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希特勒指挥艺术的总参谋_国际新闻

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希特勒指挥艺术的总参谋

国际新闻 2022-11-23 10:18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侵苏战争前夜的武装部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同时也是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根据官方统计,二战爆发时,武装部队共有422万人。在波兰和西线战争中,德军的损失并不太严重,在1939—1940年一共只死亡了10.2万人(其中陆军76000人)。同期,德军兵力却在不断增加。到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武装部队增加了300多万人,总兵力员额超过723万人。
 
  
 
  德国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是所谓“领袖兼帝国总理,领袖兼国防军最高司令”阿道夫·希特勒。作为参加过一战的老兵,希特勒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虽然那只是一个下级士兵的前线经验,却足够拿来吓唬他手下那些长期蹲在参谋部里的军事长官。而大量阅读军事学术著作,也使希特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军事理论知识的不足。同时,国家元首和军事统帅的身份,使希特勒有着全方位的信息来源,因而往往能够比他的将军们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这种判断使德国在以往的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也稳固了希特勒作为最高统帅的个人地位。
 
  希特勒对整个德国武装部队和军事工业的领导通过以下机构来进行:
 
  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部。党卫军指挥机关(希姆莱任党卫军帝国司令)。国防军统帅部。帝国军械部(1940年3月设立,1943年9月2日改为帝国军备与战时生产部,托特于1940年3月17日—1942年2月8日任部长,后任斯佩尔于1942年2月9日—1945年5月23日在职)。帝国内阁防务委员会(1938年8月30日设立,戈林任主席)。
 
  
 
  名义上,武装部队的最高指挥机构是于1938年2月4日由原军事部改组而成的国防军统帅部。而实际上,它只是希特勒的一个军事参谋机构。国防军统帅部长官是陆军元帅凯特尔。虽然这个对希特勒唯命是从的炮兵军官地位相当于帝国部长,实际权力却非常有限,只能按照希特勒的指令向三军下达命令。
 
  
 
  国防军统帅部的核心机构是国防军指挥参谋部(1939年11月20日前称指挥参谋部,后改指挥局,1940年8月改国防军指挥参谋部),该部的职责是按照希特勒的指令制订总体战略计划,向他报告战争进程,准备参考资料,促进各军种协同。在对苏作战期间负责这个部门的约德尔炮兵上将(后升任陆军大将),可以算是希特勒的个人参谋长和主要军事顾问之一。实际上他拥有和上司凯特尔相当的地位。由于他活动,国防军统帅部得以把丹麦、非洲、挪威、意大利、芬兰、巴尔干、西线战区的指挥权抓到了手里。从1944年起,甚至还接管了陆军后备军。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