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没有自知之明”,毁了你的前途
真正的自知之明,是根据所面对角色的不同特点,灵活调整自己的姿态,让每一种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收放自如。这既需要情商,更需要智商。
在希腊阿波罗神庙的柱子上刻着一句:人啊,认识你自己。
三千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依然是个问题。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识人难,自知更难。
曾经有一项关于自我认知的调查,结果显示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聪明的人很清楚自己的短处,愚蠢的人却没有自知之明。
自知之明说白了,就是客观角度的自我认知。我有什么本事,我能做到什么程度,我处于什么地位,我可以要求什么。
写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这需要不断压抑自己因为小成功而迅速膨胀起来的大野心,这种自己打击自己的过程其实是反人性的。
稍不留神,就会压不住板子,变成“全世界都应该以我为中心”的霸权思维。
就像最近《中餐厅3》里的黄老板,一口一个“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乍看上去气势十足,但仔细推敲漏洞百出。
一味强调“我就是要这样”,至于为什么要这样,不这样会怎样,要这样需要什么条件,这样会带来什么后果......统统没有解答。
这种行为既不成熟,也不负责。
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考虑问题永远是从上往下这一个维度,只看到“结论”,不关注“论据”。提要求永远从自我出发,从来不管实现要求的难度、条件和结果。
而厉害的人考虑问题是反过来的。他们先关注的是底层“论据”,思考“论据”能不能支撑起上层的“结论”,自己的感受只是诸多“论据”的一部分。最后得出的结论一定是一个综合了所有条件的最优解结果,而不是一意孤行。
倪萍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最值钱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个分量你往大称上站站试试?那个秤砣动都不动。
重量不够,就不要不断的给自己加码。当一个人的本事只是停留在说的时候,就该去修炼修炼。否则,早晚有一天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有些人把无知归咎于环境,殊不知真正造成无知的只有你自己。
捷克哲学家罗•勃朗宁曾说过:“无知不是无辜,而是有罪。”
不够优秀不可怕,可怕的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一个人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无知,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倘若你把自己的耳朵封死了,即使别人如何想要帮你也是对牛弹琴。
越是才能出众的人,越知道自己的不足,在每次发言前才会补充一句“我个人认为”“我个人判断”,因为这些人懂得的越多,就越有自知之明,才会永远怀着一颗谦卑之心,谦和地倾听每个人,思考每件事。
这个世界永远比你想象的要广阔,时光遥远至古希腊,被认为博学全能的人不过只有一个亚里士多德,但如今是知识爆炸的社会,你怎敢叫嚣我即为真理?
一个人知道自己有所不足,尚且有救,至少你还给自己留下了可以提升的空间。
真正悲哀的是,明明自我认知有偏差,还对别人的善意劝告嗤之以鼻,等到头撞南墙,还要嘴硬,以为被撞得头破血流才是人生真谛。
职场中,总是听见有人用比尔盖茨和马云的经历来描绘自己的蓝图,而且乐此不疲。似乎只要敢想,你就可以创造一个商业帝国。
愚蠢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自知。
我们的不妥协不将就,不是对别人提出要求,而是对自身提出要求,鞭策自己不断努力。
相反,若忽视自身条件,却对别人提出过高要求,那不是佳话,而是笑话。
所以,你的本事要配得上你的奢望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旦你在朋友圈发出一组你在外地或者外国的照片,亲友、熟人甚至从来不联系的“朋友”的各种求代购的信息就会蜂拥而至。
如果你客气回绝,大不部分人会表示理解,但还有个别人会发来谴责,或者在朋友圈阴阳怪气地写下“真是看透某人了,一点小忙都不肯帮,枉我把她当朋友。”之类的牢骚。
而若是你抹不开面子答应了某个人的请求,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更糟心的遭遇。
前段时间趁假期去香港玩,碰巧赶上iphone8上市,就收到一个同学代购手机的请求。特地抽时间了趟人满为患的苹果店帮他排队,却没想到因为海关查的严被发现,只好补交了千元税款,总价和国内专柜相差无几。
向他说明情况后,这位同学直接炸了,“我让你帮我代购不就是图香港卖的便宜?都跟你说了要放好,你怎么那么不小心!”
“算了,大家同学一场,难听的话我不想说,这款手机国内卖5888,我就转给你5500好了,你总不能让我买亏了不是?”
我很清楚,这一次,我跟他的同学情谊是真的尽了。
我开门见山的告诉他,遇到这种情况我也很无奈,但请别把我的真心帮忙,看成是冤大头。
他听了气得涨红著脸,胡言乱语把我数落一顿就走了。从此,两人没有再联络。
人跟人,是否能做朋友,或是成为仇家,不是靠缘分,往往是由无明的一方决定的。
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要么觉得四海之内皆他妈,全世界的人都应该帮他;要么觉得老子天下第一,想到的东西必定手到擒来;要么觉得自己聪明绝顶,其他人都是傻子。
你有什么资格,而我又有什么义务。
社会就是一个棋盘,你在哪个位置就好好呆着,看不清楚自己是谁,活该最后被“将军”。
最后,对于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送你一句话:你自己什么样,你心里难道没有点B数吗?
举个例子,快手的广告无论做得多么高大精美国际范儿,只要它的用户依然是以低线城市、农村城乡结合部人群为主流,那它的形象就永远高端不起来(当然,它也没必要高端)。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做人。
你觉得自己有能耐不重要,重要的是评判你能力的人觉得你很厉害。
职场和市场经济很像,有时候你得具备“用户思维”。这些用户可以是你的上级,同事,下属,合作伙伴...... 经营好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会让你的职业发展受益无穷。
比如在上级心中留下努力工作,很能解决问题的印象;在同事心中留下很好合作,负责任不甩锅的印象;在合作伙伴心中留下替他人着想,携手共赢的印象......
真正的自知之明,是根据所面对角色的不同特点,灵活调整自己的姿态,让每一种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收放自如。
这既需要情商,更需要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