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I到爱 文学不死
原标题:从AI到爱 文学不死
最近人工智能在围棋界的花式碾压大战,让人们又一次回想起去年3月被AI全面震撼的细节。除了围棋这个象征着人类大脑运作 的运动之外,去年的AI还征服了文学这个话题。人工智能撰写的小说通过了日本「星新一奖」的初审,而且还不止一部。虽然没有最后进入终审,但是情节构成上没有破绽的文章还是让人为AI的未来再一次惊艳。
AI的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已知信息的挖掘,虽然它可以根据无数的棋局创造出新的招式,但是它是否能够根据人类的文学根基创造出真正具有文学性的作品,却是一直被期待和怀疑的话题。
实际上,什么是文学性,本身就是一个让人类争论不休的问题。形式、结构还是功用,真实还是虚构,氛围还是环境,这些问题纠缠在字里行间以及所有评论家甚至哲学家的心头。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是,文学性的核心之一,是技巧性。而技巧,似乎是AI的所长。
自从互联网出现之后,碎片信息对于文学性的破坏一直是中外学界积极警惕的事件。实际上,哪怕是网络中的鸿篇巨制也依旧潜伏着文学性上的倒退——哪怕它们能够带来足够的愉悦感。有人将「斗破苍穹」两年600万字和古龙二十年1700万字的比例拿出来,抨击网络文学的粗制滥造。虽然写作效率不能成为文学性的评判标准,但是网络文学和流行文学中常用单子数量的急剧减少是无法否认的趋势。
如果AI加入到文学创作的阵营中,能否遏制这种单字减少的趋势,可能取决于加诸于它的评判标准问题。但是如果仅仅以网络上的阅读量和销量作为学习标准,那么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I会帮助人类进一步简化语言表达体系。
这不由让人想起几百年来,人类用来对抗销量的另一套文学作品评价体系——文学奖。假设人类的语言表达也用结构化的金字塔形来评价,文学奖当然毫不犹豫站在高处不甚寒的塔尖。虽然各类文学奖有着不同的宗旨和标准,但是它们都象征着人类对于文学无法放弃的热爱和期望。
其中法国可能是对于文学最为溺爱的一个国度,这个国家实在创造出太多的文学奖。其中最知名的「龚古尔文学奖」哪怕每年只有10欧元的奖金,却依旧令所有文字工作者奉为圭臬。他们甚至可以在咖啡馆随地造出一个以咖啡馆命名的文学奖「双叟奖」,而且还叫板龚古尔奖。文学奖的各位评委大拿之间的不合又分裂出太多奖项,「雷诺多奖」、「费米娜奖」、「联合奖」,甚至在双叟奖街对面的「卡泽奖」。
这些星罗棋布的文学奖, 的共同点就是背后都有足够说服力的评委作为支撑。龚古尔文学奖在设立初期,给了每位评委6000法郎的年金,目的就是让评委不要受外界干扰,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也是文学奖存在的意义和根基,它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金字塔尖,更是和畅销排行榜平行的另一个空间。就像京东日前发布的文学奖一样,张大春、王蒙、周国平等评委将盘踞畅销榜榜首的「巨人的陨落」视为文学性上并无太大新意的作品,这种几乎无视民意的判断显示出的是一种单纯得不必要的坚持。
京东作为一个电商平台,却举办了一个和图书销量完全无关的文学奖,甚至还丢出了280万的巨额奖金——实际上这个数额已经可以领跑全世界的文学奖了。从逻辑上来说,这是品牌战略层面的一次大规模宣传,彰显京东开始关注内容创作的欲望。从事实上来说,和网友投票阶段结果大相径庭的最终获奖名单,让京东文学奖站在了严肃和纯正的一边。
京东文学奖的出现,让文学和网络出现一次意外的交际。不再碎片化,它的主体是最能够呈现思考深度的书籍,甚至包括文化类别的书籍。不再流量化,它的标准不再是热度和点击,甚至不是网友的意见。
在国内主流文学奖项都逐渐脱离年轻人视野的时候,京东用新老交织的评委阵营——王蒙和张悦然的同席的确相当具有观念的冲击力——和自己本身的影响力,将严肃文学再一次推到年轻人的眼前。
由商业主体而非独立机构复兴文学奖项并不罕见,就像日本的传统文学依然繁荣离不开各色各样的书店文学奖,在选择困难症频发的弱认知环境,任何敢于替商品背书的行为,都会给消费者带来慰藉。
从销售规模来说,图书在京东的交易额里占比极低,这种注重文学造诣而非阅读快感的颁奖仪式也和当下时髦的内容产业干系不大,此处的用力甚猛,只能归结于京东正在试图构建它的社会价值。
刘强东曾经痛批国内物流巨头不给一线快递员缴全五险一金,即使不从道德层面来理解他的愤懑,这种强烈树立差异的行为,未尝不是在另一种情结方向强化京东的竞争力:这是一家有温度的公司。
所谓温度的意思,其实就是如何处理高速运转产生的余热,以及有没有利用这种能量做一些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事情的心态。
在这个角度,教育员工关于五险一金的常识和权利,和向文学作品赋予理想激励的企划,都是传递温度的表达。
有趣的是,京东提供的 一百万人民币奖金额,已创国内文学领域的新纪录,这个数字,也和《王者荣耀》等手游竞赛的冠军奖金相差无几,对比二者并无褒贬之意,而是指出在回报增长方面,文学的落后幅度实在太大。
拿到京东这一百万奖金的格非说他的《望春风》在此前总计得了二十多个奖项,可是「绝大多数都是没钱的」,作家关注金钱从来不被视作体面,然而逼得作家不得不关注金钱的创作环境更不体面。
另一方面,加速文学作品的电子化——这也是京东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努力——也能够借此影响和说服更多的传统作家拥抱大势所趋。
据说很多传统作家迄今还是难以抛弃纸笔,很多时候需要专门的再把手稿敲入电脑存档,这种个人习惯或许没有太大的改变必要,但是在发行和销售的场景,让那些使用电子设备的年轻人能够在他们自己最熟悉的屏幕里接触到这些内容,是必须做出的改变。
而这也是京东帮助作家提高收益的具体行动:学会运营版权,适应数字时代。
三年前,京东曾经亲自涉足出版,把贝克汉姆自传的中文版选题揽了下来,并刷了一轮声势浩大的户外广告。时过境迁,在调整战略之后,京东不再亲力亲为的去决定出版内容,转而还是回归行业本身,让市场和权威判断内容的好坏。
站在复兴文学的角度,仅是京东,或许还做不出太大的变革,在灰烬里取火的勇气,却可能带来预料之外的光亮。
每天网络上都会出现痛声疾呼的人们,对网络文学、鸡汤甚至颜文字表示自己的深恶痛绝,然而他们往往忽略了一点——这些为文学呐喊的声音也是发表在网络上的,甚至字里行间已经染上了互联网的语法和习性。文学是流动的,会进化的,适应于人心却也能够改造人心的。AI或许能够基于已有的文学信息写出合适的情节和文体,但是却很难成为一个文学奖的最终得主,因为人心的变量太多也太难以数据化。
可以享受和沉溺于碎片信息带来的快乐和饱足,又无法舍弃传统文学为灵魂创造出的震撼和机遇,这就是人心最复杂的体现之一。人类无法像AI一样做出最完美的选择,软弱和摇摆造就了文学中的柔软。而人类却总能够渴望和实现更好的世界,坚韧和博爱成就着文学中的宏大。
从AI到文学,这些由一个个单字组成的奇迹,都属于人类。它们将一起光耀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