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智者不惑,投资中国需要大格局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述评:智者不惑,投资中国需要大格局
新华社记者傅云威 徐超
中国经济行不行,投资中国有没有前景?
针对上述问题,视角不同,看到的景致大为不同;眼界不同,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格局不同,作出的决策高下悬殊。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多家国际投行正在上海推进雄心勃勃的业务扩张计划,其策略不会因当前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而改变。
全球投行的布局动向,历来被视为预判经济前景的晴雨表。在上海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投行的“逆行”决定,无异于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
这启发全球投资者,越是面对困难和挑战,越要把握大格局,从而对中国市场作出富有远见的决策。
把握大格局,就要深刻理解中国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所蕴含的宝贵而确定的红利。
过去十余年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一度高达67%,降至今年一季度的34.8%;而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高位,去年为79.1%。
这一升一降,展现了中国经济由外而内的动能变化,其背后是中国十余年间积累的超大市场规模和产业集群实力,这赋予中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更强能力,有效稳定了增长确定性和投资回报预期。
中国美国商会近期报告显示,即使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仍有超六成受访企业计划今年加大在华投资。《金融时报》援引一名熟悉高盛投资上海计划人士的话说:“我们对在中国业务的规划是50年的。几个月的业务干扰不足以改变这种战略思维。”
立己达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辅相成,正是有了前者的稳健畅通,才有了后者的有序交融。二者合力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贡献了宝贵确定性。
把握大格局,就要清晰洞察中国主张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巨大发展机遇。
今年一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3798.7亿元,同比增长25.6%。这背后是中国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从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更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到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和行动给投资者吃了定心丸。
即便在国内外疫情反复、地缘政治紧张、美联储货币政策急转弯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不少跨国企业仍在华新设项目或新增产线,把中国市场视为避风港和财富源。华南美国商会近期报告显示,超过九成受访企业选择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之一。2022年,76%的美企有对华再投资计划。
“从经济角度来看,一些最明智和最有能力的国际领导力来自中国政府,中国一直在努力克服挑战。这些因素都使我们认为中国将是一个长期投资的好地方。”澳大利亚塔纳拉资本公司董事长约翰·威利上周这样告诉客户。
针对有关外资撤离中国的报道,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原署长罗思义表示,最好的反击就是用事实说话。中国吸引外资规模连年增长,已证明中国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
“最重要的不是看它们(外资企业)说了什么,而是看它们做了什么,特别是看它们把钱投到哪里。”他说。
把握大格局,就要敏锐发掘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所释放的新的发展红利。
数据显示,中国五年来累计授权发明专利253.1万件,年均增长13.4%;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位,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
窥一斑可见全豹。当前,中国立足高质量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和绿色发展动力。可以说,一系列高质量发展新政,顺应中国经济转型之需,创造出新发展红利。
“全球创新中心正在向亚洲东移。中国的表现非常亮眼。中国是唯一进入全球创新指数前15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说。
“公司看好中国经济基本面和数字经济、低碳等领域的前景,对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倍感振奋,将加大在华投入。”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说。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疫情反复和短期波动,不会击垮中国经济,只会淬炼中国治理和中国韧性,激发中国创新和中国活力。
当前语境下,华尔街知名投资人巴菲特所谓“别人恐惧,我贪婪”的信条,或许可以解读为:特殊时期,只有把握大格局的投资者,方能做到长远筹谋,并最终收获中国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