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APP隐私保护措施不过关
根据“全球私隐执法网络”(Global Privacy Enforcement Network, GPEN)的一份报告显示,他们对大约1211款APP进行的研究,这些APP应用来自于19个国家,最后发现大约85%的APP应用没有通知用户会搜集哪些个人信息,也没有告诉用户哪些搜集到的信息会继续使用。GPEN是一家国际性的隐私保护机构,该机构检测的软件包括免费的和付费的iOS和安卓应用。根据GPEN的调查结果,75%的APP应用至少获取了电子设备中一项敏感功能的数据,其中32%会获取设备位置信息,16%获取设备ID信息,以及15%会获取用户手机中的联系人信息。另外,还有比较常见的就是10%会获取相机功能以及9%获取地址簿。同时15%的受检APP没有任何透明度和保密性的条款。网,地图,,德国,德国,德国论坛,培训,德国护士
在调查中GPEN还发现,大约60%的APP应用在安装的时候需要获取访问私人信息的通道,其中就包括联系人信息。另外,还有大约30%的应用,它们搜集的信息要比实际上需要获取的信息多出很多。为什么一款手电筒应用需要获取设备ID、联系人信息并且还有可能删除SD卡上的数据呢,很多用户对这一问题都不是很明白,而且加拿大的隐私保护站也在自己的一篇博客中提到了这一问题。
隐私保护的倡导者首先指出说,大约30%的APP应用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安装者提供访问手机关键功能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指出为什么要获取这一权限,获取这一权限到底有什么用处。24%的APP应用同样没有指出,这些APP搜集的用户信息到底被用于什么领域,31%的受检APP中并且还没有告诉明确的告诉用户,这些搜集到的信息会再次利用。在所有受检的1211款软件中,仅有15%的软件告诉了用户,相应的搜集到的信息被用于了哪一个方面。同时隐私保护的倡议者还指出,软件的AGB(使用条款)一般字体很小,文章很长,这样用户一般没有耐心去阅读,而且很多的隐私解释也被隐藏在这些使用条款中。这一系列的原因都造成了用户的很多信息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泄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