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人上刀梯的习俗
上刀梯,又名爬刀梯或踩刀梯,是苗族传统的民俗表演节目。每当赶年场或重大节日如“四月八”、“赶秋节”等,都有勇士表演上刀梯。
刀梯器材是一根高十米的木杆,杆上凿开三十六节孔眼,>安插上三十六把钢刀,钢刀长一尺五寸,刀背厚零点五到一厘米,刀刃锋利。刀口向上,装成刀梯,安装时加闩固紧,以防摇动,一尺一梯,共三十六梯。桩杆四周拉张固紧,刀梯上端缠系多种颜色的彩布小旗,象征着希望和胜利。
上刀梯者,必有胆识、技巧和武功。从第一级往上爬,刀子一把比一把锋利,爬至梯顶,头发往刀上一搁,即断成两截。登梯者还要在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节目,施展全身本领。
苗老司在傩事司事的过程中,凡是学艺者在应届满师时,必须要进行隆重的迁阶活动。上刀梯就是迁阶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迁创一般是三天三夜,也有七天七夜的法事。在最后一天的时候,上刀梯就是最重要的法事活动。做法是,在宽敞的平坝里,选择一块平坦的地面,竖起一根一丈八尺这的杉木柱,上面安装有锋利无比的24把飞刀。法力高强的可安装三丈高的木柱,上面装有36把飞刀。在上刀梯之前,由法事主持人带领所有参加法事的老司,围绕木柱吟咒语,做法事。法事结束后,就由迁阶的年青苗老司开始上刀梯。从第一把刀开始,一节一节往上爬,一直上到最顶端,然后在上面表演一些绝技功夫,并吹动三番牛角号。表示法事成功,考验结束,主持法师承认上刀梯的技术过关。上刀梯虽然是苗族苗民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苗族人民不畏艰险,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敢精神。这项活动做为一项民俗传统文化,在民俗表演活动中是最精彩的人留节目。
据史料记载:刀梯会是湘、黔、川、鄂边区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会。 刀梯会这天,周围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佩带金银首饰,从四面八方而来。
刀梯会的场所一般选择在一块平地上。平地中间立一根10多米高的粗大木杆,木杆顶上竖一面深黄色的旗, 木杆上横插36把寒光闪闪的长马刀,刀刃向上。上刀梯表演前,刀门均用纸条紧封,以示神秘和庄严。原来,上刀梯者多是为了酬神还愿或为死者谢罪。
上刀梯时,作道的艺人揭去刀口上的封纸,赤脚裸手地攀登在锋利的刀刃上,一级一级地登上去。边攀登,边作出各种惊险的表演。上到顶点掏出一只水牛角,仰天吹响。接着,他们在木杆顶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者坐莲”、“古树盘根”等项目。这时,刀梯下成千上万的观看者齐声喝彩。随之“三眼铳”和礼炮如闷雷滚过大地,唢呐狂吹,锣鼓齐鸣,回声降降,响彻云霄。表演完毕,各寨子大胆的后生,一个接一个去试攀那刀梯,全场人声鼎沸。
关于湘西苗寨的刀梯盛会,还有个古老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有个后生叫张二郎,因父母双亡,身无依靠,流落他乡,饿倒路旁,奄奄一息,被一位姓赵的乡民救起,抚养成人。有一年,一阵狂风夹着细沙吹过苗寨,有许多人被风沙吹瞎了眼睛。有人说只有月亮上的露珠才能治好眼睛。为治好父老乡亲的眼睛,张二郎决心上月亮取露珠。于是,他背一把黄伞,来到高耸入云的大树下,将一把一把插在树干上,然后沿着刀梯攀上云天。36天后,只见一把黄伞从天空慢慢落下,伞上沾满露珠。 苗家人用露水洗亮了眼睛,重见天日,而张二郎却永远没有回到人间。 为广纪念张二郎,上刀梯便成了苗家人流传至今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