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面临“两只狼” “海尔模式”走出新
原标题: 中国制造业面临“两只狼” “海尔模式”走出新路
在经济学领域,有着 的“蒙代尔三角”——这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蒙代尔三角”理论后来泛指那些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的三难抉择。
“蒙代尔三角”的悖论后来还延伸到了经济学的其他领域。比如说,工业生产领域,成本、效率、规模三者是无法兼得的,这是工业生产的悖论。这也导致了个性化和工业化之间的两难——个性化生产、按需定制意味着需求过小,需求过小带来的结果就是生产规模无法扩大,生产成本无法降低。所以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工业大生产与按需生产、个性化定制往往是相悖而行的,甚至周期性的生产过剩也是工业化大生产造成的。
解决工业“蒙代尔三角”的悖论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提升技术水平,当科技发展的水平超过技术“奇点”时,悖论会在当时的环境下迎刃而解。如今的大数据以及工业领域的进步,恰恰是解决工业大生产悖论的一个重要变量。海尔恰恰是抓住了这个技术变革的先机。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两只狼”
戴尔大中华区副总裁、战略发展部吴海亮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谈到“中国制造业有两只狼”,“第一只狼是产能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更大。第二只狼是互联网、数字化的发生。以前是生产质量好的产品就可以了,今天概念完全不一样了。互联网、数字化更加了解每一个客户……未来制造业的竞争是个性化的竞争。”
“两只狼”的出现实际上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互联网模式下所遭遇的困境。第一只“狼”导致的问题不言而喻,这几年供给侧改革很大的意义就在于消灭产能过剩;第二只“狼”导致企业无从预测消费需求,更是加剧了第一只“狼”的问题。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采用的是原始的产销模式,其代表企业是发明了流水线运作的福特汽车公司。它的优点不言而喻,大规模生产是学习曲线固定下来以后便于固定成本偿还的一种生产方式。满足了当时的效益和效率的需求。接着大规模生产开始追求多样化,将产品线加深、加宽,以形成较为丰富的产品组合。
这些建立在供-需的顺序上的,也就是先生产出产品,再吸引顾客进行购买行为。但是,这个过程是存在风险的,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
所谓的“惊险的一跃”实际上指的正是跳跃失败过程中后期成本无人买单的损耗。大规模工业生产背后的产销模式却存在不可避免的沉没成本,无论从库存抑或是运输,抑或是生产设备利用率的降低(闲置时间),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很可能会被这些沉没成本所抵消。
工业大规模定制如何打破悖论
如果不是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定制显然是无法落地的。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大数据和互联网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社群,收集消费者的反馈。因此,大规模定制的运作顺序让传统的生产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供-需,变成了需-供。
这背后的逻辑起点显然发生了变化。大规模定制的核心思想在于将客户放在本位,也就是说将生产销售和管理一系列部门的中心都放在满足顾客需求上,以此为核心创造出一系列运作模式、技术支持、销售方式、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