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祸相伴 Uber危机或带来重塑硅谷的机会
6月30日消息,《连线》网站发布O’Reilly Media创始人兼CEO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的文章称,我们对企业和经济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我们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和经济,跟很多的硅谷公司一样,也是“赢家通吃”经济体系的产物。虽然当下的给该公司了诸多的麻烦,但也给它了硅谷的。
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
在过去几年里,定义了这个世界对现代科技公司的印象:出众,以顾客为中心,同时又没有道德,无情冷酷,傲慢不羁,具有破坏性。如今,在寻求重新定义自己的过程中,Uber也有重新定义科技行业,颠覆致使它和行业到了如今的局面的未声明假设和激励机制。
也许,是苏珊·福勒(Susan J. Fowler)大胆揭露Uber内部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行为,以及该公司不计后果地漠视良好的管理惯例,导致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离开,但该公司的问题根源要深入得多。
一个体系的设计会影响它的结果,而Uber跟很多很多硅谷的公司一样,就是赢家通吃的经济体系的结果。网络化的市场平台往往会导致垄断;赢家的回报要远远超过第二名的回报,以至于将“胜利”置于一切之上的残酷商业惯例显得没什么问题。
直到最近,那种发展理念给Uber带来了很好的回报。相比更加理想主义、对员工更加友好的最大竞争对手Lyft,Uber的规模达到它的四倍之多,从投资者那里获得的估值也达到它的十倍多。在苏珊·福勒的Medium帖子在网络上被广泛流传很久以前,那些投资者就曾听说有关Uber高管性行为不检点的网报道。该公司庇护他们是因为他们都“非常能干”——属于那种他们觉得维持公司市场统治地位所需要的高级人才。
在Uber傲慢地公布自己的不当行为(他们通过仅Uber员工可以使用的“God view”跟踪去开会的记者的行踪)的时候,投资者们就见识到Uber对于顾客隐私的漠视。当Uber被发现跟大众汽车那样操控它的软件来欺瞒监管机构的时候,那些投资者仍然保持沉默。该不当行为是Uber尽可能快速地在尽可能多的城市展开业务的努力的一部分。那些投资者也见证,Uber没有好好兑现为司机提供良好报酬的 ,相反却让司机负上次级贷款来购买新车,使得他们变成了二十一世纪的契约佣工。那些投资者也看到那个卡兰尼克在车上怒骂Uber司机的视频。那些投资者一直在两眼旁观,他们一直在鼓掌喝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助长了卡兰尼克激进、不顾一切的领导作风。直到公众的愤怒开始损害Uber的IPO(首次公开招股)前景之后,它的董事会和投资者才开始采取行动。
最可悲的是,Uber并不是个例。这是我们告诉企业创造股东价值是企业主要的目标的结果。给客户、员工和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比起给投资者创造价值只是次要事项。
缺席的良心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繁荣的循环系统,能够滋养人、企业和社区。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是一只大蜘蛛,在不断吮吸真实经济的活力。
即便是最理想主义的企业,也会被困在大蜘蛛的网当中。Twitter最早期的员工杰森·戈德曼(Jason Goldman)曾透露,公司在冲刺IPO阶段曾一度陷入迷失当中,因为投资者要求快速提高月活跃用户量,致使Twitter专注于不惜一切地去专注于公司的增长,而不是专注于提供会让用户真正受益的新功能特性。就连曾声称“不作恶”的谷歌也曾被欧洲监管机构控告在搜索结果中偏袒自家的服务。
消费者其实也是共犯。我们也听说过Uber种种不当行为的德国网报道,尽管今年1月人们在Twitter上发起删除Uber(#DeleteUBER)的行动,呼吁转用领域和其它体量较小的替代服务,但还是有太多的用户继续使用Uber。说到底,相比起价格更便宜、便利性和使用习惯,该公司种种的不道德行为并没那么地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