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蒙古族婚礼_国际新闻

察哈尔蒙古族婚礼

国际新闻 2022-11-23 16:57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提亲和定亲仪式

男子到了成婚年龄,家长将要向平时物色好的姑娘家举行提亲仪式。一般要选择与女方长辈人物有一定交情,同时懂礼节,明事理,能说会道的人当提亲人,也就是媒人。察哈尔蒙古族称这种人叫“胡达”,原意是亲家的意思。“胡达”第一次登女方的家门,一般是不带礼品的,因为还不知道对方对这门亲事的态度如可,带上礼品一旦对方不同意这门亲事或者暂时还不能允应的情况下,女方就不接受礼品,这时候“胡达”就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有人说:“礼多人不嫌”,有的“胡达”没经验,认为空手到人家不得劲。结果带上些礼品让女方嗤之以鼻,第一次上门征得女方同意这门亲事后,第二、三次媒人登门就可以带上礼物了。过去带礼物首先是“哈达”,这是最必要的礼品,其次带一些烟、酒、糕点等。“哈达”是专门敬给全家的,首次所带的礼品也是给全家的。没必要点人头赠礼品。也有个别情况,如女方曾经表示过愿结这门亲事的,“胡达”第一次登门就可以带上“哈达”和礼品,作为定亲的仪式。

定亲仪式叫做“巴格艾力嘿”,是定婚小酒宴的意思。察哈尔蒙古族把定亲仪式又叫做“哈达铁毕介”。“哈达”这个词同“哈大”近音,“哈大”是钉子的意思。女方如果接受了“哈达”,也就是说明这门亲事已经铁板钉钉,不能反悔,当然男方也不能随便把钉子拔掉,放了“哈达”不算数。

订婚宴席

订婚宴席是在女方接受了定亲“哈达”之后进行的,一般称其为大酒宴(蒙语叫伊河艾力哈)。这个宴席一般在女方家进行,女方参加的人是家里的长辈(同宗的长辈也参加)必须参加,亲朋好友也可参加。男方到女方家的算作是客方,参加者有“胡达”(媒人)、未婚婿,男方的长辈也有参加的,人数不能多。有的人家不让未婚婿参加,这属于地区的习惯。参加大酒宴的男方要给女方家带比较贵重的礼品,要按女方家的亲属关系,点人头给礼品。这次酒席主要商定男方要给女方的聘礼,其中包括姑娘过门时的四季服饰,头饰佩带;转赠众亲友的“哈达”数量;娶亲的时辰。姑娘在大酒宴上不露面,甚至到亲友家避开此事。

送“红贴”宴会

送“红贴”是整个婚礼的重要一环,双方也十分重视这一仪式。这个宴会仍然要设在女方家。时间是娶亲的前一天或前几个星期均可。具体程序是由男方把娶亲的日子通过阴阳先生选定,选择姑娘的大利月和娶亲的不将日,同时注意近亲忌妨的日辰(根据玉匣记的嫁娶周堂图)。选定的日子必须是黄道吉日良辰,出行和停车的喜神方位。把上述内容写在红纸上,故叫做红帖,如同男方向女方下通知一样(蒙语叫乌兰浩得斯)。由于事先双方已经媒人构通,送“红贴”的人一般不要求严格,酒量大一点儿就行。送“红贴”的时候,男方可以把答应给女方的聘礼一并交付,不足的部分要在迎亲的时候补充。在这次宴会上还要商定一下双方送亲和娶亲人数。对这个问题女方往往要多说人数,意思是压一压婆婆的锐气。男方则尽量说服女方把送亲人数减一减,目的是减少开销嘛。

祝福新房仪式和“姑娘宴”

举行婚礼的前天,男方要设宴招待聘来的迎亲者代表和前来参加婚礼的亲友,总管、司仪、厨师也在招待之列。席间要把婚礼的准备情况再次商讨一番,以免出现漏洞让人耻笑。这天晚间要择吉时,进行祝福新房仪式。先让青年媳妇们把亲房打扫干净,把亲友们送来的褡裢、衣物和新郎的被褥、家什整理、布置停当后,请祝颂词人和新郎新娘的梳头父母(干爹干娘)以及众亲友入座。祝词人将一条丝绢“哈达”和五彩线吊在房梁或天窗正中,用盛在木碗里的奶食或黄油少许,涂在所陈列的物品和房子的主要部件上,以示吉祥,祝词是这样朗诵的:

祝愿吉祥如意,祝愿幸福安平。

在这柞木做成的用具,洁白屋顶的房里,

两位有缘的新人。将要结成百年之好。

……

祝词完毕,主人要向众位来客献茶敬酒,人们要欢歌畅饮一番。

女方的这一天由其父母主持“姑娘宴”。赴宴的以姑娘的女友们为主,其他亲友们也要尽情庆贺。婚礼前的一些日子里,姑娘由姑姑或舅舅或其他亲友们叫回家里招待,这家几天那家几天轮流住息,直到婚礼前一天才被送回娘家参加“姑娘宴”。席前父母双方让女儿穿节日盛妆(姑娘妆)去掉腰带,穿上靴子,帽子要用绸绢包起来缝好戴上。陪席的众姑娘们坐定后,女方的母亲端一碗鲜奶让众姑娘们尝过后,便向大家正式宣布姑娘即将出嫁。这时候姑娘要哭起来。宴席的招待人员(众嫂子)给众姑娘们献过茶后,再让她们尝过点心(看盘),这才开始向即将出嫁的姑娘敬酒。众姑娘这时候要献一首歌:

起行上马,请撩起长袍的大襟,

遇事处人,要切忌快嘴的毛病。

缝斜了襟扣儿,万不要让婆婆看清。

……

在“姑娘宴”进行期间,女方父母斟满酒杯从请来的客人中聘请那些老诚稳重,深明礼节,善于辞令的长辈男女,分别成为男女亲人们的代表。还要聘请两位或一位心情温和为人正派手脚勤快,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妇女作为新娘的陪娘又叫做月娘。这个人在其婆家至少住一晚或三晚,有的要住一个月。有人戏说这个人是“下夜婆”,其实是给姑娘作伴儿,指导姑娘熟悉做媳的常识。无论男方或女方,送亲代表和迎亲代表都叫“胡达”,甚至婚礼期间男女双方都把对方的人都称“胡达”,小孩子也是小“胡达”。双方的首席代表在婚礼期间是最有权威的人,因为是东道主特地委托他代表东道主决定婚礼的一切礼仪。因此,婚礼实行的隆重与否,顺利与否,都与双方的首席“胡达”有关。如果把喝酒爱过量,说话吹大牛,办事不牢靠的人聘请为首席“胡达”,那么这次婚礼肯定会发生一些不愉快的插曲。据说有位男方“胡达”到了女方家说:“我们那儿食堂连着粮库,酒瓶连着缸房。你们送亲人有多少就去多少。”结果女方送亲的去了一大客车,男方亲家急得哭了起来,这是真事。

婚礼的进行

迎亲队伍当然是男方的人组成的。起行前,家里要把迎亲队伍的组成人员招待一番,特别是对迎亲的首席“胡达”要毕恭毕敬地敬献“哈达”,这同发“任命书”一样。家主人把婚礼的全部事宜委托他处理。迎亲队伍中要聘请一位副“胡达”,是协助首席“胡达”办事的人。还要聘请一位干哥和干弟。有的人家把干哥和副“胡达”由一人担任,这也行。迎亲队伍最少4人组成,并且要走偶数,迎亲队伍出行前主食是羊肉饺子。他们都要打扮的漂亮一些,特别是新郎更要与众不同,并且佩带弓箭和箭筒。迎亲队伍出发时,要让祝颂人祝词,他们还要带上给新娘骑的马,这个马的毛色按“五行”说法要和新娘的生辰相生不相克。迎亲队伍必须在日出前赶到女方,(这是让择吉先生有意选定的,是为了把婚礼的仪式在当天园满完成。)到了新娘的嘎查,鸣放爆竹,以示迎亲队伍的来到。

这时候,女方的人们忙忽着迎接客人,人们按辈份、年龄排在门外等候。迎亲队伍来到马桩附近下马拴好疆绳,然后由一位善于辞令者问好后,说:“贵方宠爱的姑娘已许配给我们的小子为妻,择得今日这个良好时辰前来迎娶。请接受圣洁崇高的迎亲之礼。”女方嫂子中走出一位口龄伶俐者答话道:

“何为崇高圣洁的象征?哪是安乐幸福的吉兆?

这些珍贵的礼物,可给我们姑娘带来了吗?”

迎亲者答道:“圣主成吉思汗的骏马中,

精选了一匹宝马,日行千里见日,

夜走八百载星。

……

双方按礼俗答对一阵子后,才能进屋。如果没有对答辞令的人,女方就故意让迎亲人员在门外站一阵子,然后才让进屋。也有的女方人家不大为难迎亲人员,很快就让进屋的。迎亲人员进屋后,迎亲的“胡达”让送亲的“胡达”推推让让地上炕坐下,因为这俩个“胡达”是各代表一方的,礼节上平起平坐,互相就要礼让一阵子。女方的嫂子上前要解下新郎佩带的弓箭和箭筒。新郎行过见面礼后就可入席就坐。招待迎亲队伍一般设羊背子宴(有的人家设整羊宴)。司酒从羊背子的两侧各切下一条肉,左右交换放置后请客人食用,以示尊重客人。这时候新郎的随从人员眼明手快一点儿,把羊背子下侧放置的羊胫骨抢到手,并且迅速剥下踝骨,包在“哈达”里塞入自己右靴的腰筒里。羊踝骨是万不可被姑娘们抢走的,倘若不慎被抢走的话,就得向抢走羊踝骨的姑娘敬酒、敬“哈达”才能索回。

传说羊踝骨是新娘的口福,只有带回新郎家,将来过日子丰裕。男方要谨慎地完成迎亲的全部礼节,要尽量缩短在女方家的时间,想着尽可能快把新娘带出娘家上路。女方却让众姑娘们把新娘围起来,姑娘们别出心裁地用麻念子,线绳子把她们的衣服拴缝在一块儿,有的姑娘把拴狗铁绳子也用来把她们串联在一起,意思是不让新郎抢走。姑娘们的作法迫使男方采取“抢亲”的方法,因为这是作戏,女方的男人们也帮男方的人“抢亲”,只有姑娘们孤军作战,最后必然失败,“新娘被人家抢走了”。由于大家都很认真,搞得人们都精疲力尽,也热闹非凡。迎亲队伍要比送亲队伍先走一步。新郎上路前,岳父家给新郎系腰带和挂“万”字海蓝(约二尺长,三寸宽的白布上缝好红色字的带子,腰的左右侧各挂一条)。嫂子们乘给新郎系腰带的时候,耍笑一下新郎官,把腰带系得紧紧的。(因为有个规矩,岳母家系得腰带新婚这一天不能解开。)乘迎亲马队上马的当儿,女方家的嫂子们用稀牛粪摔向他们,特别描准“胡达”摔。如果被摔准了,让众人讥笑一番。当然“胡达”也严防这一着,乘马时干净利落,(因为上马前不能摔牛粪的。)一溜烟跑掉。迎亲队伍要让新娘乘马后,在娘家院内绕三圈才可起行,新郎也要跟着绕三圈,只有“胡达”怕被摔上牛粪脱身逃跑了。

途中,迎亲队伍必须走在送亲队伍的前面。送亲队伍为了取笑迎亲队伍,跃马猛追,这样形成你追我赶的热闹场面。当经过旗界或苏木界时,要进行“接火”仪式。所谓“接火”就是双方各自把自家带的酒拿出来,大家席地而坐,互相敬酒喝上几杯,然后再赶路。如果新娘从娘家出来时骑的是娘家的马或坐的是娘家的车,这时候就要换乘婆家的马或车。送亲队伍到了新郎家所在的嘎查外,先让二名“特派员”带上祝福新房的酒和点心,到新房进行祝颂仪式,说上几句吉利的话,把礼品放到新屋的柜子上即可。

男方嫂子要献茶,“特派员”为了争取时间,最好一饮而尽。(迎亲队伍要在“特派员”到来之前回到家里)送亲马队等到“特派员”归来之后,声势浩荡地冲进亲家的院里。新娘临近新郎家时下马,然后有人将新娘扶上原来的马进入院中,新娘再度下马时,有人把新娘连人带鞍子一同抱下。新娘被嫂子们簇拥着走到新郎的门前,男方家特地聘请的干爹或干妈(察哈尔人叫叩头爹娘)给新娘尝鲜奶,如果没有聘请的话,就由新郎的爹或妈代行此礼。

女方进男方的门要有一番周折。男方的一些亲戚特别是平辈或小辈要堵住门不让女方轻易进门。

女方见男方堵门不让进,就由专门准备而来的人上前说:

“祈求平安幸福嘛,祝愿康乐喜欢吗,

先祖成吉思汗的门,也要准许人进去,

不知你们是何道理,把来之远方的贵客拒之门外。

……

倘是蛮横无赖之家,我们也要踏平进去。”

男方当然也有准备,让最善辞令的人迎上来,既有礼貌还不示弱地说:

“尊敬的高贵的亲家们,屈尊诸位稍加等候。

圣主对我们有过遗训,嫁娶到达对方,

定要问请来客根由,这是蒙古人的礼仪,我们都要遵守。……”

经双方一番礼仪争执之后,送亲队伍才能进屋。

送亲人由迎亲人礼让就座后,主人家的嫂子先敬茶,寒喧一阵,送亲队伍中的一人将祝婚礼品摆到柜子上,如果女方家里捎来礼钱的话,由“胡达”亲手敬给男方家的总管。新婚夫妇由双方嫂子领进新房,蒙着盖头给灶神叩首,然后婆婆给新娘尝鲜奶,这是祝福又是婆媳相认,虽然有红盖头。这时候新郎由嫂子领着用系有“哈达”的弓箭掀起新娘的红盖头,嫂子们就忙忽着给新娘梳头。再前新娘还是梳着辫子,盘了头发就从发形上变成媳妇了。

正式的婚礼是在宴席上进行的。新郎和新娘给赴宴的众亲友们敬酒,即是互表敬意也是相认过程。敬酒的次序是先给双方“胡达”就座的桌位,第二桌是尊贵客人和长辈人物,然后依次敬毕。席间如果有专门请来的乐师和歌手,让他们先奏察哈尔“阿斯若”,然后唱三首“图日依道”(政歌的意思)。而后就随便说唱了。现在察哈尔婚礼中增加了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等;那是后人模仿的汉族礼仪,不是传统的察哈尔婚礼习俗。

婚礼宴会散席后(按礼,散席必须由“胡达”就座的第一桌首先提出才行),送亲队伍就该回去了,尤其送亲的“胡达”不能在新郎家过夜。探望姑娘的仪式,有的人家在婚礼宴席结束后,紧接着进行,有的人家要在婚礼过后几天(当然要姑娘在婆家期间),进行探望姑娘仪式。实行这一仪式的人员由女方的直系亲属组成。给出嫁的姑娘带来珍贵的礼品,给婆家的双亲和其他亲属也可带些礼品。新郎入洞房前,赶来耍笑的青年们把新郎藏起来,众嫂子们忙着寻找,这实际上是耍笑嫂子们。其实察哈尔婚礼的整个过程中,嫂子们扮演着重头戏。新婚第二天,新郎应当早早起床,在“月娘”的指导下生火,喂狗,甚至挤牛奶。早茶时,新娘给婆家的长辈和内亲按辈份敬茶,长者们当然不能白白接这碗茶,要回敬新媳妇钱物。

婚礼第三天,一般是新媳妇回娘家省亲的日子,也有若干天以后回娘家的。新郎新娘在一名“胡达”的陪同下回娘家,现在一般不请“胡达”陪同了。女儿女婿回门,当然要带一些礼品,如“哈达”、糕点、烟、酒、绸缎等。娘家要设宴招待新人,要当作尊贵的客人相待,入席让他俩坐正面,众亲朋好友还要陪客。女儿在娘家的日子里,亲戚朋友们家都要走遍,同时要受到热情款待。

察哈尔婚礼是察哈尔文化的一种表现过程,是蒙古族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人们在礼仪细节上也要讲究符合传统,要求全面。有时也会因礼仪不周而发生一些争执,甚至出现拳打脚踢的场面,这是追求文明而走向反面的情况,现在人们也在极力避免这些问题。另外由于蒙古族诚实好客,喜欢以酒交友,往往在宴会上容易醉酒,由于酒精冲昏了头脑做出一些过份举动,对此人们一般不予追究,但也并不是如一些人所说的,喝的越醉越好,醉的人越多越好。

上一篇:察哈尔三杰 下一篇:察哈尔待客礼仪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