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心理学家莱温_国际新闻

德国心理学家莱温

国际新闻 2022-11-23 10:03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1890年9月9日~1947年2月12日
心理学家,场论的创始人,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动力的本源
人类行为的动力本源,不仅仅是心理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哲学家、伦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就对于人类动力本源的理解而言,“求乐”与“稳态”,分别是人类思想史上关于人性和动机的两种基本观念,也是心理学中两种基本动力模式的主要思想来源。前者的起源可推溯至古希腊的亚里斯蒂波斯,后者则可寻根到同一时期的希波克拉底。
求乐论者普遍认为,“快乐乃人生唯一值得追求的事情”(亚里斯蒂波斯),“生活的目的就是幸福或快乐”(伊壁鸠鲁)。
因而,避苦求乐就是人生的基本动机,这是求乐论者的基本主张从亚里斯蒂波斯和伊壁鸠鲁以后,霍布斯、约翰-穆勒和边沁等,都属于求乐论者(或称功利主义者,或享乐主义者)。它是一种经典的伦理哲学思想,并带有机械论和物理主义的色彩。
稳态论者则主张,有机体内有一种典型的自我保护和自然平衡的倾向,强调人所具有的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
斯宾诺莎曾经这样说过:“每一个自在的事物,莫不努力保护其存在”;“一物竭力保持其存在的努力不是别的,即是那物的现实本质”。斯宾诺莎的这句名言,常被看作是对稳态论思想的经典表述。在希波克拉底和斯宾诺莎之后,贝纳德、查尔德和坎农等,都是稳态论的代表人物。经典稳态论者又大都是生理学和生物学家,从而也就使稳态论和稳态模式,带有明显的生态论和有机论的特点。机械论和有机论是二种相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形态,前者是原子论的,强调原素、部分和实体;后者是整体论的,强调整体、系统和功能。它们交替出现在人类的思想发展史中,从而构成求乐与稳态二种传统对心理学和心理学家施加影响时的一个背景。
求乐论对心理学的影响是明显的。
霍布斯和约翰穆勒等人都是哲学心理学家,整个联想主义心理学都笼罩着这一传统动力说的色彩,因为许多联想法则,似乎都有必要阐明这样一个基本的道理,也就是人们如何忍受目前的痛苦以求未来的快乐。特罗兰德(L. Troland)曾划分出三种求乐论:现在的、未来的以及过去的。波林则以此为基础来讨论精神分析,指出弗洛伊德在其早期有关人类动机的理论中,是以未来的唯乐主义作为其快乐的原则的内涵。此外,行为主义的强化动力论,也是明显的求乐模式,以避苦(电击)趋乐(奖食)为主要手段来考察动物的反应,并以此来解释人类的行为。
相比较而言,稳态论对动力心理学的影响,却并不那么明显。
事实上,直到目前,它仍然被许多心理学史家所忽视。虽然稳态论和稳态模式也有着悠久的传统,但是它的心理学的意义却一直是潜存的,就如斯宾诺莎的心理学意义一直是潜存的一样。然而,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大部分格式塔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具有稳态论的倾向。弗里曼(E. Freeman)曾从格式塔的原理出发,把动机定义为有机体内部的一种失去平衡的状态,并由此阐发了一种“神经系统稳态论”;考夫卡在他的“闭合理论(closure theory)中,也强调了失去平衡,以及通过活动来获取平衡的动力意义;而赫尔森(H. Helson)的“适应水平”,则具有更充分的稳态论的色彩当然,更为主要的还是勒温的心理紧张系统,这是我们要在此所着重论述和阐明的。
从坎农的稳态论,一直到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以及维纳的控制论,具有明显的思想上的连续性;而系统论和控制论,也都与勒温的心理学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对当代心理学,以及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也正日趋重要和明显。这就无形地加强了稳态论的潜在价值。因为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都与系统论和控制论有关,而在它们的动机理论中,所表现出的也正是这种稳态论或稳态模式。因而,区分心理学中的求乐与稳态两种传统,以及与其相应的两种心理学的动力模式,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我们便以这种区分为基础,来分析和理解勒温心理场论中的动力理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