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公益模式探索
原标题;“互联网+”时代的公益模式探索
文 |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里雨曦
近期,37岁胃癌患者众筹30万被曝有10多套房产等消息,让“互联网+公益”不无争议。
互联网为公益热情的释放制造了条件,也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士得到了该有的帮助。与此同时,如果“善心”被透支,利用公益事业敛财,则让“互联网+公益”的公信力打了折扣。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看到的是,互联网这些年所推动的巨大公益进步。来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民政部指定的第一批11家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为全国992家公募慈善组织发布募捐信息超过1.1万条,35.7亿人次网民关注和参与。
一、全民参与公益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公益进入“全民参与”时代。科技手段的引入,让中国的互联网公益不断完善、不断进步,而技术的创新为整个公益生态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个人捐助中的移动端用户就高达84%—85%,说明中国互联网公益成为主流。
这其中不乏大量知名企业的参与。
阿里巴巴发布的2017年商家公益账单显示,2017年度阿里平台共有178万家商家通过“公益宝贝”参与捐赠,3.5亿买家支持,善款总额达2.46亿元。
也就是说,阿里平台上每6个卖家里,就有1个是公益人,成功带动了四分之一中国人做公益。
腾讯公益平台也成功打造了99公益日、益行家等多个知名公益栏目,自2007年创立以来,目前其历史善款总额突破37亿元人民币,历史爱心总人次接近2亿人次。
8月6日,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在腾讯公益平台益行家栏目再次上线“合你同心”公益捐步活动。通过“你捐步、我捐款”的形式,共吸引了700037名益行家,累积捐赠101.4亿步,成功众筹了50万元,支持“天使之旅·合生元行动”走进云南怒江的先心病儿童筛查救助活动。
据了解,合生元‘天使之旅·合生元行动’已经进行了6个年头,以往都是以企业联合红十字基金组织、当地政府、爱心医院以及志愿者的形式,参与先心病贫困儿童的筛查救助活动。
从去年开始,合生元与腾讯公益合作上线“合你同心”公益捐步活动以来,已经有超过140万的网友关注与参与到这个公益活动中来。
健合集团中国区公共事务总监兼合生元母婴救助办公室主任朱辉表示,微信捐步等创新的互联网公益方式的出现,腾讯公益等互联网公益平台的加持,让“全民参与公益”成为现实。大量网友的加入,让企业在坚持践行公益的路上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互联网公益平台,让大众日常做公益,变得触手可及,极大地调动了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大众参与公益的热情,互联网的加入,让公益进入了“全民公益”的新时代。
多位行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互联网公益的不断创新,通过互联网公益平台,让公益组织、投身公益的企业、公益项目、志愿者、被捐助者与网民、大众互动起来,更让全社会人们成为公益的主角,已经成为国内公益的一大趋势。
二、社会责任成为核心竞争力
进入“全民参与”的公益时代,企业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企业的公益体系越发成熟强大,这也是目前国内公益发展的另一大趋势。
一位行业人士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责任越发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多年来积极投身公益,已经形成了自身成熟的公益体系和形式,所带动的公益效应也越发强大。
为了持续高效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母婴群体,2007年健合集团前身合生元集团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旨在救助贫困重症母婴。基金以合生元集团捐赠的300万元善款作为种子基金,同时订立附捐协议,合生元每售出一件产品向该基金捐出0.1元作慈善用途。
经过11年的持续系统运作,至今基金累计筹措款物3078.21万元,全国31省区市共1697名贫困重症母婴受救助,多达30.55万人次受益。
其中,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面向贫困先心病儿童开展的一系列“天使之旅·合生元行动”,已经持续了6年,覆盖全国11个省区的贫困偏远山区。
8月8日,2018年“天使之旅·合生元行动”在云南省怒江州正式启动,启动当天就检查31名疑似先心病患儿。通过筛查后符合救助条件的患儿分批接到郑州接受免费手术治疗,本次活动由合生元母婴救助基金支持50万元,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出资50万元,同时天使阳光基金彩票公益金配套支持100万元。
健合集团通过建立持续系统的公益体系和形成成熟的公益运作模式,实现了强大的公益效应。另外,经过多年的摸索,企业公益也探索出丰富的表现形式,这一点也在这家企业的公益探索上有所体现。
除了“天使之旅·合生元行动”加入了微信公益捐步活动,合生元母婴基金还发起了定点爱心医院、合生元“亲亲快跑”全国巡回亲子公益跑以及“母乳更+”早产儿营养支持项目等多种形式的母婴救助公益活动。
“当企业获得商业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好的价值,希望能尽一份绵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朱辉表示。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视投身公益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成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力量。
三、透明度与公信力
回看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正在经历一个由特殊事件引发的捐助行为,演变为系统化生态圈的过程。
2008年汶川地震后,网络捐款平台出现,很多业内人士将此看为是网络公益的开端。
随后,“冰桶挑战”、“小朋友画廊”、“运动公益”等公益活动出现,以场景模式代替传统捐款,传播更广,受众更多,让普通民众更多参与到了互联网公益中来。
行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断崛起,互联网公益已经从原来通过互联网为媒介将捐助和被捐者做简单的串联,演变成为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生态圈,其中,用户、社会公众、企业和公益组织都将参与其中。
虽然相比于传统公益,互联网公益更加透明化,但是随着多起通过互联网手段诈捐、套捐事件的出现,当前互联网公益也在经受信任危机。
据记者调研发现,目前互联网公益尚存三大短板,一是作为线上流量的巨大载体,一些互联网公益平台资信不全,对用户审查不严,这也是互联网行业的通病;二是出现诈捐、骗捐事件后的追讨无力;三是,此前国内缺乏直接应对网络公益的相关立法。
为此,民政部门近些年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
2016年开始施行的《慈善法》对网络募捐的平台权限做出了明确规定。经过一系列的报名和严审程序,民政部还公布了包括腾讯公益、新浪微博(微公益)、轻松筹在内的首批13家(后变为11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名单,这意味着网络慈善进入“固定入口、统一监管”时代。
对此,行业内人士认为,官方认证网络捐款平台提高了互联网公益的准入门槛,不仅大幅度提高了互联网公益的公信力,也对诈捐、骗捐等行为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同时也更利于政府的监管。
今年民政部也公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贯彻落实《慈善法》及相关规章制度、行业标准,积极发挥各方作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压实平台主体责任,推动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加强规范化建设,积极为慈善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提供募捐信息服务,引导平台助力地方中小慈善组织能力建设,探索开展行业自律和第三方监管,推动我国互联网公益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可以预期,在政府、企业、各公益组织的推动下,“互联网+公益”的道路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