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的算法不是洪水猛兽 互联网公司掀开黑箱幕
原标题:中性的算法不是洪水猛兽 互联网公司掀开黑箱幕布
互联网公司正在掀开盖住黑箱的布。
8 月 23 日,新浪微博官方发布公告,首次透露了热搜的算法机制,该公告称,热搜算法会根据搜索量、发博量、互动量、阅读量等数据指标,每分钟计算一次所有热搜的综合热度,取前 50 名展示。
一直以来,微博热搜被视作公众舆情的晴雨表,受到大量关注,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却不为外界所知,这也导致,许多突发事件热搜条目的波动本身,也就是所谓「对事件关注的关注」引发了许多讨论,按照新浪方面的说法,公布热搜规则的原因,是为消除疑惑,澄清「花钱撤热搜」、「花钱压热搜」等不实传言。
公布算法规则的企业并非只有微博一家。滴滴在早前曾陆续披露平台的算法规则,比如针对司机端抽成的规则算法,以及面向司机的派单规则等等,还有美团外卖近期主动公开了配送「预计送达时间」的算法规则:总共四个时间,一个模型预估时间,以及三个保护时间,通过三个保护时间,避免了模型学习骑手行为带来越来越快的循环。
是的,随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娱乐都与互联网平台息息相关,在背后统筹调度却又面目模糊的「算法」,也成为了公众语境以及监管政策中被高频提及的词汇——就在 8 月 27 日,国家网信办 发布了一份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过去被人们普遍认为装在黑箱中的算法,似乎正在公开透明的趋势中逐渐「祛魅」。
01、 为什么算法和互联网行业有着天然关联?
被大家熟知的这些互联网平台基本都是在近 10 年内,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才发展起来,改变了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微信、支付宝等十亿级用户体量的平台自不必说,近年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迅速崛起,成为娱乐消费的国民级平台。
出行服务上,根据滴滴招股书,滴滴在中国的年活跃用户数近 4 亿,2021 年一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日均交易单量 2500 万次。
外卖服务上,据经济观察报,外卖行业的用户规模从 2016 年的 0.63 亿人飙升到了今年的近 5 亿人。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企业的生产方式,而在这其中,提供支撑的基础设施有很多,比如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等等,但是让整套系统高速运转的核心在于「算法」。
以外卖行业为例,算法解决了订单各个环节中的「5W1H」,哪个骑手去取哪位顾客点的哪家餐厅,以什么路线配送更近,配送时间多久等等,不一而足,智能高效的算法让超大规模调度和最优运筹成为可能。
不过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不少相伴相生的新问题。
例如,商家、用户、骑手之间的责任区分不够明确,商家出餐慢了或者包装有问题,用户的投诉和差评可能会扣骑手的钱,又比如在供需高峰出现爆单,骑手被分派太多单,外卖平台的一些后台设计不够弹性,仍然一刀切要求骑手在规定时间送到,最后各方都不满意,严重时甚至会产生纠纷。
数字平台本质上是一种协作机制,不同平台上面串起了多种社会角色,比如用户、司机、外卖员以及快递员等等,这就需要规则和标准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保持整个产业有条不紊的运转,与其称之为算法,不如称之为一整套的协作规则。
02、算法是「利维坦」吗?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 希勒在《叙事经济学》中提到,「叙事」是历史、文化、时代精神以及个体选择相结合的载体,甚至是一种集体共情。以色列学者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一书中也对「叙事」有类似表述。
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恐惧,是人类社会「叙事」的古老倾向。
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恐惧感能够让人远离危险,这些经验总结会随着口述、文字逐渐固化到文明的血脉之中。
而在我们当前的公共叙事里面,无处不在又似乎无所不能的「算法」,正在滑向令人畏怕的一侧——在科幻作品描画的近未来中,不管是小说还是影视,常常能见到人类被算法「支配」的情节,人的五感和七情六欲,都被一个难以言说却全知全能的系统算法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科幻片里,算法成了一个吞噬一切的利维坦。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当前普罗大众对于科技实力的一种判断和反应。
如前所述,这种叙事倾向是可以理解的,但它却并非事实,对算法的过度神化,实际上是一种误读。算法并非 的,更不是一个具有自主意识并不断强化自身、最终统治人类的生命体。
现在的科技公司也远远不具备这种技术实力。
尊重人类的主体性,是现代文明的一种基本倡导。人类的理性,是现代性的基石,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知识,发现了万物的规律,让我们对远古和自然万物进行了祛魅,与此同时,对于未来和科幻世界,我们也需要对算法进行祛魅。
误读来自于不了解。例如美团 公布的配送「预计送达时间」的设置,很多人认为这个时间是按照最近距离除以最快速度计算,但实际上这是由一系列因子共同影响——包括商家出餐时间、骑手取餐时间、在途配送时间、末端交付时间、基础兜底、分距离保护、出餐距离理论交付值等等。
「最严算法」符合头部平台的利益吗?实际上,从逻辑上来说,这个答案是否定的。消费者、商家、骑手和平台共同构成了该技术经济范式的有机整体,平台所追求的是「动态平衡的可持续增长」,试图达到皆大欢喜的「全局最优」,而不是一味地伤害某一方的权益。
平台希望的是各方参与者都能在平台上获得稳定、友好的服务体验,网络整体效益不断增长,平台企业实现长续经营。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国内的腾讯、字节跳动、美团、贝壳找房,还是国外的亚马逊、Facebook、DoorDash 等,这些平台最在意的是通过一系列系统和机制设计,调节各方平衡。说到底,「效益最大化」不是「利润最大化」,前者看重长期,后者侧重瞬时和短期。
03、到底该如何看待互联网行业?
能够看到,这两年,有关互联网行业的社会讨论在逐渐增多,平台、消费者、服务提供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时常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议题,包括有一些相关政策陆续出台。
任何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都是在发展和演进中逐渐完善,过程中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也会有许多细微且重要的问题逐渐被解决。
这里面有两点可能是尤其需要人们注意的。
首先是,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渗透,使得头部科技企业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同步提升,效率至上的市场商业原则与侧重整体公平的社会原则之间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这是新时期的挑战,但也是大趋势带来的机遇。
腾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刚指出,「商业原则和社会原则从工业革命以来相互分治、不断碰撞的历史走向终结。而两者达成最终妥协之后,社会的原则就是平台型企业的原则。」
另外一点也是在前面所提到的,数据资源作为系统自我迭代的「养分」,使得处在第一梯队企业有更强的能力进行调整,这些企业对所谓「社会价值」的关注,更多来自其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非对外部期待的被动回应。
中国商业发展的历史已经多次证明,政策落地可能会带来短期波动,但长期来看,行业的模糊地带逐渐消除,竞争回到商业本质上来——企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并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有机统一。
中性的算法不是洪水猛兽。客观角度而言,技术会让人类生活变得更好,我们需要给技术本身的自我调整留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