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乐再现亏损危机 谁才是压垮传统商超的最后
原标题:人人乐再现亏损危机 谁才是压垮传统商超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日,关于人人乐亏损的消息再次引起热议。早在去年,人人乐就因为亏损5.36亿元引来了深交所的问询,虽然在这之后人人乐发布了公告用以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并用长达50页的内容详细解释了自己去年之所以出现亏损的原因,且对外发布人人乐2018年的计划,但再多的解释和雄心壮志都难以掩盖其上市8年亏损4年的事实。
尽管2016年人人乐通过出售物业项目的方式扭亏为盈,实现了净利润6048万元,摘掉了因2014年亏损4.61亿元和2015年亏损4.47亿元带上的ST帽子,但靠出售资产进行补血的方式显然不可取,要知道,这种方式只能解一时之困,并非长久之计。果然,解困之后的人人乐又再次陷入危机之中。据其财报显示,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8.5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2.81%。
人人乐亏损背后,传统商超败局已定
人人乐的前身是深圳市人人乐连锁商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旗下网点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与华润万家、新一佳并称为深圳零售行业三大巨头。作为三大巨头之一,人人乐的实力毋庸置疑,但拥有强大实力的人人乐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出现亏损问题?
一方面,发展战略出现偏差,扩张速度与行业环境相违背,导致企业入不敷出。一直以来,人人乐的发展战略都是以一个区域为中心,当区域内有一点成熟后,就向四周辐射,通过迅速的扩张,将该区域进行覆盖,直到区域内的点可以实现对接。这个发展战略在早期取得的成果非常明显。随着人人乐的急速扩张,2004年人人乐就杀入了中国企业500强,中国连锁30强,并在2010年风头正劲的时候选择上市。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零售市场发生变化,人人乐的这一打法弊端渐显。上市后的人人乐获得了更多资本的支持,借着这股力量,人人乐一鼓作气开了24家门店,新开门店占总门数的20%。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商开始成为零售行业中的主旋律,由于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等问题,零售行业的消费者大多都涌向线上。
在这种形势下,人人乐依旧坚持迅速扩张的战略打法势必会遭受到巨大的冲击。迅速扩张则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在消费者减少,营收下降的情况下还要增加成本的举动无异于引火烧身。虽然人人乐为适应市场变动而开设新业态门店,但新业态门店比起传统门店培育期要更长,培育成本也更高,这也使得人人乐入不敷出的现象日益严峻。
另一方面,人员流动大,企业内部体制僵化,运营管理成难题。上市后的第二年,人人乐就出现了高管离职潮,先是CEO李彦峰、紧接着是事业部采购中心执行总经理王牛崽,再来就是事业部副总裁李宽森以及121位高管、16位店长。这些高管离职的原因并没有一个官方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多位高管离职,企业在所难免会面临恐慌和混乱。
除了人才的流失,思维固化、体制僵化也是人人乐陷入困境的一大杀手。受传统零售思维的影响,人人乐采用的运营模式是联营模式,将业务承包给其他商户。这种模式与自营模式相比,业务和权利都较为分散,不容易将业务做好做大,且各环节之间资源分散,不利于搭建统一的供应链。体制僵化体现在企业内部管理上,由于内部流程过多,执行能力较弱,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上交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导致问题频出。
可以预见,如果不早点解决亏损问题,人人乐的生存发展将会更加困难。事实上,人人乐亏损问题并非特例,早在人人乐出现亏损之前,与其并称深圳零售三大马车之一的新一佳早已进入破产清算。而其他传统大型商超现如今的处境也令人堪忧,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商超相继出现关店热潮。这些现象无一不表明了传统大型商超败局已定的事实。
电商和新零售,谁才是压垮传统商超的最后一根稻草?
除了自身因素,传统大型商超落败的主要原因自然离不开零售行业环境的变化。从互联网兴起到进入繁荣发展时期,传统商超经历了两次严重的冲击。
第一次是电商新业态的出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的规模不断在上涨,《2017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人,半年共计增长人数为1992万人。报告还指出,我国网民规模增长趋于稳定,互联网行业正在稳健发展中。
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电商行业的兴起,伴随着电商行业的繁荣发展,许多传统商超都开始出现闭店热潮。来自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到2015年,全国共有262家商超出现关店风波。而电商之所以能够成为常态化并对传统商超产生直接影响,源于其便利性和低价性。
便利是养成大众网上购物习惯的“罪魁祸首”。随着行业的发展,传统商超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对于消费者来说,现在的传统商超无论是布局上还是入驻的品牌,基本都大同小异,去哪家都差不多,并没有什么新意,有时想买的商品在商超中不一定能买到,且传统商超还有着严格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这显然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方便快捷的体验。而电商行业自然没有这一层顾虑。电商行业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商超的地域和时间限制,能够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同时,电商平台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更能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
低价是电商能够实现快速分流的主要杀手锏之一。一来,与传统商超相比,电商经营所需的成本更低。传统商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商品流通的过程中用于人工上的成本要更多,且还要加上水电、租金等方面上的成本,这些成本堆加起来再平摊到商品身上,自然会导致商品价格居高不下。而电商行业就没有这点烦恼,由于节省了商品流通中的许多环节,再加上不用面对日益上涨的租金水电,平台上的价格自然要比线下便宜得多。
二来,电商实现盈利的主要方式不是来自商品产生的差价。要知道,流量是决定电商估值高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所以低价是电商为了快速聚拢流量,寻求上位的手段。而估值直接影响了电商其他增值服务的营收,比如技术服务、流量广告等,这些增值服务才是电商盈利来源的大头,可以说,电商的低价是基于其“羊毛出在其他动物身上”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其实是互联网思维延伸下的产物。
第二次是新零售时代的到来。自“新零售”一词出现以来,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都受到影响,传统零售行业更是成为暴风聚集口,风口之下,传统商超也受到波及。在新零售的压制下,以人人乐为首的传统商超纷纷出现关店热潮,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2016年传统商超共关闭了129家门店,剩于未关闭的门店大多都开始转型新零售。那么,新零售为什么会对传统商超造成如此严重的冲击?
新零售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侵略性,尤其是对传统商超来说,这种侵略性更为明显。新零售为什么会带有如此强大的侵略性?这与新零售出现的背景有关。新零售的出现其实是源于电商行业遭遇瓶颈后的自救行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线上流量红利逐渐接近天花板,本就靠流量生存发展的电商开始感受到压力。在这种压迫下,电商行业需要出现新的增长点,往线下延伸对电商行业而言是最好不过的选择。
电商行业来势汹汹,传统商超本来就被电商分流的市场更是面临被侵吞的危机。自电商出现后,传统商超原本独占流量的局面就被打破,几乎一部分的客流量在互联网的助力下被转移到电商市场中。如果说电商的出现使得传统商超的市场变小,那新零售的出现无疑就是动摇了传统商超的根本。新零售原本就是电商为了增加流量而提出的,要想增加流量,扩宽渠道是有效方法之一,在这一前提条件下,电商开始往线下渗透,这一举动严重威胁到了传统商超的生存和发展。
传统商超将死,新型商超正在冉冉升起
尽管现在传统商超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对于行业而言,败局的背后也可能是新的机遇。解铃还须系铃人,电商、新零售给传统商超带来的危机自然要交由其解决。在电商和新零售的影响下,传统商超开始走向转型道路。
首先,打通“线上+线下”流通渠道,实现人、货、场的无缝对接。在新零售的趋势下,渠道融合已经成为零售行业中的常态,而之所以要融合渠道,无非就是为了人、货、场的打造。线上渠道有助于数据的获取和分析,通过数据驱动能够按需进货,不会造成货物的囤积。而线下渠道则是场景搭建的主要场所,无论是社交型的购物场景需求还是家庭式的娱乐消费场景,通过对线下场景的打造都可以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传统商超转型的第一步就是先布局线上。
其次,打造精细化的一站式服务。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渠道多样化稀释了传统商超的号召力,推动传统商超核心变革。随着主流人群的消费需求正在变迁,以商品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围绕消费者需求的精准化一站式服务因此出现。打造完一站式服务后的商超既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头部商品,也可以提供长尾商品,甚至是个性化商品。
最后,朝小业态方向发展。随着零售行业的发展,传统的大型商超渐趋于边缘化,小而精的小业态将逐渐成为零售行业未来的增长点。以沃尔玛、家乐福为例,两大传统商超巨头都在尝试缩小自己的门店面积。2018年3月,沃尔玛在深圳开了 面积仅为1000平方米的小型门店,而家乐福则是在5月份与腾讯微信合作,在上海开了面积为4000平方米,不到传统门店一半大的小业态门店。
纵观人类社会,每一次消费变革和技术变革的出现总能使时代产生剧烈的“地震”,导致大部分的行业被颠覆,零售行业也是如此。早期工业革命出现,使得零售行业从家庭式作坊走向百货商超式业态。现如今,在消费升级和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零售行业正在进行一场革命,在变革中,传统商超将被时代逐渐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商超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