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前总统:不要拒绝全球化 振兴中欧伙伴关系_国际新闻

德国前总统:不要拒绝全球化 振兴中欧伙伴关系

国际新闻 2022-11-23 10:59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12月10日,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举行,前总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霍斯特科勒(Horst Koehler)表示,不要拒绝全球化,而要让全球化造福所有人,现在出现了一种非常新的,也是非常奇怪的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的言论,世界贸易对全球GDP的贡献正在减弱,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正在加强,尤其是在新兴的经济体中,同时在西方国家,民族派试图利用恐慌和不确定为自己争取利益。
 
 
 
图为前总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总裁霍斯特科勒
 
以下为文字实录:
 
王波明:今天大家听到了各种的黑天鹅,大家担心的是欧盟的问题,欧盟还会不会继续存在?欧元还会不会继续存在?现在德国在鼎力维持欧盟这个大家庭,今天我们有幸请到德国的前总统科勒先生做讲演。科勒先生是个经济学家,2000—2004年在IMF当总裁,德国要大选了,科勒先生就回到德国参加竞选,德国在世界舞台上所负有的国际责任,他一直在做主张,下面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德国前总统科勒先生给大家发表演讲。
 
霍斯特科勒:各位好,女士们、先生们,我首先要道歉,我来晚了一些,我巴不得直接从飞机上降落到会议场地。首先,我要跟大家说,来中国的次数越多就越被中国美丽的风光和城市的活力所吸引,三亚和海南又为我对中国的美好印象增添了一抹色彩,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够成为今天这场盛会的参与者。
 
说到风光,我最近也见证了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许多重要风光。比如说,联合国2030的可持续发展日程,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英国脱欧,美国大选尘埃落定,等等一系列的政治事件。所有的这一切发生的大背景,都是主要的国际力量日趋敌对,中东极度不稳定,以及全球经济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我们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来看待当今的世界,而这两种方式又是互相对立的。一方面,当今世界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合作,带领我们前进的,也只有合作,而绝非对立。另一方面,适者生存的道理,又让世界很多国家产生了对立,让整个局势变得非常糟糕,也非常复杂。这两个方式里只有一种能保证我们人类的未来,如果我们希望看到世界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从而造福世界人民,除了合作,我们别无选择。
 
在我的演讲当中,将试图论证一下我的观点,分成三个部分:首先,当前我们对于全球化的争论。其次,探讨中国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承担的责任。第三,更仔细的分析中德关系如何促进世界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
 
第一,不要拒绝全球化,要让全球化造福所有人。不要拒绝全球化,而要让全球化造福所有人,现在出现了一种非常新的,也是非常奇怪的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的言论,世界贸易对全球GDP的贡献正在减弱,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正在加强,尤其是在新兴的经济体中,同时在西方国家,民族派试图利用恐慌和不确定为自己争取利益,比如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新当选的总统,美国新当选的总统说美国第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全球化投的不信任票。似乎有很多人都相信,我们现在要构建一堵墙,无论是现实意义的墙,还是政治意义上的墙,只有构建出来了这一堵墙,才是通往成功的秘诀,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近代史中,凡是闭关锁国的国家都受到了极度严格的惩罚。全球经济危机之后,随之而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加重了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作为一位柏林市的市民,我可以这样说,柏林的繁荣开始于柏林墙倒塌之后,而不是柏林墙修建之时,所以,让我们不要再重蹈历史的覆辙。
 
全球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不仅仅是社会和经济的进步,还有科学和文化的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暴力冲突的数量减少了,许多致命的疾病也被根除了,在过去的50年当中,人的平均寿命增加值比早前1000年的寿命增加值还要多,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中国开启了融入世界经济的新时代,仅仅在中国,就有8000万人脱贫,这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卓越成就。在发达经济体中,全球化也造福着大部分人,贸易让家庭实际收入翻了一番,在德国,战后经济奇迹的恢复离不开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开放。现如今,德国每四个工作岗位当中就有一个依赖着出口,我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也作为一位自然人,非常高兴的看到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能够繁荣,因为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所有的国家都必须坚持开放的市场和开放的全球贸易。即便是全球化满足了大部分国家、大部分人的利益,我们也不能否认,全球化当中也造就了一些失败者,毕竟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一地区在新千年之际要比新千年之前推算20年的状况更加糟糕。在美国和欧洲,情况也是一样的,由于中国大量的劳动力进入了全球经济,这些发达地区人民的薪酬面临着下降的压力,尤其是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普通劳动力,很多人在制造业当中失去了工作。在中国,收入的差距也正在拉开,城乡差距特别明显,生态破坏的极端后果,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全球化最大的受害者目前看来正是我们的星球,全球变暖的速度目前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所以,我们不仅仅进一步的全球化,我们还需要更好的全球化,和平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创造财富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财富创造公平合理且具有可持续性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不破坏我们星球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简而言之,造福所有人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同时造福人类和地球的全球化,才是好的全球化。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让全球化变得更好呢?在每一个国家都需要没有人在全球化过程当中掉队的,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社会稳定和医疗保险的合理部分,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他们为国家繁荣所做出来的贡献,这需要我们加大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力度,鼓励区域融合,我们还需要拉动消费,引导生产方式与碳排放脱钩,当年过度依赖化石燃料,这当然是不可持续的,这是接近地球极限的,因为这会破坏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我非常确信寻找新的可持续的增长方式,不是令人害怕的事情,他能够极大的推动投资和经济的进步,我们也需要振兴世界贸易,目前贸易的增长速度低于全球的增速,TPP、GDRP以及其他区域性的贸易协定,并不适合多边的贸易构建,我之前也说过,涉及多哈回合贸易谈判,就是舍弃多边公平的贸易体系,这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这也是世贸组织所做的一个错误的决定,更重要的是欧洲、美国和中国,需要为非洲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让非洲成为全球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如果非洲的未来不是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的世界也不可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非洲的人口在未来的30年即将要翻一倍。
 
女士们、先生们,如果各国都回到短视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如果大家都认为国际事务是一场非你即我的游戏,我们就没有机会去寻找解决我们地球所面临问题的方案,只有互惠互利的明智的分工和合作精神,才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应对气候变化,对抗金融危机,战胜流行病,让经济的增长,让位于底层的数十亿人口脱离贫困,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对这些倡议做政治上的投入。我们需要依赖合作,而不是对立。
 
五个星期前,2016年11月4日,防止全球变暖和遏制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全球联合国的所有成员国均通过了《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两份协定,在我看来,都是推动我们星球急剧变化的优秀框架协议,如果政府能够严肃对待这两份协议,我们未来的几代人就不会在地球上再看到贫困,他们也不会再看到全球变暖。这两份协议也给了那些退缩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所以,我们不要抗拒全球化,我们要让全球化为所有人服务。
 
第二,繁荣和包容的中国是中国之幸,也是世界之幸。我想花点时间说说中国,并不是出于礼貌,因为今天的主办方是中国,我也不敢自称是中国专家,我想谈谈中国,主要是我相信一个繁荣和包容的中国,将对全球化做出重大的贡献。
 
上个月,中国发布了国家的“十三五”规划,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6.5%的GDP增长速度对于中国在2020年构建小康社会是非常必要的,习近平主席总是非常谨慎的,他说小康社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表达,我们称赞习近平主席的雄心,我们也非常同意他的看法,增长会创造繁荣,增长也能给中国的政策,尤其是中国的政策改革提供必要的空间,让中国的经济下内需和创新转型。同时,增长不应该结束,中国经济增长在过去的几十年取得了重大的成功,究其原因就是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努力并不仅仅是纸上谈兵,之所以说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是因为他们让更多的孩子有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因为中国的父母相信他们的孩子会拥有一个光明、幸福和繁荣的未来。为了实现这一承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未来的增长不应该只体现在数字上,还应该体现在增长的包容性上面。2008年以来,中国最贫困的10%的人口平均收入的增长已经超过了中国最富裕的10%人口的平均值的增长,这是非常好的消息。同时,中国的基尼系数,也是衡量社会收入不平等的指数,这一数字为0.47%,高于智利,高于墨西哥,高于土耳其,这也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当中不平等程度最高的一个国家,所以,贫富差距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根据经合组织的估计,中国过去十年的生活水平中位数年增长显示,收入不均已经减少了1%,所以,IMF对于贫富的差距和社会发展的平衡,应该是有更高要求的。比如德国,一直都在寻求市场和经济的平衡,减少贫富差距。这也意味着我们未来的挑战会更加严峻,但我坚信,中国有能力完成这一项艰巨的任务,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
 
除了包容之外,一个健康的增长模式,也要尊重我们的星球,作为世界上碳排放总量最高的国家,这一挑战对中国来说尤其巨大,让中国的生态具有可持续性是一个核心的目标,这不仅仅关系到中国人民的健康和福祉,也关系到世界的健康。换句话说,中国在世界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也意味着中国需要在世界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尤其是在生态转型方面,要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比如《巴黎协定》,我们在其中看到了中国对于碳减排的雄伟目标,而且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也进一步反映了中国的这一决心,我对此感到尤其的高兴。所以,中国的经济是要从传统的模式转型到环境友好型,我们要面对这些挑战,我们要解决面临的难题。
 
女士们、先生们,繁荣、包容、可持续发展,不应该仅仅是中国自身发展的目标,这也应该是其对外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指导方针。非常好的一个例子,就是“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倡议来的非常符合时机,它连接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几十个国家,加强这些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友好关系,为了实现这一承诺,我们需要使“一带一路”成为更好的全球化的一个标杆,我们必须让这一倡议以一种和谐的方式满足当前国际形势的需求。
 
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以开放和包容的模式进行规划,这一倡议应该是非排他性的,也应该是非竞争性的,并且需要间接的服务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一带一路”的官方备忘录,我也已经看了,它为我们设定了非常正确的发展基调,我非常高兴读到这样一段话,“包容不同的文明,尊重不同国家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支持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从而能够实现所有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共同繁荣”。这些内容被写进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女士们、先生们,就像英国人说的一样,东西好不好吃,吃过了才知道,“一带一路”高瞻远瞩的目标需要在现实中得到证实,其他国家认为“一带一路”下的中国,不仅仅是自己走出去,同时也是自身的开放。我们都知道,如果“一带一路”只是一条单行道,它的作用将会非常微小。
 
自从马可波罗游历东方之后,中国和欧洲就建立起了最早的联络,这也是我今天最后一项提议的基础,欧洲和中国建立更强大的联盟,由此可以实现更好的全球化。广泛谈一下欧中关系之前,请允许我首先说几句德中关系,德中关系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与中国的清朝建立了联络,由中国编写的外记,这也是在欧洲耶稣会的协助之下完成的,这部著作至今还是外国的重要参照。在其中写道,在法国东北部方向有一个国家叫做德国,那里的气候非常寒冷,也写到了在那儿居住的居民非常忠诚,可靠,并且他们做事非常高效。我想说,德国的冬天现在确实非常寒冷,我也认为德国的同胞是可靠的,并且做事是极具效率的。
 
在今天,德国是欧洲的唯一一个与中国定期举行政府间协商的国家,2014年欧洲对华出口的货物半数来自德国,德中两个国家都是重要的制造大国,也是重要的出口大国,当然也都是来自于自由贸易和投资制度的受益者。我们现在正在遭遇巨大的来自于贸易保护主义的阻力,德国和中国需要共同努力守护起长久以来建立起的伙伴关系,再共同成为各自地区的领头羊。要涉及到欧中关系的时候,去年我们刚刚庆祝了欧盟与中国建交40周年,包括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10周年,我们已经走了过比较长的合作。如今,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欧洲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我们需要继续保持对未来关系的乐观,但是任何的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最近中国的一篇文章指出,欧盟正逐渐透露出一种封闭的倾向,已经不再是自由贸易的拥护者,英国的脱欧更让我们对此感到担忧。欧洲现在正遭受着政治上或者经济上的压力,从经济角度而言,如何形成结构式的改革,包括在政治上的改革,如何形成一种共同意愿的重新的统一性。女士们、先生们,我也确实认为,我们一定可以克服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在欧盟这样的一种关系,我们将可以比以往变得强大。
 
另外一方面,欧盟现在正在经受与中国的贸易巨大利差,这也部分反映了中国市场还是存在一定的壁垒。有些欧洲人担心,欧洲的公司会被中国构思收购,在最近几年,中国人在欧洲的投资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中国在欧洲的投资,2015年就已经增加了44恩%。但我认为,这完全不是需要担心的,因为所有的对外投资都是双向的,对双边的繁荣都是巨大的机会。欧洲在中国的投资已停滞许久,当然还有其他的审慎撤离在华投资,他们在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有不足之处,我相信经济关系应有相应的原则和规则加以治理,一旦这些规则建立起来,就应该适用于参与的各方。
 
毋庸置疑,贸易层次的提升,必然会导致摩擦的产生,在不同的利益上有不同是正常的,但不应该阻碍大的趋势,我的愿景是要振兴欧洲和中国的联盟伙伴关系,要建立这样一个合作伙伴关系,为更好的全球化担当先锋。我也坚信,我们有非常多的可以值得分享的,当然我们重视关于社会的包容性,重视跨文化的交流,重视国际合作以及环境保护。在当今的全球社会,全球化的成果危在旦夕,让我们鼓起勇气,要改革我们经济贸易的各方面,以包容和可持续化的方式改革,我们需要为双方的合作加强多边体系的建立,对所有当前面临的危机,我比任何时候都坚信,21世纪将会是一个合作的世界,让中国和欧洲指引合作的道路吧。谢谢诸位!
 
提问:中国今年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一年,其中很重要的是去产能,特别是煤炭和钢铁的产能,我曾经在德国的罗尔地区待过半年,罗尔是钢和煤的集中地,请问罗尔是如何推进转型升级,解决煤和钢铁中大量实业和污染的问题的?
 
霍斯特科勒:关于德国如何处理关于环境保护的挑战,您或许听到过我们的总理默克尔的表态,几年以前,她说要转向新能源经济,之后形成了一系列非常强有力的措施,让德国的能源供应建立在新能源的基础之上。新能源到目前为止是德国能源供应当中最大的部分,是因为新能源的价格在下跌,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我们依然面临许多挑战的解决,比如煤炭,我也非常希望看到更多的雄心壮志,以及一些计划,能够真正把煤在德国淡出,我们知道在德国煤是各种污染的主要原因,德国,德国,德国,有些人希望能够保持在煤工业当中工作,但我们需要意识到,我刚才所描述的巨大的转型场景,包括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一步强调了,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改变交通系统、能源系统,我们需要几百年以来几代人一直用的能源系统,甚至改变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像肉类生产,是重要的污染来源,中国也一样,也有很多类似食品工业的需求,但我们需要保护地球,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