因素推高国际能源价格的背景下。
从2021财年来看,受国际市场上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日本进口额远超出口额。2021财年日本进口额增长33.3%,同期出口额增长幅度仅23.6%,这一财年日本再度从贸易顺差转为贸易逆差。
日本经济新闻估计,如果日元持续走软、原油价格涨至每桶130美元,2022财年日本经常项目逆差将达16万亿日元。
有媒体指出,从全球资本市场来看,日元大幅贬值,一方面给市场提供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也为金融市场埋下了风险隐患。日元贬值可能加大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选择难度。由于通胀高企,不少国家需要加息应对,但由此带来的汇率不利因素有可能使这些国家出口受损。日元贬值也有可能加大竞争性贬值风险。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表示,如果不考虑干预因素,日元短期还有继续下行的压力。日本经济复苏疲软,预计三年平均GDP增速(2020-2022年)仍为负,日本将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日美利差将继续扩大。
“不过,如果汇率持续下跌导致资本外流加剧,传导至日本国内,会加大日本股市下跌压力,给日本国内金融稳定带来较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央行可能会采取一些稳定的措施来避免态势进一步滑向负向螺旋。”王有鑫称。
日元暴跌会否对中国产生影响?
王有鑫指出,考虑到日本能源、工业金属、中间零部件等生产材料严重依赖进口,日元贬值叠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加大进口成本压力,价格上涨会传导至出口端,弱化日元贬值对日本出口的提振作用,因而,对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威胁不大。而且,日元贬值压低了中国自日本进口的付汇压力,对中国进口企业有利。
“但对于在日本有出口业务的中国企业来说,如果交易时使用日元结算,要警惕日元汇率下跌对企业盈利和财务操作等产生的相关风险。”王有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