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节
汉族岁时传统节日。流行于福建、台湾地区。农历六月初一(也有说是六月十五举行)。过节时,家家用红麴,米份做成半年丸,祀神祭祖后全家聚食,以祈求事事如意圆满。
节日:半年节
农历:六月十五
介绍:
‘大暑’的前后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所以会特别感到气候炙热难耐。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小暑大暑无君子’,意思是说,小暑、大暑这两个节气的天气十分酷热,很多人因为热到受不了,就顾不面子把衣服脱掉,这样子不但不礼貌,也失去了君子风范了。
在夏天里午后下场雷阵雨是稀松平常的,不过如果连着几天都没有下雷阵雨的话,就要注意天气预报看看是否有台风要来了,并且做好防台准备。因为,这个时节是台风最频繁的时节,而且这种情形也是众多台风即将大举来袭的警示喔!
此时正逢小朋友放暑假的时候,酷热的天气不免让人会想到海边游玩戏水,可以消消暑气。不过,在这里提醒大家出门玩水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没有救生人员的河边溪水,并且随时注意自己的安全,才能在炎热的夏天里体验玩水的乐趣喔!
台湾半年节习俗
大暑时节前后,在台湾有过半节的习俗。农历六月是一年的一半,台湾人把六月初一到十五这一时段称为半年节。这时的天气一般很热,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之说,即以夏至日起,十天为一伏,称为头伏、中伏、末伏。由于夏伏较热,食欲不振,故人们饮食上较需谨慎。传统习惯中新娘,初伏时就会被娘家接回家小住一阵子,以免过于劳累,称为“歇夏”;结婚较久的媳妇也可趁此回娘家小住,省亲叙旧。
此一习俗目前在台湾一些农村还被沿用,在六月初六、或十六、二十六,任选一日返回娘家,也是“歇夏”的遗习。作媳妇的回娘家时要带“等路”(礼物),等到回婆家时也要准备礼物,称为“款礼路”,多则十二项,少则六项,其中多有栋蓝、洋伞、扇子、龙眼、木屐、四方糕仔等物,象徽吉祥。
六月梅雨已过,故有以六月六日为“暴衣节”的古俗,谚语有云:“六月六,暴龙袍。”民间即在此暴晒衣被、图书等物;以往老人有准备“寿衣”的习俗,也取出暴晒,称为“张寿衫”。主要是为了去除梅雨的霉气,并准备晒后收藏冬衣,此为具有古代卫生教育功能的节日。这一习惯与大陆其他地区民俗是一样的,从记事起,每年六月初六这天,我外婆就会把家里的所有过冬的衣被都搬出来曝晒,这样可以防霉,也可以消毒。
“半年节”的习俗,最早主要是福建闽南地区的漳州人和泉洲籍的同安人所过的节日。历书上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自农历元月到六月刚好半年,这个节日主要是庆祝农作的丰收,民众为了感谢天地神明与祖先的默默庇佑,使得该时节能有农硕的农作收成,生活饮食无虞,因而准备应节的供品祭祀而来。在台湾早期的漳州籍、同安籍人士,仍保留吃“半年圆”的习俗。先将汤圆和牲礼祭拜神明及先祖,以示谢恩之意,然后全家才共同食用,也是象征团圆的美意,所半年节又称半年圆。后来这个习俗在台湾很多地区流行起来。
由于半年节多在农历六月初一或十五祭拜,正逢民间每月初一、十五拜土地公犒将的日子,所以一般多在当天准备牲礼等祭品、和半年圆一同祭拜神明和祖先的默默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