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72岁退休女教授硬核科普物理 被网友称作吴
原标题:同济72岁退休女教授硬核科普物理 被网友称作吴姥姥
简单、质朴、童趣,吴於人在屏幕上本色呈现的教师形象,很快俘获了一众粉丝的喜爱。她的名气,不再仅限于学术圈,通过短视频科普走近大众视野。然而,在16年前,她最初决定做青少年科普的时候,却是另一番冷落景象。
吴於人的科普之路并非从做主播才开始。
退休之前,她是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物理演示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技术硕士生导师;她曾在2001年获 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她还是同济大学出版社《大学物理 ——21世纪网络版系列教材》、高等出版社《工科大学物理网络课程》的第一作者。
在教《大学物理》时,吴於人便发现,不少学生对物理有明显的畏难情绪,他可能很擅长做物理题,但并不热爱物理,更别说好奇心和探索欲。
她有意在实验器材的选择和布置上贴近生活,和同济大学同事们一起建设物理探索实验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中拾回科学探索的纯粹乐趣。
2007年,她在同济大学的支持下,在上海市科委、教委指导和资助下创办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开始了她面向基础阶段的“降维”科普。
这在当时,是上海 青少年科技实践工作站、 对青少年开放的大学实验室。她担任站长,不久后学生关大勇任副站长。
尽管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宽敞的实践教室,吴於人和伙伴们做好了十二分准备,满怀热情地准备迎接青少年学生的到来时,却遭遇了一盆当头冷水——
成立四个月,工作站仅接待了600多名中学生,打电话来咨询的家长一听“跟考试关系不大”,就纷纷打了退堂鼓。最惨淡的时候,偌大的实验空间,只等来了3位小朋友。
这让还有两年就要退休的吴於人,深感失落与担忧,她想办法联系到当时的媒体,希望借助报纸呼吁更多青少年前来进行科学探索,“切莫因为应试而挡住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脚步。”
不惧冷落,她开始思考教学方法,2009年,针对青少年学习特征,吴於人和关大勇开展专门课程开发。
高大上的物理知识,变成了孩子们感兴趣、学得懂的东西。带着这些课程,2010年吴教授退休后,投入进“智勇科创实践基地”的创建中,12年来,他们的公益科普活动走进上海的中小学校、街道社区和展览馆,平均每年都有一百余场活动,至今总量过千,累计惠及的青少年人数已超百万。
吴姥姥总能用一种天然的想象力,带着孩子们去理解科学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望远镜,一个口径为500米的‘天眼’,像一口大锅,能下多少饺子啊?”南仁东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吴姥姥口中变成了小朋友们能够理解的模样。
她又主编出版了面向少年儿童的《New物理启蒙 我们的看听触感》《New物理探索 走近力声光电磁》《迷人的物理之惑》,前两本还获得2018年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 图书二等奖。
关大勇说,他们不希望孩子们看到的都是‘双十一’‘双十二’这种购物节日,于是从2018年开始,每年举办五场左右“科学狂欢日”,制定出不同主题的科学实践活动。吴姥姥在现场会给孩子们分享如何用不刷题的方式学物理,帮他们把自己的小想法变成课题研究。
“智勇”科创实践基地也被市教委授予为“上海市中学生实践平台”,被市科协授予上海第一“家门口的科学社”,也是博雅网的社会实践平台,他们制作的科学手工课、慕课等视频进驻各个云课程平台,面向学生公益开放。
学做“网红”,孩子喜欢何妨尝试
可能吴於人自己也没想到,教了大半辈子物理,年过七旬,还要重新学习年轻人的玩意儿,学写脚本、学当网红。
2018年,由吴於人、关大勇牵头,联合十位博士教授的“不刷题俱乐部”成立,口号响亮的喊出拒绝超前、重复、机械式训练,带领百万青少年逃离刷题苦海。师徒的目光走出上海、面向全国,他们为公益科普探索找到了新的传播形式——进驻视频平台。
最初,团队拍一拍实践基地的科普日常,后来发现凡是吴教授出镜解说的视频,点击热度都特别高,出了接连好几个“爆款”。于是,由她“担纲”主角,账号逐渐做出了自己的风格定位。
一位严谨的老辈教授,没有扭捏没有拒绝,只要是能让孩子们喜欢的形式,何妨尝试!
宇宙射线、楞次定律、减慢光速……也许很难想象,这种高端艰涩的物理科学能成为爆款短视频,被普罗大众通俗理解。
在抓取短时注意力的短视频平台上,这样的“降维”科普其实并不简单——复杂的系统如何简单明了、可视化呈现。
“最难的在于怎么在几十秒、一两分钟讲清楚。”
面对镜头讲课和面对学生讲课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不论是大学校园,还是青少年课堂,吴教授上课一向喜欢和学生互动,越激烈越开心,当没有这种互动的时候,对于她来说,是又一次新的挑战。
平均每周三条视频,确定主题、写脚本、选实验,有时候还需要些自制的“教具”。
“王朝阳前几天在大会上宣布的电池技术,解决了以往电池在寒冷环境下性能降低的问题。怎么样去讲电池的结构和新的自加热,我就想到了用三明治,把其中的生菜叶子抽出来,放在上面,做薄薄的第四层解释。”
吴教授的视频拍摄脚本都是自己写,有些想不通怎么解释的原理,就跑去和其他的老教授讨论。为了准确提示自己,她请做视频的小伙伴搞了个提词器,除了要讲的内容,还时常穿插着小括号,里面标注着对自己动作的提醒。
一条一分来钟的视频,有时候要花一两个钟头去拍,七十多岁的她就这样一直站着,注意力灌注于工作中。快手上第一条火起来的视频,是关于“人造太阳”的,有72万的播放量,获得了5万点赞。
随着受到越来越多的,“不刷题俱乐部”账号下的评论、私信也如雪花纷纷而至。对于物理爱好者和学生的问题,吴教授会认真给出回答,由新媒体小伙伴传达。在和网友的互动中,她也会获得一些灵感,讲讲大家感兴趣的科学话题。
有一位吴教授在大学教书时的学生刷到了她的视频,立刻转给了自己的孩子学习,又带着孩子来到实践基地现场参观。曾经随着岁月隐匿在人海的师徒缘分,又这样传递给了下一代。
自带人设,“口袋姥姥”浑身是宝
如果说大多数自媒体人物,多少要有个人设(人物设定),那么吴姥姥的人设,就是她本身:严谨朴素、爽利率真、爱物理、爱孩子、爱科普。
在吴於人的团队里,年轻人都称她“吴姥姥”,“科学姥姥”的人设形象也是由此而来。她的学生中,女生大多比男生有宝宝得早,她就像女学生的娘家妈一样,喜欢带孩子们玩科普游戏,自然而然被随着喊了“姥姥”,成了大家最喜欢的代称,被沿用下来。
她永远穿着粉丝们最熟悉的渔夫马甲,和视频里出镜的形象并无二致。
“其实她还有一个很可爱的昵称,叫‘口袋姥姥’,她总能从口袋里变出你想到想不到的东西来。”关大勇打趣,“您给大家看看您都藏了什么宝贝。”
吴姥姥双手摸了摸自己渔夫马甲上的大口袋:“我这个人忘性大,拿包容易忘记,就放在身上最方便。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就开始穿这种马甲了,我刚刚把夏天的换掉,这件是秋冬的,可以保暖。”
挖袋、插袋、拉锁袋、侧开袋……就像哆啦A梦的神奇口袋,吴姥姥从马甲里掏出各种用的、吃的、玩的,她演示着把手分别插进两个最大的衣服口袋说,这里还可以放雨伞和矿泉水。
她从一个口袋里拾掇出几枚硬币和铁圈儿,喊上关大勇,“你要玩吗?我们来玩这个”。我们还不明所以时,师徒俩就心照不宣地把小臂上蜷,露出内臂平面,将几枚硬币排列摆好,以胳膊肘为轴心,猛地向下转动小手臂,滞留在半空中的硬币旋即被抓进掌心,姥姥说,“惯性、自由落体原理都在里面,我最多能抓七个(硬币)”。
这种信手拈来的小游戏在吴姥姥手里简直太多了。她就像一个可爱的“老顽童”,随身带着“戏法儿”,走到你身边一伸手,就能变出惊喜。吴姥姥的办公室里,储物柜被大大小小的“宝贝”塞得满满当当:会自己爬杆的啄木鸟、在手套里藏个“暗器”就能隔空打开的灯泡、放在热水杯上自动旋转的斯特林热机。
尽管这些都是她用了无数次的教具,但吴姥姥每拿起一个“小玩意儿”,就像展示自己的新鲜玩具,乐此不疲地演示它的用法,嘴角有笑,眼中有光。
“有时候累是累,但这都是跟小孩儿、年轻人玩儿,我觉得挺有意思。”
忠于传承,她希望在讲台上健康地站下去
正如大多数一生献身科学、生活朴素的科学家一样,吴姥姥亦是如此。
在展示“百宝口袋”时,她顺手把马甲的底边翻上来,“喏,穿太久磨毛了。”她不记得这样的马甲二十多年来买过多少件,但每一件都会物尽其用。即便是视频录制,她也不化妆不打扮,脱了外套,穿着这件旧马甲便开讲了。
“经常看见姥姥中午就拿一个包子吃吃,北大‘韦神’你知道吗?就是那样的感觉。”和她一起工作的小伙伴眼里,吴教授朴素可爱,是人们心里那种典型理工女科学家的样子。
吴於人对科学的热爱和朴素,来自于家风传承,她的父亲是新第一代航天人,常常一礼拜,只有几个钟头能回到家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这些短暂的时光,父亲带姐弟两一起体验生活点滴,观察日常的物理小问题。
煮饺子时,为什么饺子会浮起来?湿手绢贴在玻璃上,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掀下来的时候,就像熨烫过一般?洗袜子的时候,一股脑地放在肥皂水里洗,还是一块块地抹肥皂洗,哪样洗得更干净呢?
没有争分夺秒的“鸡娃”,没有铺天盖地的“刷题”,有的只是寓教于乐的点滴日常,这成为吴於人日后取之不尽的矿藏,她自然而然爱上了科学,爱上了观察和思考,她希望也能将这样的体验带给更多的孩子。
“吴老师,可不可以把实验原料写上,我想给孩子演示。”
这条留言的视频,是她在讲神舟十三号升空如何获得第一宇宙速度,演示高速气体下喷产生的反推力。
“真是长知识,多少孩子会因您而迷上科学啊。”
这条留言的视频,是她在讲减慢光速,用一群小猪玩偶演示光通过不同介质的分子密度。
“哈利波特被您打败了,抢了他的扫把。”
这条留言的视频,是在讲高能粒子在大气层中通过的形态,她伸手拿出了一支扫把,比拟粒子轨迹。
吴姥姥说,有时候还是会看到有人评论,“虽然很有趣但是听不懂”,她自己也在琢磨,怎么表达才能更深入浅出。
“不刷题俱乐部”的粉丝不仅是物理学爱好者、中小学生,许多人仅仅是刷到了她的视频就认真看了下去再变成粉丝。进驻快手平台仅三个月,账号粉丝就超过三十万。
没有制造原子弹的轰轰烈烈,没有发现重大理论的流芳百世,吴於人在这条科普之路上脚步坚定,她历经过冷遇,也被热情温暖,从一站站演讲到一条条视频,她走了16年,还想走得更远。
“希望我能健康地在讲台上多站几年。”她笑着说。
来源:周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