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忌会是美德吗?专家支招:如何化解职场嫉妒_国际新闻

妒忌会是美德吗?专家支招:如何化解职场嫉妒

国际新闻 2022-11-23 13:15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妒忌是最难被发现的一种情感,至少在职场中是这样。因为研究者表示,雇员们在接受调查和问卷时一般拒绝承认他们会妒忌同事。正如沃顿商学院运营和资讯管理学教授莫里斯·施韦策(Maurice Schweitzer)所说,“我们不会轻易表达出妒忌。人们也许会告诉你,他们今天心情很糟。但他们很少会告诉同事自己的妒忌之心。所以人们往往很难意识到妒忌其实无所不在。”

职场上妒忌之心盛行。当某同事获得更多加薪、得到更大的擢升,或是平步青云,某组员分得特定专案裡更多的资源或有更多机会接触到领导,亦或是某一同事口才甚好,文笔超群甚至仅仅只是比其他人更聪明一些,这些人最终都会成为妒忌的物件。那究竟是什麽招致了职场妒忌?人们会如何去应对妒忌?领导们又该如何去处理职场妒忌?心理学家们定义的“恶性妒忌”和“良性妒忌”又有何区别?

施韦策(Schweitzer)说,妒忌“无所不在”。但有时经理或领导的行为会加重妒忌心理。例如,举办工作竞赛或发放“每月最佳雇员”奖励。“妒忌之所以产生,是社交媒体和我们喜欢收集比较资讯的心理在作怪。”“我们也许觉得工作晋升实属稀鬆平常,不应该是我们和别人之间的隔阂。但如果晋升发生在周围同事身上,人们就会对这一资讯产生更多想法,妒忌之心便油然而生。”

沃顿商学院领导力专案执行主任杰夫·克莱因(Jeff Klein)说,企业文化如果是以公开某些业绩成果(比如说销售目标、月产量等)为中心的话,那麽这个企业也会孕育出妒忌文化。“危险就在于,从职业竞争到人际纷争,人们会处处妒忌他人。”他还说道,大多数的组织会“通过竞争和合作的动态机制管理不同小组,它们以金钱和人才为目标,也喜欢吸引眼球、获取赞助和其他无形的东西。真是这些竞争导致了妒忌的产生。”

北卡罗纳大学肯南—弗拉格勒商学院教授席莫尔·梅尔瓦尼(Shimul Melwani)也同意以上观点,她说:“职场妒忌普遍存在。因为很多人和我们一样需要和同事一起在小组裡工作。但资源有限,大家互相竞争。事实上我们在很多方面都会进行比较。”“如果你和别人在很多方面都很类似,”你很容易就会在这些方面进行比较。

梅尔瓦尼接著说,研究者称妒忌为“最具有破坏性的情绪之一,因为一旦你感到妒忌,就想抢夺别人佔有的东西。为此你会超越本应遵守的界限”。这些行为有时是“有害的举动”,包括暗中削弱同事的工作能力,比如说拒绝分享重要资料或是故意提供错误资料或是诋毁同事名誉,在会议中压制对方、散佈谣言等。

生活是不公平的促使我们做出这些不当举动的原因是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之后的补偿心理。因此做出有害行为是为了寻回公平感。

圣地牙哥工商管理学校教授詹妮弗·穆勒(Jennifer Mueller)曾和别人合著过一篇文章,题为《感知到的不公正将加剧还是减轻与妒忌相关的员工之间怠工行为?》,她和合著人约奇·科恩·卡拉什(Yochi Cohen-Charash)总结出,更深程度的嫉妒和不公平感事实上会引发更为严重的有害行为,特别是那些拥有“强烈自尊心”、自我价值感极强和对自身能力很自信的人。穆勒指出,“设想下你的主管为你的同事加薪,而你却被排除在外,并且你觉得加薪理由并不充分,你会设法打.压这位同事,表现出自己的敌意。”对那些自尊心强的人而言,“这是自恋效应的体现,你会觉得加薪加错了人,而且认为自己的表现应当受到奖励,所以应该加给自己,甚至是加更高的数额。”

施韦策(Schweitzer)引入三个因素解释妒忌来源:第一,某人在比较中处于下风,“别人比你表现更好。这时过程公平不公平不重要。即便是公平的过程妒忌依旧滋生。”第二,必须是嫉妒者在乎的领域范畴,比如说职位。“当人们追求事业成功时,他们的身份地位和职场表现直接挂钩。”第三,必须有“比较物件,比如说坐在你隔壁的或者和你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这时妒忌心尤为旺盛。”在谘询公司和投资银行中,拥有类似资历和同等能力的人往往同年进入公司,他们经常被拿来比较。这些都是会滋生妒忌的典型场所。”

一篇题为《更好即是更坏:妒忌和利用欺骗》的论文重点关注了妒忌在协商中产生的影响。施韦策和合著人西蒙·墨兰(Simone Moran)写到“当嫉妒者的目标物件恰恰和其本人很接近,当嫉妒者遭遇挫折时,当他将这种待遇差异归于不公时,他的妒忌尤为强烈。”

施韦策和合著人詹妮弗·邓恩(Jennifer Dunn)以及尼科尔·鲁迪(Nicole E. Ruedy)在一篇题为《两方面的伤害:社会比较如何伤害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的文章中指出,一些机构还是“希望雇员和那些与自己在职位和薪资上构成竞争关係的同僚合作并信赖彼此”。作者认为,许多机构“会定期对雇员进行评比”,比如说,划分等级或是公开表扬具有特殊贡献的人。该论文引用的一项研究成果估计,超过60%的机构採用了竞争奖励制度。“雇员喜欢拿自己的成就和同事们比较,且不论经理们的正式评估,他们自己私下也会横向比较。”

其他研究者还指出妒忌的其他特点。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教授雷文·汤普森(Leigh Thompson)在一项实验中发现,与外部机构相比,在同一机构工作的人们更易产生妒忌心理。她说,这意味著“如果一个人妒忌隔壁办公室的同事,他不会倾向于与其合作”,这一行为最终会导致两败俱伤。汤普森接著说道,更重要的是,机构作为一个整体,一旦组员互相妒忌,整个团体都会受到损害,“因为团体的核心在于彼此受益,互相学习,从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的效果”。

北卡罗纳大学的梅尔瓦尼(Melwani)还提到了其他会引发妒忌的因素,包括追求权力和社会地位的欲望。“情商低的人在遇到分歧时往往缺乏寻求折中方案的能力,他们比常人善妒,压制不住妒忌之心。”(EQ指的是一个人通过把握他人和自我的情绪、动机构建人际关係的能力。)

梅尔瓦尼说文化也被认为与妒忌密切相关。“一些文化促使人们妒忌。在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他们对个人相当重视。妒忌被认为是带有毁灭力量的情绪。你很少会当面别人表达你对他的妒忌。”

在很多其他文化中,包括中东和部分东南亚国家,“妒忌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会佩戴邪眼挂件来驱逐消极想法,”她说,她的很多学生“会说在他们国家,他们从来不表示出快乐,因为不想别人妒忌他们。在解读妒忌和妒忌行为上,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