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后重生与成功转型 高德三年时间让二者同时
原标题:并购后重生与成功转型 高德三年时间让二者同时发生
摘要:千人规模的公司被并购后重生与超过十年历史的技术公司成功转型分别都是小概率事件,三年时间让二者同时发生,高德的故事值得品味。
今年十一黄金周,国内共有超过 7 亿人集中出行。
这个 2017 年的最后一次法定假期带来的集中出行潮,不仅意味着挑战地图导航的流量高峰,也是对社会交通出行资源承载、管理能力的 考验,而对于高德来说,这是一次从导航产品向出行平台演进,进而打造全民出行节的跨越。
整个十一期间,作为导航工具,高德地图为用户提供导航规划近 53 亿次,提供驾车导航服务近 72 亿公里;作为公共出行平台,摩拜、ofo、首汽等十余家出行企业参与了高德的十一全民出行节,仅为滴滴带来的订单量增长就达到 131%;而作为一场全民出行节,高德第一次尝试将海航、携程、滴滴、飞猪、虾米等合作伙伴的服务深度整合到出行场景中,为他们带来超过 50 亿次曝光,高德也开始展示其在导航产品之外更大的价值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 2015 年以来,高德地图十一期间核心服务数据连续第三年同比翻倍增长,根据艾瑞的数据,高德地图已经已经与微信、手机淘宝等一起跻身国内活跃度 的十大应用之列。
今天的高德,已经逐渐在地图导航赛道建立起稳固的优势,并且其价值早已从导航工具向更广的领域释放。然而就在三年之前的 2014 年,刚刚被阿里并购不久的高德还正处最危急的时刻。
2014 年 5 月底的一天,俞永福接到了一个马云的电话,电话中马云表示希望他来接手高德。
那个时间,距离阿里宣布高德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刚刚过去 3 个月,而就在几天之后,俞永福带领的 UC 以 43.5 亿美元被阿里收购的消息也终于公布。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那都是个微妙的时间节点:对俞永福本人,需要面临从 UC 董事长俞永福向阿里俞永福的身份切换;对阿里,在豪掷现金买买买之后,如何将这些数十亿美金的公司顺利整合并无先例可循;而对高德来说,此刻无论从业务方向到市场份额都极其被动,说是生死攸关并不为过。
在业务上,那时候高德团队的士气一片低迷:成立十二年,曾经是车载导航产品中最早拥抱移动互联网的觉醒者,但是,当互联网巨头纷纷意识到位置之于移动互联网的价值大举投入后,历史包袱沉重的高德只能跟着对手的节奏疲于迎战,市场逐渐被蚕食。
根据高德私有化退市前的最后一个季度的财务报表,当季度净亏损 4600 万美元,而之前一年同期净利润 570 万美元。
比起市场份额的压力,更痛苦的是方向的迷茫。「大家有决心变革,但是我觉得属于乱乱哄哄,就是东南西北都要去变革,这也是很危险的。」俞永福这样形容。
同时,阿里高层也非常清楚:如果再纠结 6 个月,错过窗口期,可能会出现大麻烦。
在马云把那个电话打给俞永福之前,已经有两位在阿里多年的高管在了解过高德情况后,都觉得压力太大,没有接。而对于刚刚进入阿里的俞永福来说,这是一张试卷,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很多事情只有回头去看才会更值得玩味。今天我们关注高德,是因为在中国商业史上,千人规模的公司被并购后重生与超过十年历史的技术公司成功转型分别都是小概率事件,高德过去三年重生的故事不仅是一个经典的管理学案例,也是理解移动互联网如何走到今天的一个缩影。
尤其是将时钟拨回到 2014 年,那个中国互联网极其关键的年份:即将上市的阿里巴巴大肆并购,O2O 是那时互联网上最热的关键词,高德作为前互联网时代走过来的一家老牌技术公司艰难也坚决的努力进化……资本吹起的热点,巨头的战略蓝图和创业公司唯恐被时代抛下的焦虑混杂在一起,三年之后,当我们回头来看,曾经历史包袱沉重的高德既面临重金押宝 O2O 的百度咄咄逼人的蚕食,又在艰难探索融入阿里并业务转型的双重使命,从一度被认为会淡出主流舞台,到完成惊天逆袭,这三年里,高德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