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舞蹈形式_国际新闻

布朗族舞蹈形式

国际新闻 2022-11-23 16:57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布朗族舞蹈丰富多姿,几乎老幼都能会跳舞。舞蹈的称呼各地不同。西双版纳布朗族称“跳摆”,保山、临沧地区的布朗族称“打歌”,思茅地区的布朗族称“跳歌”。汉书文献中统称为“踏歌”。

布朗族舞蹈的特征是把歌、舞和谐地融合为一体。在舞蹈时,先由能歌善舞的小伙子领舞、击锣、象脚鼓随后。小伙子和姑娘们围成一个圆圈,双膝微微地一起一伏,柔软的双手在肩两侧,或前或后轻盈翻舞,边舞边向反时针方向移动。这时,一群青年小伙子在圈内作有节奏的虎步跳跃,一会又分散到姑娘前与姑娘轻声对歌,一会儿又聚拢,作虎跳伏。

布朗族有独舞和双人舞。独舞一般模拟动物的动作,如猴舞,哈蟆舞等。双人舞,如象脚鼓舞,一人击鼓,一人敲钹,舞步强键,步伐协调,铿锵有力。保山地区的布朗族还流行着多彩的“唱灯”艺术形式。唱灯,俗称“玩灯”,是把舞蹈、表演唱和武术杂耍和谐地融合在一个节目里。在春节期间,每个村寨都举行这种民间娱乐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大鼓舞——布朗语为“黄柯麦嘎典”,即跳大鼓舞之意。动作幅度较大,擂鼓有力。动作无先后之分,舞者即兴而跳,双膝随打击乐节奏微微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颤动是动作的特点。

布朗族制作大鼓很讲究。鼓身用整段树木挖空而成,所用的树段要完整无损,蒙鼓面要用一公一母毛全黑的黄牛皮。蒙鼓面时,要用谷物、茶叶、碎银等放在鼓里面,作为大鼓的“心脏”、“灵魂”。大鼓制作完成后,要举行七天七夜隆重的庆祝仪式,方可抬到佛寺里存放。

克广——包括蜂桶鼓舞,象脚鼓舞,手巾舞。跳时舞者排成单行,由两名年轻男子双手各持一条手巾在前面领舞,其后是蜂桶鼓队,两只(或四只,八只不限)象脚鼓和俊,镕,再后是众舞者,人数可多可少。

舞队沿着寨子内所有道路边跳边行进。当跳到较宽的平场时,即围成圆圈跳,两只象脚鼓在圆圈中间斗鼓,斗完鼓又沿着道路舞鼓前行。如此反复,直至游遍全寨。

蜡条舞——舞者人数不限,大家围成圆圈,两手的中指与食指间夹着点燃的蜡条,相互对跳,边歌边舞。只见舞姿翩翩,烛光点点,别具情趣。可用四弦琴伴奏,也可不用伴奏。

宰蹦——“宰蹦”是布朗族民歌的一种曲调,布朗民间盛行的“短鼓舞”,“长鼓舞”均以这种曲调伴奏。男女老少欢聚在寨子中间的平地或佛寺院子里敲响象脚鼓及铓镲,舞者就会自动围成圆圈,男舞者在里圈跟着鼓、铓、镲(长鼓舞打击者在圆圈中间)逆时针方向翩翩起舞。短鼓舞鼓点节奏较慢,动作轻柔悠缓,男女老少皆宜。

长鼓舞则节奏欢激,动作轻快,一般为男女青年所跳。

圆圈舞——双版纳的布朗族男女青年流行跳一种圆圈舞,跳舞开始,姑娘们即围成一个圆圈,双膝微微地一起一伏,柔软的双手在肩两侧或前或后轻盈翻舞,边舞边向反时针方向移动;同时,一群小伙子就在圈内作有节奏的虎步跳跃,少顷他们又分散到姑娘面前与姑娘轻声对唱,然后男青年们又聚拢,作虎步跳跃状,如是地反复循环多次。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