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日常沟通的14个句型_国际新闻

留意日常沟通的14个句型

国际新闻 2022-11-23 13:16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摘要:有些话你肯定经常会听到,也可能经常会说到,但司空见惯未必就经得起深究。在这些语句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成长秘密?

在公司的日常沟通中,有一些经常可以听到的语句,归纳这些语句,可以得出十四个常见的句型。这十四个句型,可以透视出一个人的信念。

从一线管理的角度说,留意这些句型就是关注自己和团队成员的信念系统;从一线代表的角度说,留意这些句型也会促进你检省自己的业务信念。“留意”是一个很有威力的动作,只有先留意到,你才会去分析、判断、改进。

句型1:“公司应该……”

很多人在平时沟通的时候总是“公司”个不停,比如“公司”应该规定好什么什么,“公司”总是怎么怎么,“公司”从来不管员工的实际情况等等。

每到一个新团队,听到这些话的第一反应就是问:“公司是谁?”

对这个问题的反应有很多种。在我的坚持下,最后总能够听到具体的人名。然后我直接了当给对方建议:找当事人说话!然后,你会发现很多犹疑甚至抗拒,于是再次鼓励:“你担心什么?”

只要这样反复几次,沟通的质量就会有一定的改变。

句型2:“我没法……”

沟通中常遇到的另一种句型是我没法怎么怎么样,比如“这样的预算我没法做”,“这样的指标叫人没法做”,“这样的政策我没法做”等等。

领导通常的反应是:(1)是你没办法,还是尚未找到办法?(2)是你没办法,还是其他人也没办法?

如果是第一种,那就赶紧去找办法吧!如果是第二种的话,又有两个选择:

a.取消这项计划或任务——往往连人也一起取消了——如果相信你的说法;

b.如果不相信你的说法,那就换一个人再试试。

所以,你希望是哪个选项?

句型3:“你放心,我会尽力的……”

用这样的句型让领导放心?才怪!

前半句“你放心”的言下之意是:(1)领导的担心是多余的;(2)领导的过问其实是对我的不放心、不信任。如果你真正到了可以让领导放心的水平,已经用不着言语;如果还没有达到,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况且,你话中还有对领导过问的不耐和隐含的抱怨!

后半句“我会尽力的”也是怪怪的,似乎在表决心,又像是前半句的注解。留给听的人两个选择:(1)相信你会尽力,但是可能你的能力有限;(2)不相信你真正能够尽力,因为无论如何,他很难衡量最后你到底尽力了没有。

所以,最好还是说清楚你会怎么做,这才是让领导放心的捷径。当然,如果你说不清楚,就更不要用这个的句型了。

反过来说,在这之前你尽力了吗?如果是,你就是这个水准吗?如果不是,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网接下来你会尽力?

句型4:“我没时间……”

没时间做某事的另一个意思,或者更准确的表述是:这件事不重要,起码没有我手头正在忙的事情重要。

问题是你忙什么?更重要的是你贡献了什么?衡量你的贡献不是看“苦劳”,而是对于别人的价值——从上级领导(对内)或者从客户(对外)这两个角度来看,你的产出才是真正的产出!

忙碌不等于你就有紧迫感,区分的办法是看推动你忙碌的动力:是焦虑?是沮丧?是愤怒?还是志在必得的决心??

如果因为忙碌,没有去做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如果因为忙碌,来不及去做成功必须要做的事情——这就是最不划算的忙碌了。所以,当你很忙的时候,就需要留意了:不要忙着远离成功。

记住:少可能就是多,小可能就是大。

句型5:“我们这些人就是不会说……”

没错,只说不干的人让人生厌,但这不是不说的理由。你可以选择不说,但是你不能不会说。在某种意义上,不会说的人也未必会做,而不会做的人也不可能真正会说。

有点像绕口令,只是强调一点:你可以不想说,但是不可以不会说。

首先,使用这种句型的人要留意“我们”这两个字。除了你自己“不会说”,你还指谁?

其次,当你说“不会说”的时候,其实你很会说——你或许在暗示你是脚踏实地干活的人,而不同于只是坐在那儿写报告或到处炫耀自己功劳的人。

当然,你也可以辩解:“胡说!我是实事求是地检讨自己的不足”。要是这样的话,请问这种句型你已经使用多少遍了?在说过这句话之后,你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进自己说的技巧?

你可能又会说:“我不想成为只会说的人,也不想提高什么说的技巧,有时间还不如做点什么呢。”注意到自己在说什么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反反复复地重复这个句型?

句型6:“干嘛这么累呢?”

很多年前,看到一位同事在领导面前很放松,那架势对待领导就像对待老同学一样,我就找机会跟他说:领导就是领导,不管对方让你多放松,他还是领导。

“干嘛这么累呢?”这是他的正式回应,很不以为然。我当时也说服不了他,虽然心里认为领导和同学、朋友不一样。没过多久,可以料想的,他和领导的沟通出现问题,继而很痛苦,当然也很累,可能更累。

平时工作,当没有人催促、没有截至日期,能让自己不累的时候,很多人果真就选择不累,“干嘛这么累呢?”。可是,结果你可能会更累。?

成功是累人的,不成功更累人,这就是生活。

干嘛这么累呢?这就是原因。

句型7:“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可是……”

这样的句型通常出现在劝告的对话中。如果出现在绩效面谈中,可能会变成:“你说的我都知道,可是我的市场情况不一样。”;或者演变成沉默者的心里独白:“这谁不知道?我要是领导也会这么说。”

这是你觉得对方说得对的时候,如果觉得不对,你大约还要辩解一番。这样一来,一不留神就把自己放到不同的目标中去了——赢得辩论?还是有效解决问题?

不妨这样问:道理懂了,是什么阻止你解决问题?市场情况不同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你通常不会发现市场有什么特别,而是心理上的特别;心理上的特别,也不是什么困难,而是角色发生了混乱。

比如,理性告诉你,两个下属当中必须有一人离开,你也知道谁该离开,可是你觉得很为难,迟迟不做决定。这时,你的确“什么都懂”,可是你不懂的是角色使命需要同一角色去履行,使你为难的是不同角色。你没有资格用“朋友”或其他任何角色去干扰负有使命的角色,除非你辞职不干,除非你认为自己干的事情没有意义。而且,你不知道的是,你在犹豫当中已经做了果断的决定:我决定不履行自己的角色使命。

“可是,”你大声说,“我还在考虑。”那请问:什么是最好的时机?你没有答案。

句型8:“这不是我的责任……”

听出来“这不是我的责任”这句话的潜台词了吗?似乎责任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离责任越远越好。当然,撇清自己是一种本能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然而,我们却又是要求别人负起责任的高手。

传说通往阿尔卑斯山有一条湍急的河流,每一个通过这条河流的人都能成为神仙。很多尝试的人都被激流冲走无功而返,但还是有一个人过去了,成功了。别人问他成功的办法,他说很简单,你只要背起那块巨石稳住身体就能过去了。问题是,很多人都视巨石为负担,而非成功的机会。

责任是一样的道理。为自己负起责任!

句型9:“人家有更好的产品,更多费用,更大名声……”

这是典型的不把自己当回事的妄自菲薄。毛主席他老人家如果还活着一定很生气,他在早年的觉悟之一就是“贵我”:横尽虚空,山河大地一无可恃,而可恃惟我。他认为:我以外无可尊,有之亦由我推之;我以外无可畏,有之亦由我推之;我以外无可服从,有之亦由我推之。

据说6万年前森林里住着长臂猿、大猩猩和原始人,他们厌倦了枯燥的生活和来自天敌的巨大压力,但是只有原始人提出要离开森林,去寻找不一样的生活。

长臂猿和大猩猩你一言我一语,讥笑原始人有一天进化成人的梦想:“看看你自己,非猿非猩,非猴非狐,没有能够在天空飞翔的翅膀,没有能够在水里游泳的鳞片,比爬树你不是长臂猿的对手,论凶猛你不能与剑齿虎匹敌,你不过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原始人罢了,你凭什么进化成人?”。

原始人还来不及反应,那边又开腔了:“原始人,不要想入非非了,剑齿虎比你獠牙长,至今尚未进化成人;河鱼身上的鳞片比你多,至今没有进化成人;始祖鸟比你多了一双翅膀,仍然没有进化成人。这些优秀的物种都没有进化成人,你又凭什么进化成人?”

原始人终于有机会说话时,不疾不徐地说:“论獠牙,我没有剑齿虎长;论鳞片,我没有河鱼身上多;论翅膀,我甚至找不到一根羽毛。可是我有信心,有智慧,这就是我的优势。”说罢,跳下树,艰难地迈动后肢,向远处的荒原坚定地走去。

成功不只是因为獠牙、鳞片和翅膀这些外在条件,恰恰相反,正是这些条件让这些物种永远停留在6万年前。我们拥有的东西足够让我们追求成功,这就是信心、智慧。有了这些才能够看清我们拥有的资源和价值,才会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直到成功。

句型10:“大家都说……”

“大家都说指标高”,“大家都说奖金低”,“大家都说生意难做”,“大家都说……”。

有这种口头禅的人是在拉大旗作虎皮,是“自觉地”站在大多数一边,为了让自己的立场显得更正义更有力,其实是一种形式的虚弱。不要这样,你不代表民意。

对这样的话,只要弄清楚两点:(1)谁?多少人?(2)你有什么主张?

真正的领导不会在乎表象,而是更深入地发掘真相;真正的领导往往不属于大多数,他做出的决定会在某种程度上不受欢迎。但是,时间会证明其正确。

句型11:“我……”

“我说话很直”,“我为人很低调”,“我很简单的”,“我从来就不是那种使坏的人”,“我讨厌搞人际关系、办公室政治”。

直来直去当然是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低调不张扬也的确彰显务实的作风;简单明快突出了效率;不使坏不为恶,清清白白、坦坦荡荡当然是我们喜见乐从的个性。

但凡事如果这么明显也就不必言说,正是因为这些素质难求,才要处处表白自己。经常这么说,时间长了,如果连自己都相信拥有那些其实尚未具备的东西,就会显得很滑稽。

想要真正具备这些素质,我没有什么办法。但是我知道,这些素质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一个人的唯一方式。比如说话直的人,除了直截了当如果没有别的选择,那可能就不是直,而是粗鲁是僵化是笨拙;同样,不能高调的人,也谈不上什么低调,除了低调你还能如何?没有高调的本事,低调只是无奈的选择,也可能是懦弱的外衣。

没有任何“简单”不是从复杂来的,你要先学会复杂才配谈简单。一个简单的感冒诊断,可能已经经过了很复杂的思考过程,排除了10数种其他可能性的结果。

人人都喜欢好人,但是讨人喜欢未必为你赢来尊重和合作。所以,你是否拥有破坏力是一回事,使不使用破坏力又是另一回事。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办公室政治,你参不参与办公室政治是一回事,你会不会在政治斗争中成为牺牲品又是另一回事。

你可以选择不喝酒,不等于你可以没有酒量。

句型12:“没人告诉我……”

“没人告诉我今天有会议”,“没人告诉我要做这个”,“没人告诉我这个不能用”……

听话听音,聆听就要听说话人的情绪、假设和出发点。从这个句型当中,我们听到什么?虽然可以视情况而定,但不妨在这里演绎一下,权当练习。

情绪:有点生气,也可能是委屈或无奈,总之“不怪我”。

假设:人家不告诉我,就等于我可以不知道;别人做错了,就等于我做对了。

出发点:即使不能说我是对的,起码不能说我是错的吧?我因为不知道而错过什么是可以理解,值得同情和原谅的。

那么,是你要成功,还是要求别人成功?

句型13:“拿多少钱,干多少事……”

这是鸡和蛋的问题,也是意愿的问题,但是根子上还是要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的问题。是当真要,还是只是说说?

这反映一种信念,这个信念是经理人产生“内疚”的根源。有这样信念的经理人要求下属的时候,因为下属的工资低于所谓“行业标准”而感到内疚,以至于不愿意提高要求;反过来,有这样信念的下属面对领导“没完没了”的高要求,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么多要求!我才拿你多少钱?”

你委屈!可总得想个解决办法吧,总不能让自己继续委屈下去,所以:(1)和领导谈谈自己的“价格”;(2)换个工作环境;(3)一切照旧,过一天是一天。?

建议选择(1),即要求增加收入——如果你确信自己的价值更高。如果你觉得被拒的可能性大,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他认为你没有更高的价值,也可能你自己也这么认为,那么,首先提高自己在自己心目中的价值,证明“我值”,其次让其他人也觉得你值。这样,就会导致两种结果:(1)你的“价格”如你所愿涨上去了;(2)现在的领导没有提高你的“价格”,可是市场上有人出价更高,有更“识货”的人为你出更高的价钱,于是你可以选择“换个工作环境”,让出低价的人去“后悔”。

如果暂时还做不到让自己或其他人觉得“你值”,恐怕最要紧的还是继续干,但闭嘴。无论是哪种选择,都不要再让自己感觉委屈,也不要觉得内疚!

努力工作,不会吃亏!价值提高了,价格还会远吗?爱他,就提高要求,没有内疚!

句型14:“客户说……”

客户会说很多话,比如,他会叫你慢慢来不要急;他会点评你的产品特点和不足;他也会诚恳地建议你降价……

问题是你将怎么处理这些意见呢?很多人是拿着这些意见直接了当地与自己的领导沟通,看领导怎么驳得动——这可是客户说的,毕竟客户至上吧?!

但是,首先你自己同意这些意见吗?如果你同意,那没有什么说的——你改变不了什么,当然也销售不了什么;如果你不同意,那说明客户“说的”不是真相,或者不是你希望和客户分享的真相,如果是这样,你就有了主张——去改变客户的看法。

真正的问题是,你到底有没有确定的主张?到底有没有需要和客户分享的真相?到底这个真相对客户重要还是不重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