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电脑大王”王安的传奇人生
原标题:重新认识“电脑大王”王安的传奇人生
互联网时代,似乎每个人都已经离不开电脑和手机了,但电脑是怎么来的?究竟是谁发明的,也很难有人迅速做出准确的回答,现代人似乎更习惯遇到问题时,可以上“百度”去搜索呀。
最近看了“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录制的一段小视频,马先生说:“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电脑大王”王安了,如果你随机问一下,几乎是十有八九回答不上来的?”
对于马未都提出的这个问题,也让我有些吃惊,我除了知道王安是“电脑大王”之外,确实是对其一无所知,王安之名已经成为历史,也不如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那样如雷贯耳,尽管盖茨和乔布斯都是他晚辈的晚辈,那么,王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一起再去重新认识和了解曾经的“电脑大王”王安的传奇人生。
王安
王安(1920—1990)江苏昆山人,1920年2月7日出生于上海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亲是交通大学的毕业生,王安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江苏省昆山市玉山镇度过的。
1926年,王安入读昆山县近民小学,其时王安的父亲在这所私立小学教授英语,由于当时这所小学不设一、二年级,年仅6岁的王安直接从三年级读起,凭借着自强不息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许多困难,他在学业上不但没有落后,而且还处在班级前列,让人刮目相看。
王安还在昆山县立中学完成了他的部分中学课程,对王安这样一个学习经历,让我感到有些亲切,因为我对昆山还是比较熟悉的,祖冲之、顾炎武、丁善德、费俊龙都是出自昆山的名人,而我每年都要去昆山若干次,而“8.27龙哥持刀砍人反被杀案件”的发生,又让昆山火了一把,为昆山知名度的提升而免费做了广告。
1933年,13岁的王安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这所学校的前身,是1865年创办的“龙门书院”,是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最早的地方官办新学,历史上曾多次更名,1910年曾更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9年9月又更名为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当时初中部设在尚文路,高中部设在陆家浜路,现今这所学校就是上海市上海中学。
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旧址
1936年,王安考入铁道部交通大学上海本部电机工程系通讯专业,此时的王安只有16岁,还是一个少年大学生,以他这样一个年龄考入名校,也只能说明王安是一个绝顶聪慧的人了,由于其入学考试成绩在全班名列第一,他还被指定当了班长,而四年的班长经历,又让王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1937年8月1日,铁道部交通大学被划入国民政府教育部管辖,并被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这也是上海市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但却比国立同济大学晚了10年。
1937年8月13日,中日双方集结大量军队在上海地区决战,史称“淞沪会战”,国立交通大学上海本部被迫迁至上海法租界内继续办学。
在战乱和动荡之中,王安失去了父母双亲和姐姐,在那样一个残酷的战争环境下,每一个家庭都曾不得安宁,不是流离失所,就是家破人亡,甚至被日军屠杀。
1940年,王安从国立交通大学毕业,其时他刚满20岁,就被留校在电机工程系当了一名助教,能够被留校工作,足以说明王安的 ,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人才匮乏。
青年王安
1941年夏,王安与他的学习通讯专业8个同学,被重庆中央无线电公司征用,其工作任务是为中国军队设计和制造发报机和收音机,身处上海孤岛的王安和他的同学,终于有机会利用所学专业为抗战出力了。
王安和他的同学从上海辗转抵达桂林,先后在桂林无线电厂、重庆资源委员会工作,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而刻苦努力工作,设计和生产战场急需的通讯设备。
1944年,国民政府兵工署制定了一个选派中国高级工程师去美国接受培训的计划,学习和掌握 的通讯技术,以满足国家抗战的需要,王安参加了遴选考试,并以第二名的成绩被选中赴美接受培训。
1945年,王安作为中国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被派赴美国深造,同年秋天,王安被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破例接收并攻读硕士研究生。
天赋异禀的王安在哈佛大学可谓是如鱼得水,第一学期成绩都是A+,学霸就是学霸,无论小学、中学和大学,也无论在国内和国外,王安的聪慧总是让人刮目相看,他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硕士学位的所有课程。
哈佛大学校门
1947年,王安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他在哈佛期间,系统地学习了数字电路系统课程,而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储备,为其日后在计算机领域取得许多创新性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王安获得了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学的博士学位,他仅用三年时间就能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在学霸如林的哈佛,能取得这样的优异成绩,也是令人瞩目的。
1948年初春,王安向哈佛大学申请并获聘用,在计算机实验研究室当了一名研究员,参与“马克4型”电脑的研制和开发,当时的实验室主任霍华德·艾肯教授交给他一个关于电脑资讯存储方面的课题,而解决这样一个课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素有“电脑之父”之称的霍华德·艾肯(Howard Aiken)与王安同庚,曾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电机工程专业,并在企业做了10年的电机工程师,当他发现自己的兴趣在数学和物理方面,就又重新回到校园并考入芝加哥大学,一年之后又转学哈佛大学,并分别于1937年和1939年获得哈佛大学的物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而霍华德·艾肯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空间电荷传导理论方面的论述。
重新认识“电脑大王”王安的传奇人生
霍华德-艾肯
王安与霍华德·艾肯的经历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王安获得博士的时间比霍华德·艾肯几乎晚了将近10年,此时的王安只是刚毕业的博士生,而霍华德·艾肯在两年前就已经是哈佛大学的正教授了。
王安开始致力于资讯存储的研究,他反复试验了多种方法都没有取得成功,一个偶然的灵感出现,让王安很快就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他发明了“磁芯记忆体”(即“磁芯存储器”),大大提高了电脑的存储能力,并且数据信息不容易丢失。
王安的这个发明显示了他的才智和独创性,使电脑体积大大缩小,为微型电脑的发展和普及奠定了基础,也为计算机科学突破性发展带来了契机,1949年10月21日,王安向专利局申请了“磁芯存储器”的发明专利权。
1949年7月10日,王安与邱文蔼女士在波士顿结婚,邱文蔼与王安同庚,也是1920年生人,更为巧合的是,邱文蔼也出生于上海,曾毕业于上海中西女中和上海圣约翰大学,上世纪40年代中期赴美留学,在卫斯理女子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并获硕士学位,毕业后被留校任教,邱文蔼是在一次舞会上与王安相识的,共同的经历让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王安夫人邱文蔼
1951年,面对哈佛大学的提级、加薪和挽留,王安还是辞去了他在哈佛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的工作,以仅有的600美元注册成立了“王安实验研究公司”(Wang Laboratories),也就是 的“王安实验室”,从此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创业之初的公司,只有王安、邱文蔼及一个不能全职的助手,第一年的营业额只有15000美元。
1955年,王安申请加入了美国国籍,成为一名美籍华人,第二年,王安以50万美元的价格,将他的“磁芯存储器”的专利权转让给了“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王安将这笔专利费全部用于研发,上个世纪60年代初,王安公司推出了名为“洛其”的对数计算器,由于销量很好,王安的公司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员工从3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
王安很快又研发并推出300型计算器,这使公司的销售额也迅速增长,1967年,王安公司开始发行股票,竟在美国证券市场引发了抢购狂潮。
重新认识“电脑大王”王安的传奇人生
王安大厦
1968年6月,王安公司以745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菲利普·汉金斯股份有限公司,以弥补王安公司在软件技术方面的不足,经过整合之后,王安公司研制生产了3300BAIC和700型电脑,获得广大用户的好评。
1972年,王安公司又推出了电脑新产品——2200型迷你电脑,同时推出的还有WPS文字处理机,随后几年里,王安公司又相继推出第二代电脑,并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当时美国办公室中的必备设备。
王安及生产的电脑
王安曾撰写了一本名为《教训》的自传,王安自己总结了其成功的秘诀,利用常识、辛勤努力和适应潮流是他成功的三大要素,这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有人用通俗的比喻形容王安的成功,王安拥有一张“中国牌”和一张“美国牌”,“中国牌”上镌刻“刻苦耐劳,知人善任”,而“美国牌”上则刻着“冒险进取,着眼未来”,说明中西文化的交融,造就了王安的成就。
王安在办公室留影
“电脑大王”之称谓对王安而言是当之无愧的,这位曾占据美国富豪排行榜前10位的王安,曾于1984年荣获纽约华美协进会“青云奖”,1986年又当选全美最杰出的12位之一,时任里根总统为其颁发了“总统自由奖章”,王安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华人,其后也只有建筑大师贝聿铭(1993)和大提琴家马友友(2011)获此殊荣。
1988年,王安又被列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成为与爱迪生、贝尔等人齐名的美国第69位大发明家,至今荣登美国发明家名人堂的华人,除了王安之外,电机工程学家卓以和于2009年也进入名人堂。
1986年10月上旬,美籍华人科学家王安携家人回中国访问,在北京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并从上海回到故乡昆山探亲,游览了亭林公园,并在玉峰山北麓父母墓地,向长眠于地下的父母献上一束鲜花。
邓小平会见王安
家乡的阳澄湖大闸蟹、奥灶面、万三蹄等美食,又勾起他对故乡往日的回忆,这是他第二次回国探亲访问,1980年4月份是他的第一次回国之旅。
1990年3月24日,王安因罹患食道癌在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病世,享年70岁,而他的遗孀邱文蔼却活到了95岁高龄。王安的离世更加速了“王安电脑帝国”崩塌,实际上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王安墓地
王安第二次“中国行”结束之后,于1986年11月回到美国,王安不顾众多董事和部属的反对意见,执意让36岁的儿子王烈出任公司总裁,这种延续传统的家族式管理,而完全背离了现代企业“专家集团控制,聘用优才管理”的通用方式,让“王安电脑帝国”轰然倒塌,从此一蹶不振且回天无力,并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