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不养老_国际新闻

原始社会不养老

国际新闻 2022-11-23 16:58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在原始社会时不养老,弃老、食老是道德的,尊老、养老传统的养成是有一个转变过程,寄死窑就是弃老的见证。

寄死窑又称自死窑、寄死窟、老人洞等。指的是在山壁上或灌木丛中挖掘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鄂西北山区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年满六十岁的老人,就要被遗弃在一些“洞穴”中,只给他三天的食物,让老人自生自灭,然后把遗体取出来二次埋葬。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川、陕、鄂、豫交界的汉水流域中游及其支流发现了大批古代“寄死窑”,专供到了60岁的老人自我死亡时使用。

据人类学家研究,我国和其他国家在远古时代及至较近年代,由于生产力过于低下,国家或部族认为人过一定年纪后为无用之人,规定将老人都丢弃到荒山野岭,让其活活饿死。寄死窑的存在证明了“弃老”的野蛮习俗在中国古代确实流行过。

寄死窑之所以存在是由古代极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当时食物缺乏是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原始社会的人们为求生存需作极艰苦的努力,并且当时社会处于蒙昧状态,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很少,老人丧失向大自然索取现成食物的健康体魄后便成了集体的累赘,集体没有剩余产品养活精疲力竭的老人,同时人类以氏族为单位,群居野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供养老人的困难。

只有维持自身生存才能保证族群延续,为此,人们往往“顾生不顾死”,不得不把丧失谋生能力的长者“弃老于野”,或送进“寄死窑”令其自毙。这种习俗在当时不仅不悖情理,在食物匮乏、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原始社会,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

“寄死窑”风俗的形成和延续,不仅反映了汉水流域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物质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当地社会文化和文明的进化程度。

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古时,弃老、食老是道德的,不弃不食反而是不道德的。尊老、养老是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达到了一定水平、文明和道德的的标准才发生了翻天复得的变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