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狂”紫光扛得起国产芯片大旗么?_国际新闻

“并购狂”紫光扛得起国产芯片大旗么?

国际新闻 2022-11-23 09:58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原标题:“并购狂”紫光扛得起国产芯片大旗么?

  5月20日,紫光国微宣布资产重组,收购成立仅有1年之久的关联方北京紫光联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恰逢华为海思备胎转正热度,紫光系再度玩起关联资产收购,赵伟国的蹭热度自是不用提,本轮重组,是否又是当年紫光国芯800亿重组的后续,亦或是又一次雷声大雨点小的炒作?

  5月20日,紫光国微(002049.SZ)一纸资产重组公告将其暴露在镁光灯下,这距上周华为海思半导体女总裁何庭波宣布公司自产半导体“备胎”转“正”,全球刷屏仅差三天时间。

  据5月20日紫光国芯公告,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间接控股股东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公司北京紫光联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事宜,预计本次交易涉及的金额将达到重大资产重组的标准,亦构成关联交易。

  公告表示,本次交易对方为西藏紫光神彩投资有限公司、西藏紫锦海阔科技发现有限公司、西藏紫锦海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红枫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鑫铧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紫光联盛的全体股东。

  而从收购标的来看,本次交易对象为北京紫光联盛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北京紫光联盛科技有限公司到底是啥来头?老虎财经查询公开信息发现,这是一家于2018年5月21日才成立的公司,截至5月20日,存续期刚好满1年时间。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1年期的存续期,或许业务刚刚起步,谈不上有多少资产,更谈不上有多少利润。那么,紫光国芯为何要收购一家成立仅有1年,可能并没有多少资产和利润的关联企业呢?

  老虎财经查询公开信息发现,北京紫光联盛科技主要从事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软件服务、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等业务。表面上看,公司并未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若从注册资本来看,其180亿元的注册资本还是比较吸人眼球。而从法定代表人来看,则更有看头。注册信息显示,拟收购公司北京紫光联盛科技法定代表人为赵伟国,是紫光集团的董事长。

  赵伟国其人

  紫光国芯收购紫光联盛科技,如果仅从收购事件本身来看,除了能臆测清华紫光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外,其他似乎并没有多少看点。但若将事件聚焦于赵伟国身上,或许可以掀开本次收购事件的另一层神秘面纱。

  公开信息显示,赵伟国生于1967年,现年52岁。他是清华大学旗下紫光集团的董事长,中国新一代科技企业家的杰出代表。其曾于1985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93年再回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通信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紫光集团担任工程师。由此不难发现,赵伟国不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学霸,而且是一个拥有真材实料的具有电子专业背景的工科男。

  不过,其长歌善舞的一面,或许并不仅限于专业方面,还体现在于资本运作层面。

  2004年,赵伟国创办了私人企业健坤集团,从事IT、天然气、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然而5年后也即2009年,赵伟国携带健坤集团,入股清华紫光集团49%的股权,并先后出任总裁、董事长。

  关于健坤集团入股紫光集团,市场曾一度有质疑的声音。有市场人士表示,健坤集团入股紫光集团,导致了国有资产流失。不过此事后无下文,但却扯出彼时紫光集团的资产状况。

  据《财经国家周刊》网报道,紫光集团2008年的审计报告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24亿元,净利润2470.38万元。2009年1至3月,紫光集团净利润亏损1.8亿元。而截至2009年3月底,紫光集团净资产账面价值3541万元,评估价值2.81亿元。由此可见,若撇开健坤集团是否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不谈,但在健坤集团入主之前紫光集团实力相对较弱,却是事实。

  健坤集团入股后,赵伟国用自己的业绩,似乎证实自己在资本运作方面的专长。其稳、准、狠且步步为营的大手笔并购,将紫光集团发展成一个巨大的控股集团。

  据公开信息,在2009年至2018年间,赵伟国主导下的紫光集团,先后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展讯通讯、美国上市公司锐迪科微电子、入股TCL、收购国内网络设备及存储器和服务器巨头“新华三”51%的股权,随后又控股上海宏茂微电子,构筑起“芯-云-网-端”信息产业生态链。

  截至目前,收购改造后的展讯通讯、锐迪科也成为国际上半导体领域的佼佼者,紫光股份直接控股和间接控股的企业也达到数十家,资产呈现数十倍增长。

  再把事件拉回到收购本身,若对比健坤集团入股紫光集团和紫光国微收购北京紫光联盛,不难发现其中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从股权来看,截至5月20日收盘,紫光国微报收45.11元,对应市值273.82亿元;北京紫光联盛注册资本180亿元。假如北京紫光联盛以注册资本180亿元注入上市公司,其股权占注资后的总股本比为41.59%。对比健坤集团入股紫光集团49%的占比,比例相差不大。

  而实际上,若本次资产重组成功,北京紫光联盛41.59%的股权,将压过紫光国微第一大股东西藏紫光春华投资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3月31日,西藏紫光春华投资持股36.43%。这意味着,一旦成功注资,北京紫光联盛将取得控股股东地位。

  而从公司实际控制人来看,彼时健坤集团的董事长为赵伟国,持有健坤集团比例为97%。从北京紫光联盛来看,赵伟国亦为董事长。由此可见,两次事件尽管时点不同,性质有异,但却都指向同一个关键人物——赵伟国。

  换而言之,若本次交易获得批准,赵伟国或从紫光集团直接空降,参与上市公司的实际资本运作。这或是本次重组事件的一个重要看点。而事实上,赵伟国的资本运作能力,也是上市公司所需要的。

  紫光集团的半导体布局

  紫光集团官网信息显示,其前身为成立于1988年的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集团迎来跨越式发展,是在2009年赵伟国携带健坤集团及高管团队入主后。纵观最近10年赵伟国主导下的紫光集团资本运作,有稳打稳抓、步步为营的操作痕迹。

  紫光集团强势介入集成电路芯片产业,始于2013年对美国上市公司展讯通讯发起的收购。

  “提升3G网络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这是2013年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所确定的“促进信息消费”的具体举措之一。也就在同一天,清华紫光和展讯通讯联合宣布,双方已达最终合并协议。根据协议,清华紫光将以17.8亿美元的现金对价,收购展讯通讯全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清华紫光全资收购展讯通讯,意味着其正式向半导体芯片迈出第一步。公开信息显示,展讯通讯于2001年4月成立于上海,在基带单芯片研发方面具有优势。展讯通讯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是2007年10月发布的世界首款双卡基带单芯片。此后,公司又发布了世界首款 TD-SCDMA/HSDPA/EDGE/GPRS/GSM 单芯片射频收发器、世界首款三卡GSM/GPRS基带单芯片-SC6600L7、全球首款40纳米商用TD-HSPA/TD-SCDMA/EDGE/GPRS/GSM多模基带芯片-SC8800G等产品。

  此后的事实也证明,收购展讯通讯是一笔极具战略眼光的前瞻性投资。截至2016年,展讯通讯就以19.12亿美元的营收,跻身全球半导体芯片前十名,位列第九。彼时,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的营收为39.7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六名。

  初尝甜头的紫光集团并不满足。2014年7月,紫光集团正式向美国上市公司锐迪科微电子发起收购。相比展讯通讯,锐迪科微电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集成电路方面。锐迪科微的主营产品为移动电话通讯支持芯片,既包括功率放大器、转换器和接收器等,也包括广播通信芯片中的调频FM、机顶盒视频接受、移动电视信号接受器、卫星电视高频头等。因为应用广泛,彼时中兴、华为、TCL、三星等国内外手机厂商均是锐迪科微的客户。

  在以9.07亿美元的代价将锐迪科微电子收入囊中之后,紫光集团大规模的投入也随即展开。其中,在大手笔的砸钱活动中,既包括与英特尔公司联手投资90亿元,开展手机方案的合作,也包括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和国家开发银行达成300亿元的战略合作,以产融结合的方式共同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航母。

  先后拿下半导体芯片和集成电路之后,紫光集团的资本运作,再次指向存储器。2015年5月,紫光集团旗下紫光股份收购中国网络设备及存储器、服务器巨头“新华三”51%的股权。通过本次运作,紫光股份完成了云计算的布局。

  来源:公开信息 整理制表:老虎财经

  此后,紫光股份又拿下上海宏茂微电子,完成半导体封测产业的布局。至此,紫光股份已打造出从“芯片”到“云”,再由“网”至“端”的全生态链布局。

  值得留意的是,赵伟国掌舵的紫光集团,就以大规模的并购闻名。据统计,自2013年开始,紫光系共投资16家(不包括后期暂停或终止的),斥资近千亿元。其中,芯片领域就有11家,先后十多次举牌上市公司。其中,紫光集团甚至耗资1.354亿港元举牌联想控股。此外,还举牌中芯国际。

  波澜不惊的紫光国微

  然而,相比紫光集团在半导体方面的大手笔布局和快速发展,紫光国微在A股市场的股价和市值却始终波澜不惊。与此同时,公司业绩也表现平平。

  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紫光国微的营收分别为14.19亿元、18.29亿元、24.58亿元,对应增幅为13.50%、28.94%、34.40%;利润分别为3.36亿元、2.80亿元和3.48亿元,对应增幅为0.18%、-16.73%和24.33%。显而易见,公司营收尽管增幅明显,但净利润却未出现大幅增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比2016年与2018年的利润,增幅仅为3.53%。这意味着,在市场占有率提高的情况下,紫光国微的净利并没有出现明显提升。而2018年营收的增长,是在国外半导体尤其是美国半导体巨头减少甚至停止向中国进货、半导体价格涨高的背景下产生的。

  紫光国微净利下滑,与公司毛利下滑有关。紫光国微公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尽管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24.33%,但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却仅有1.95亿元,同比减少13.18%。毛利率方面,报告期内毛利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

  更值得留意的是,2018年公司存储器芯片业务实现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3%,但该业务的毛利率仅7.62%,远低于公司整体30%的毛利率。

  然而,在公司业绩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市场却似乎给予了发展的良机。因为贸易摩擦影响,全球部分半导体企业停止向中国企业供货。5月17日,华为旗下海思公司总裁何庭波突然宣布是海思半导体“备胎”转“正”的时刻到了。

  而在三天之后,紫光国微突然发布资产重组消息,宣布收购成立仅有1年之久的北京紫光联盛科技有限公司。巧合乎?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