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东方桥头堡-惨烈的柯尼斯堡攻防战_国际新闻

二战德军东方桥头堡-惨烈的柯尼斯堡攻防战

国际新闻 2022-11-23 10:18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柯尼斯堡  
    柯尼斯堡,又译:哥尼斯堡,:Königsberg,位于东普鲁士的桑比亚半岛南部,战后划归苏联,现名为加里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归属俄罗斯联邦。1255年,条顿骑士团的北方十字军在此修建城堡,先后被条顿骑士团、普鲁士公国和东普鲁士定为首都或首府。柯尼斯堡曾是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著名的思想家伊曼努尔·康德、霍夫曼和达维德·希耳伯特都曾在此居住过。柯尼斯堡还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的海军基地和不冻军港。最初,柯尼斯堡的所在位置是由古普鲁士人建立的几处定居点,称为特旺斯特。公元1255年,条顿骑士团征服了普鲁士的桑比安部落,特旺斯特随即被摧毁。随后,一座新的要塞在原地建立,称为柯尼斯堡,意为“国王之山”,以纪念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正是奥托卡国王捐资兴建了本地第一座城堡:柯尼斯城堡。围绕新城堡,沿普列戈利亚河逐渐发展出阿尔茨塔特、克奈普霍夫和勒贝希特三个镇,距离维斯图拉潟湖约4.5英里。
 
    在波兰第一次被列强瓜分后,1773年,柯尼斯堡成为东普鲁士的首府。至1800年,柯尼斯堡城市周长约为5英里,人口约6万人,其中包括一支约7000人的驻军,是当时人口最多的德国城市。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中,1806年,普鲁士被拿破仑击败后,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及其王室成员从柏林逃往柯尼斯堡。东普鲁士成为抵抗拿破仑占领军的政治中心。1819年,柯尼斯堡拥有人口63000余人。1824年至1878年间,柯尼斯堡一直都是普鲁士省的首府,而普鲁士省则是由东普鲁士和西普鲁士合并而成。1871年,在由普鲁士王国领导的德意志统一战争过程中,柯尼斯堡正式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1935年,德国国防军指定柯尼斯堡为第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负责整个东普鲁士的军事防务。根据1939年5月人口普查,柯尼斯堡拥有人口37.2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盟军对柯尼斯堡进行多次空袭,城市遭到了重创,大火燃烧了几天几夜。城市许多古式建筑,特别是阿尔茨塔特、克奈普霍夫和勒贝希特,在空袭中完全摧毁,位于其间的大教堂、城堡和大学均未能幸免。
 
    真正使柯尼斯堡闻名于世的还是著名的“琥珀宫之谜”,“琥珀宫”始建于1709年,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为了效仿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的奢华生活,下令征集整个普鲁士最有名的建筑师兴建“琥珀宫”。“琥珀宫”总面积约55平方米,共有12块护壁镶板和12个柱脚,全都由当时比黄金还要贵12倍的琥珀制成,这些琥珀、黄金和宝石的总数量高达10万片,至少重达6.7吨,“琥珀宫”同时还饰以大量的黄金、钻石、宝石和银箔,可以随意拼装成各种形状,风格上颇似法国凡尔赛宫的镜廊。建成后的“琥珀宫”显得十分耀眼夺目、富丽堂皇,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1716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为了与俄国结盟,就将这件稀世珍品赠送给了沙皇彼得大帝。此后,“琥珀宫”一直珍藏在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郊外的普希金城。1941年10月,纳粹德国北方集团军群逼近列宁格勒,占领了普希金城,纳粹士兵将饰有大量钻石、玛瑙和银箔的稀世珍宝“琥珀宫”拆卸下来,分装成27箱,运往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收藏于哥尼斯艺术博物馆。由于这件稀世珍宝太精美了,以至于很多人都想将其占为己有,纳粹空军将领戈林、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就曾插手其中。 1945年1月初,苏联红军已逼近柯尼斯堡,希特勒下令对“琥珀宫”拆分紧急转移,德军试图通过海路,分开将零散的“琥珀宫”装船运往慕尼黑。但之后,苏军开始围困柯尼斯堡,整座城市因猛烈的空袭和炮击,早已化为一片废墟,“琥珀宫”也彻底下落不明。直到战后,西方的探险家们纷纷来到柯尼斯堡(现加里宁格勒),仍然找不到有关“琥珀宫”的任何蛛丝马迹。迄今为止,“琥珀宫”的潜在价值已高达5亿英镑。
 
柯尼斯堡
 
    1944年秋冬之季,随着战争后期的德军在东线战场彻底丧失了主动权,苏联红军在波罗的海沿岸发起的进攻战役中不断取得胜利,战略态势更加有利于苏军实施新的攻势行动。11月间,苏军最高统帅部开始酝酿进攻东普鲁士的战役计划,并曾试图以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先行突入东普鲁士境内,但没有取得成功。于是,重新计划了进军东普鲁士行动。
 
    苏军的战役企图是:切断守卫在东普鲁士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同其他方向德军的联系,把该集团军群逼到波罗的海沿岸,并加以分割歼灭,彻底肃清东普鲁士境内的德军重兵集团。按照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决心,苏军以第43、第50集团军、近卫第11集团军和第39集团军一部,共计25万兵力,集中于各狭窄突破地段。为了牵制德军泽姆兰装甲集群,计划从柯尼斯堡以北地域向皮劳实施辅助突击。苏联炮兵和航空兵在柯尼斯堡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苏联空军第18集团军的航空兵兵团和列宁格勒方面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航空兵,被调来同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所属苏联空军第1、第3集团军一起对红军主力实施空中支援。苏联海军红旗波罗的舰队应在柯尼斯堡战役过程中袭击德军交通线,以航空兵突击和炮兵密集的火力配合苏军的进攻。
 
    德军最高统帅部企图不惜一切代价保住东普鲁士,为了使首府柯尼斯堡要塞能在完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继续战斗,战前守军早已做好了长期防御的准备。柯尼斯堡市区内建有地下工厂、兵工厂、防空洞和军事仓库。要塞的防御体系,由外层防御围郭(在1945年1月的几次战斗中,已被苏军突破)和三道防御阵地组成。第一道阵地距柯尼斯堡市中心6—8公里,纵深200-1000米,包括2—7条有交通壕的堑壕和大量反坦克障碍物、15个旧式堡垒及其他防御工事,堑壕正面设有2-4列的铁丝网障碍与绵密雷场。第二道防御阵地构筑于柯尼斯堡市郊,位于第一道防线后纵深200米处,并与第一道防线以交通壕相连。由适合于防御的砖石建筑物、设置于交叉路口的街垒、掩体,以及永备射击点和密集的布雷地段组成。第三道防御阵地沿柯尼斯堡旧城界构筑,由3条堑壕组成,纵深两公里,在该堑壕前有连续的反坦克壕连接各堡垒德军的防坦克壕中,德军的反坦克壕中,有一半全部灌满了水,反坦克壕宽度约6-10米,纵深1.5-3米,依托9个老式堡垒,阵地配系包括高低的建筑物支撑点,各主要街道都设置了街垒。第3道防御阵地掩护要塞的中心区,它是沿着环绕市中心的街道构筑的。该阵地防御基础是,大片砖石建筑物支撑点和在花园、公园、广场构筑的土木结构防御工事。建筑物内的支撑带内和土木工事之间以堑壕和交通壕相连。
 
柯尼斯堡
 
    在德军前沿1公里处是5号堡垒,它是在正面的一个防御工事,周围有高达4米的土堤,堤前有深达5米的壕沟。掩护堡垒正面的壕沟宽度为25米,其他部分宽度10米,壕沟用混凝土被复,壕沟后方的土堤设有高达2米铁栅栏。堡垒的全部设施(穹窖、仓库、侧防暗堡)都是用砖石和钢筋混凝土构筑,这些建筑物墙壁的厚度1.5-3米,顶盖厚达1-1.5米;此外,全部建筑物都有厚达4米的土层。从堡垒的侧防暗堡和半暗堡可封锁壕沟与堡垒的入口。沿着土堤和堡垒建筑物上方构筑有暴露的机枪座,堡垒守备部队的大部分机枪都布置在此,机枪以密集的火力掩护通往堡垒的接近地。5号壁垒与附近的4号、6号堡垒保持火力联系。在4号、5号堡垒的后方,由瓦尔德地域内的一个辅助堡垒掩护,防守的德军把它构筑成一个永备火力点。5号堡垒的守备部队约200人。
 
    守卫柯尼斯堡的有纳粹国防军4个步兵师、若干个国民冲锋队独立团和独立营。其编成内的柯尼斯堡守军共约13万人、近4000门火炮与迫击炮、108辆坦克和强击火炮。攻城苏军的人数是德军两倍,总兵力约25万人,火炮比德军多0.3倍,坦克与自行火炮多德军4倍,航空兵多过德军13倍。
 
柯尼斯堡
 
    虽然整个东普鲁士都呼吸着沉重的战争气息,事实上,当地居民对于战争进展知之甚少,甚至到了1945年1月,城外炮火依稀可闻的时候,许多人都还不知道俄国军队已打到了哪里,还有多少德国士兵还在抵挡他们,也不知道,是否应当逃出自己的家园并向西迁移,而且居然还有人仍然相信德国最终会赢得战争胜利的宣传。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纳粹德国驻东普鲁士最高长官埃里希·科赫,这名自1928年就开始担任德国驻东普鲁士的最高行政长官,并深得希特勒的赏识,有着极为丰富的统辖平民的经验。科赫拥有对于柯尼斯堡民众的绝对权力,任何未经他同意的新闻报刊都不能写出或者播出,老百姓不允许收听国外的广播或新闻,任何散布失败主义的论调或煽动谣言的人都会被纳粹执政当局严厉而迅速地处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