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栈道
羌族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优秀文化。2000年以前,《后汉书·西南夷传》描述“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的“邛笼”,即今羌语碉楼之意。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的几种形式,最高的有十三四层,高有几十米。碉楼以不规则的石片、石块用黄泥土粘合砌成。修建时不吊线、不绘图,亦不用柱架支撑,全凭目测和经验,信手砌成。这样建筑的碉楼坚固耐久,可经数百年,有的经地震也未倾斜倒塌,充分显示出羌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
栈道,又名“阁道”或“复道”。这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设施之一,有所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之说。直到解放前,羌族地区还保留了这种通道。《四川通志》记载:茂州“石鼓偏桥,即古秦汉制也。缘崖凿孔,插木作桥,铺以木板,覆以土,傍置栏护之。”这种栈道大多建在绝险之处的峭崖绝壁之上,凿孔架梁连阁而成,在古代为沟通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在军事上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
羌族地区栈道兴于何时,尚无从考证。估计铁器的产生,给栈道的发端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四川是中国栈道最发达的地区,战国时秦蜀之间即凿通了多条相互联系的栈道,“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可见规模是相当大的。那么羌族地区在蜀汉时期,甚至更早就出现栈道亦是可能的。
栈道一般分成木栈和石栈两大类。
1、木栈
羌族地区木栈道多属凿陡壁,石孔安横梁,下撑以斜柱,上铺以圆木、石板、碎石、泥沙成路,并填砌石片成护坡兼承重墙体。为民间俗称偏桥与多样栈道作法共同形式。今已无石、木栏杆,古代有无栏杆已不可考证。木栈尚存清晰古貌者在克枯寨南800米处,栈道沿杂谷脑河北岸随等高线变化而起伏。整个杂谷脑河下游直到杂谷脑镇约70公里的河岸上,亦断断续续有古木栈遗迹可辨析,是羌族地区古木栈分布集中区域之一。
2、石栈
石栈民间称偏路,为凹槽式,即凿岩体如石槽,人马从槽中通过,是栈道中最原始形态。
石栈还有仿木栈作法,用石材作梁、柱、板者,亦有不用柱,只有梁、板纵架小沟小溪者。
再有用片石垒砌保坎,面河即成石堤,上平路面,可宽可窄,视具体地形而增减工程量,行人、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