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波兰闪击战是哪一年
国际新闻 2022-11-23 10:18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波兰闪击战又称波兰战役,是苏联、纳粹与斯洛伐克军队在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战役,该战役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而苏联于9月17日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国领土,波兰战役结束。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西方各国称为“波兰战役”,德军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
1战争背景
位于欧洲东部的波兰,东接苏联,西邻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波兰也因此成为了希特勒眼中觊觎的“肥肉”,必欲占领之而后快。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迫割让大片土地,但泽被划归波兰辟为自由市,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原本连成一片的德国领土分成了两块,位于“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因此德国人 一直对失去但泽和“走廊”地区耿耿于怀。希特勒上台后便发誓要报这一箭之仇,他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兼并了捷克斯洛伐克,随即要求波兰归还但泽并解决波兰走廊问题,遭到波兰拒绝。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然后于31日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保证。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1939年4月3日,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白色方案”的秘密指令,要求德国三军部队于9月1日前完成对波兰作战的准备工作。希特勒在指令中强调指出:“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必须集中于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
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德军统帅部计划以快速兵团和强大的空军,实施突然袭击,闪电般摧毁波军防线,占领波兰西部和南部工业区,继而长驱直入波兰腹地,围歼各个孤立的波兰军团,力求在半个月内结束战争,然后回师增援可能遭到英法进攻的西线。为此,德军共集中了62个师,88.6万人,2800辆坦克,1939架飞机,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组成了南路和北路两个集团军群。南路集团军群由陆军一级上将伦德施泰特指挥,下辖布拉斯科维兹上将的第8集团军、赖歇瑙上将的第10集团军和利斯特上将的第14集团军,共8个步兵军和4个装甲军。其任务是首先歼灭西里西亚地区的波军集团,而后从西南方向迂回华沙;北路集团军群由陆军一级上将包克指挥,下辖屈希勒尔上将的第3集团军和克鲁格上将的第4集团军,共5个步兵军和1个装甲军。其任务是首先切切断“波兰走廊”,彻底围歼集结在这里的波军集团,而后从东普鲁士南下,从背面攻击维斯瓦河上的波军,并从东北方向迂回华沙。
2战争概述
落后保守的波兰军队几乎不知道外界军事的巨大变迁,更不知道德军所用坦克的强大威力,而是依然故我的停留在骑兵无所不能的时代。在战场上,波兰以为德军坦克的装甲不过是些用锡板做成的伪装物。于是波兰骑兵蜂拥而上,用他们手中的马刀和长矛向德军坦克发起猛攻。
波兰的骑兵部队十分勇敢,他们狂风般席卷而来,马蹄声、喊杀声响成一片。但是,德军坦克部队的枪炮威力远远超过骑兵。骑兵们一排一排地倒下去,几乎没有能接近坦克的。波兰人的确是英勇的,前面的倒下去,后面的又补上来,坦克里的德国人觉得这已不是战场,而是靶场甚至屠场。看到波兰人没有打算投降的,甚至没有后退的,德国人很开心地一个接一个、一排接一排地去杀。
在德军的强大攻击下,波兰军队迅速溃败。9月28日,波兰首都华沙守军12万人投降。10月6日,波军全军覆没,德波战争结束。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的国家,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破灭了。随后,英法等国对德宣战,正式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
3战争过程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攫取了德国政权,这是波兰民族大祸临头的第一个不祥征兆。而此时的波兰,国家命运掌握在一群目光短浅、毫无远见的“上校”们的手中。他们头脑僵化,冥顽不灵,使波兰在错综复杂的欧洲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当德国吞并奥地利、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时,鼠目寸光的波兰政府竟趁火打劫,企图趁机参与瓜分,殊不知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等到德国正式提出收回但泽(格但斯克)时,这些“上校”们方才如梦初醒,而此时占领捷克的德军已从北、西、南三方面将波兰包围了起来。
为消灭英、法在中欧的主要盟国波兰,解除进攻西欧的后顾之忧,提高自己的战略地位,增加军事经济来源和建立进攻前苏联的战略基地,1939年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割让但泽(格但斯克),并赋予其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对于这些无理要求,波兰予以拒绝。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然后于31日承诺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保证。这使波兰态度更加坚决。4月3日,德军统帅部颁发《关于武装力量一致准备战争的训令》。
战争之初,德军指挥部为袭击波兰,预先隐蔽地展开了军队部署。在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集结了由21个师编成的“北方”集团军群,辖第三(司令屈希勒尔上将)和第四集团军(司令克卢格,辖古德里安第十九装甲军),司令官是博克上将。在德国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展开了由33个师编成的“南方”集团军群,辖第十四(司令李斯特上将)、第十(司令赖歇瑙上将)和第八集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司令官是伦德施泰特上将。这两个集群分别由第一航空队(司令官是凯塞林将军)和第四航空队(司令官是勒尔将军)配合。德军投入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总兵力88.6万人。若将对付波兰的预备队考虑进去,则总共集中了62个师,160万人。
波兰政府在德军进攻的威胁下与英、法结盟后,波军统帅部也制定了代号为“西方计划”的对德作战计划,但在人数和装备方面波军较之德军大为逊色。波兰为反抗侵略仅能够出动39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3个山地步兵旅、2个装甲摩托化旅、近80个民防营、220辆轻型坦克和65O辆超轻型坦克、4300门火炮和迫击炮、407架作战飞机。波兰海军编有16艘战斗舰艇和辅助船只,共约100万人,最高司令为斯米格威•罗兹元帅。
由于将领指挥能力低下,在战役开始前,波兰武装力量的动员和部署尚未完成。其指挥部在防御地区展开了24个步兵师、8个骑兵旅、1个装甲摩托化旅、3个山地步兵旅和56个民防营。直至战争初期波军仍在继续部署。波军总司令部计划实施战略防御,阻止敌人,为英法联军进攻准备赢得时间,进而根据形势采取行动。其军队主力沿德波边境展开。在北边驻守防线的是普谢德齐米尔斯基•克鲁科维奇将军所属“莫德林”集团军的2个步兵师、2个骑兵旅和“维希库夫”战役集群的3个步兵师以及“纳雷夫”战役集群的2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旅。在“波兰走廊”是“波莫瑞”集团军的5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司令官是博尔特诺夫斯基将军。在波兹南省西部是“波兹南”集团军的5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司令官是库特谢巴将军。鲁梅尔将军指挥的“罗兹”集团军的4个步兵师、2个骑兵旅,则担任罗兹和华沙方向的掩护。在琴斯托霍瓦、卡托维采、克拉科夫地域集结了“克拉科夫”集团军的7个步兵师、1个装甲摩托化旅、1个山地步兵旅、1个骑兵旅,司令官是希林格将军。保卫南部边界的是“喀尔巴阡”集团军的2个步兵师、2个山地步兵旅和1个装甲摩托化旅,司令官是法布里奇将军。“普鲁士”集团军(8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司令官是多姆布-贝尔纳茨基将军)为第二梯队,配置在凯尔采、托马舒夫-马佐维茨基、拉多姆地域。
与此同时,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于8月23日与前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达成了共同瓜分波兰的秘密协议,波兰的统治者们在春秋大梦之中已经注定了败亡的命运。
1939年8月31日夜晚,希特勒密令一群身着波兰军装的德军党卫队人员闯进德国边境城市格莱维茨的广播大楼,在播音器前开了几枪后,用波兰语广播了一篇事先准备好的讲话稿,声称“波兰对德开战的时候到了”。接着又枪毙了一些身着波兰军服的刑事犯,制造了一个德国军队被迫自卫反击的“现场”。演完了这幕贼喊捉贼的过场戏后,希特勒便在广播里声称:“德国已遭波兰的入侵,德军已开始自卫反击,从现在起,我们将以炸弹回敬炸弹。”此时的希特勒已经彻底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也就是从这个时刻开始,让亿万人血流成河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1939年9月1日凌晨4:45分,从德国本土起飞的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境内飞去,攻击目标集中在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仅仅几分钟波兰人便第一次痛苦地品尝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空中轰炸。与此同时,德波边境上万炮齐发,炮弹如暴雨般倾泻到波军阵地上。大约一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同时,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战舰“霍尔斯坦”号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波军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线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其他辎重来不及撤退便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先导,快速地从几个主要地段撕破了波军防线。当天上午10时,希特勒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帝国军队已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他还宣称,“从现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国的一名军人,我又穿上这身对我来说最为神圣、最为宝贵的军服。在最后的胜利到来之前,我决不脱下这身军服,要不就以身殉国。”希特勒的演说激起了议员们一阵阵狂热的欢呼,法西斯德国从此滑入了无边的战争深渊。
由于德军战前准备异常充分,所以德波之战对于胜券在握的德国法西斯来说几乎没有任何难度。由古德里安将军指挥的德军坦克师和摩托化师,迅速击垮了波军在边境地区的抵抗,从几个方面切入波兰腹地,德国空军对波兰的行政中心、交通枢纽、部队营房、军事指挥中心、空军机场进行了摧毁性的轰炸,完全夺得波兰上空的制空权。地面上,由古德里安首创的现代化装甲部队大显淫威,在波兰平原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的保证,否则英国将向德国宣战。战后据希特勒的译员希米德回忆,当希特勒接到英国的最后通牒时,他沉默静坐不动。而戈林则回过头来对他说:“假使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那么上帝应该饶恕我们。”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德国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均置之不理。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当晚,希特勒将他的办公地点从柏林的总理府移到了“亚美尼亚”号火车专列上,乘车去前线视察,并在火车上处理东线和西线的战事,此时的战争已如脱缰野马一去不回!
波兰的将领们一向鄙视防御,所以不肯花气力去构筑工事,他们宁愿依赖反击,因此尽管缺乏机械,但他们仍然深信自己的军队能够有效地执行反攻任务。这种想法对德军入侵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机械化的入侵者毫无困难地就可以找到奇兵突进的前路,而波兰人的反击也大都很轻松地被击破,因为深入的德军不断地威胁他们的后方,使他们感到腹背受敌而无法立足。从战后各国军事家的分析来看,波兰如果做好充足的防御准备,则德军闪击战即使奏效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然而事后军师救不了应试主帅,在这场被视为二战导火索的战争考核中,愚蠢的波兰上校们把自己和自己的国家带入了苦难的深渊。
9月1日。就在波兰将领睡梦沉沉的同时,傍晚,德军迅速突破了波军防线,并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伦德斯泰特的南路集团军群以赖歇瑙的第十集团军为中路主力,以李斯特的第十四集团军为右翼,在左翼布拉斯科维兹的第八集团军掩护下,从西面和西南面向维斯瓦河中游挺进;博克的北路集团军群以克卢格的第四集团军为主力,向东直插“波兰走廊”,另以屈希勒尔的第三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向南直扑华沙及华沙后方的布格河。
9月5日,北方集团军群中的克卢格第四军团协同屈希勒尔的第三军团,切断了“波兰走廊”,波军的“波莫瑞”集团军被包围。隶属第四军团的古德里安第十九装甲军再次成为主攻的矛头,他指挥他的装甲军从边境跃出,渡过布拉希河、维斯托拉河,在歼灭了波军“波莫瑞”集团军后,强渡那累夫河,沿布格河东岸推进,向波兰首都华沙后方攻击前进。南方集团军群也在宽大的正面战场上作深远突破。所属赖歇瑙第十军团的霍斯第十五摩托化军和霍普纳第十六装甲军,在波兰“罗兹”集团军和“克拉科夫”集团军的接合部实施快速突破,迅速将其击溃,深入追击。9月8日傍晚,该军第四装甲师以惊人的速度抵达华沙郊外。接着,机械化装甲部队又抢在溃退的波军前面抵达维斯托拉河,然后向北旋转,沿该河建立一道封锁线,进行反正面作战,希特勒来到第十九装甲军视察,古德里安在向希特勒谈论这次作战的主要经验时说:“波兰人的勇敢和坚强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令人吃惊的。但在这次战役中我们的损失之所以会这样小,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坦克发挥了高度威力的缘故。”古德里安对于坦克集群的结论,给希特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参战兵力
作战国家:德国VS波兰
德军投入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总兵力88.6万人。
波兰拥有7个集团军、4个战役集群、870俩坦克和装甲车、400余架飞架,共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师、2个摩托化旅总兵力100万人。
5战争结果
二战结束以后,古德里安在其回忆录中这样描述道:“到9月3日,我们对敌人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当前的敌军都被包围在希维兹以北和格劳顿兹以西的森林地区里面。波兰的骑兵,因为不懂得坦克的性能,结果遭到了极大损失。有一个波兰炮兵团正向维斯托拉方向行动,途中为我们的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歼灭,只有两门炮有过发射的机会。波兰的步兵也死伤惨重。他们一部分工兵部队在撤退中被捕,其余全被歼灭。”至9月4日,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全部被歼灭,而古德里安指挥的4个师一共只死亡150人,伤700人。
波军死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国。波兰居民遭到了巨大的牺牲。仅华沙就死近25万人,数万无辜公民受伤。
德军的伤亡:死1060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人。
6战争评论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在这场大进军中,德国装甲兵创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实践了他的装甲兵作战以及闪电攻击理论,率领第十九装甲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第十九装甲军隶属北路集团军群第四集团军,辖有1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和1个步兵师。它既是第四集团军的中路,又是集团军的攻击前锋。开战后,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兰边境防线,9月1日晚渡过布拉希河,9月3日推进至维斯瓦河一线,完成了对“波兰走廊”地区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合围。在围歼波军的作战中,被围的波军显然还不了解坦克的性能,以为坦克的装甲不过是些用锡板做成的伪装物,是用来吓唬人的。于是波兰骑兵蜂拥而上,用他们手中的马刀和长矛向德军的坦克发起猛攻。德军见状大吃一惊,但很快就清醒过来,毫不留情地用坦克炮和机枪向波军扫射,用厚重的履带碾压波军。波兰骑士想像中的战场决斗化成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屠杀,唐吉诃德的笑话被愚蠢地再现。
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性在此次战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战马的血肉之躯与坦克的钢铁之身的碰撞,是一种落后与先进、愚昧与文明的失衡撞击。这一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再次昭示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睿智。
二战虽然已经远离,和平与发展亦已成为当今的主题,但是动荡甚至战争的因素一直存在着。从2001年爆发的阿富汗战争,到2003年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都表现出了世界和平的脆弱。忆古思今,以史为鉴,任何一个国家要保证自己的尊严,占据战争来临时的主动,就必须不遗余力的紧跟时代潮流,提高自身的国防实力。
7战争影响
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地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