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文化 是怎样炼成的?
国际新闻 2022-11-23 10:59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十多年前,时任驻英大使的托马斯·马图塞克发现,在“二战”结束几乎六十年之后,英国人对历史的教学仍然集中在纳粹时期。英国人对德意志第三帝国“念念不忘”,却少有人真正了解、了解的历史。这个发现既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对英国人而言,“抵抗纳粹”,乃是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它在带来世界和平的同时,也造成了日不落帝国的衰微。但有时候,事情做得似乎有些过头了,就像近四五十年来“不绝如缕”的犹太人大屠杀叙事。不得指责以受害人形象出现的犹太人——不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成了“政治正确”的重要内容。但是正如汉娜·阿伦特早在1960年代就指出过的,这其中包含着“不可触动的现实利益”。
无论世人怎样看重那段德国现代史上的特殊时期,它仍然不是德国史的全部。而如今,即使是在德国国内,不少历史学家也发现,对于那些生于“二战”之后的德国人而言,1933年之前的德国文化史“宛若隔世”,大部分人对此毫不知情。
为了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彼得·沃森,英国当代著名的作家、记者、历史学家,在2010年出版了《德国天才》这部气势恢弘而又非常适合普通人阅读的德国文化和思想史。在这部“写给日耳曼知识分子”的“情书”中,撰写过《20世纪思想史》、《心理战》等名著的沃森,为他的读者追溯了自巴赫去世以来,在德意志文化和思想史上几乎所有拥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并将这些个人成就,恰如其分地镶嵌到他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整个历史长河中加以考量,令人信服地勾勒出了德意志文化在250多年时间里的发展轨迹:日渐由一个文化贫瘠的地区,转变为举足轻重的文化和科技强国,在创造力上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涌现出灿若星辰的艺术家、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从康德到贝多芬,从歌德到爱因斯坦,正是这些天才的伟大创造,将人类的文化和科学推向了难以想象的高度。
是什么造成了后来居上者的这种辉煌呢?沃森在这部历史长卷中悉心梳理了德意志文化崛起的脉络。首先是在位46年之久的普鲁士君主弗雷德里希二世的推动。登基不久,他就在柏林设立了一座艺术与科学学院,以最优厚的薪水和研究条件吸引欧洲最强的大脑。他认为,德意志文化落后法国文化“两个半世纪”,为此必须奋起直追。他与伏尔泰、达朗贝尔等启蒙思想家交朋友,并且规定在宫廷内必须使用法语,因为这是比更“文明”的语言,他自己所读的书,也都让人先译成法文。在社会领域,他推进了普鲁士法典的编纂,坚持让所有人都接受教育,这样,到他统治末期,一个新的中间阶层发展起来了,欧洲大陆的第三次文艺复兴(第一次是12世纪,第二次是15~16世纪)在普鲁士实现了。甚至有历史学家认为,同一时期在北美和法国先后爆发的革命,是为追赶普鲁士作出的努力。
在沃森看来,德文中有一个难以被精确翻译的词,可以用来揭开德意志文化的奥秘,这个词就是“Bildung”,可以勉强译作“教养”。如席勒所言,即便对那些拒绝宗教的人,“教养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文化去取得人间的救赎”。而在更多的时候,“教养”被定义为一个新兴人群所属的文化,这个处于中间的人群,认为自己不同于一般的市民阶层,而是有教养、有学问的,特别重要的是他们有自主性。“一位有教养的男士或者女士不单要博学,还要有良好的品味,对于自己周围的世界要有全面的熟知掌握,因此才能有‘自主’的能力。”
恰好,这一时期生物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以及自然哲学的发展,加上音乐、文学的持续繁荣,为人的“内在性”的丰富提供了新的可能。到1810年,威廉·冯·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在对人的培育上,也非常强调“教养”。他认为教养,即真正的内心自由,由三方面构成:无目的性、内在性、学术性。而对古典语文学(希腊语、拉丁语)的研习,则是教养形成的必由之路。无论是洪堡、赫尔德还是歌德,基本观点都是:个人可以借助于教养的形成过程完善自身,提高自我意识,向完美靠近。这种对人的内在性的强调,沃森用了一个有点宿命论色彩的词来概括:“德意志秉性”。
所谓“德意志秉性”,作者在书的开头即已言明,这部书里所谓“德国的”,其含义相当于托马斯·曼所说的“圈”。这个文化圈,是很多人的精神故乡,从地理上说,它所涵盖的区域,除了德国本土,还包括奥地利、瑞士的地区,匈牙利的某些地方,甚至还包括受到文化极大影响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确,像弗洛伊德、胡塞尔这样的德语知识分子,当年都生活在捷克的土地上,还有像卢卡奇、卡尔·曼海姆,虽出生在匈牙利,但都拥有深厚的德国背景,在德国完成教育,日后都与德国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也许是因为奥匈帝国的存在,那时人们的“民族”观念尚未根深蒂固,甚至对不少欧洲人来说,民族意义上的“根”,完全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比如马克思对他自己的犹太人身份就简直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德意志知识分子,和欧洲其他地方的知识分子一样,更看重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而德意志文化,在这几百年间,正是以它无与伦比的吸引力,召唤着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天才们,来到它的“领地”上,为它增添新的光芒。
因此不得不承认,文化的兴盛,是让德国摆脱欧洲二流国家命运的关键。但也正是由于德国人对“文化”的极端重视,让他们几乎不假思索地鄙视政治、社会和国家事务。在德国人的意识里,“文化”与诸如英国式的“文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只有文化代表了他们的自由之邦,而文明,只是指那些“有用途的事务”,其重要性只能屈居第二。所以,每当社会出现变化,德国的文化精英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中间阶层,总是更愿意让自己陶醉在艺术、文学、哲学的世界中,而不愿涉足真实世界。这或许是因为,德语圈的文化成就让他们高估了“德意志精神”的特殊性,并带来一种特别的自尊心,促使人们从公共领域撤出,转入文化和私人生活,文化被当作了一种“高贵的替代品”。但正如韦伯后来批评的,这种反复出现在德国精英中的症候,对德语国家的正常发展恰恰是十分有害的。后来的历史证明,权利意识不发达,德国,德国,德国,恰是导致德国人完全屈从于纳粹统治的原因之一。最终,人们看到,正是这鼓吹“民族精神至上”的力量,在短短数年间,将德意志几百年的文化积累,连同无数的文化精英,几乎消灭殆尽。
上一篇:大选之年 德国财长敦促欧洲央行减弱宽松力度
下一篇:德国去年GDP增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