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长民间风俗
一、生产类
1、农业
敬牛栏和喂牛饭 东南乡及北乡老港一带农户,旧时除夕敬牛栏,并喂牛一碗饭。边喂边说:“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归你一碗饭;用力拉,带劲挣,明年帮我苦个粮满囤。”
敬土地 年初一凌晨,农户以“三牲”(猪头、公鸡、鲤鱼)供品争先敬土地神(土谷神),祭祀后,携回供品全家共食。
请茅七姑娘 正月十五,农妇在茅坑旁敬香祷告:“请茅七姑娘(有的称灰堆姑娘或紫姑)上来看灯”,然后在篾畚斗边上插根银针,两人抬进屋,覆下悬空,下撒青灰,针在灰上转动,以所画笔数,预卜人事年景。此俗建国后已少见。
开秧门和吃了秧酒 每年第一次栽秧谓之“开秧门”,主人办酒招待帮忙的和雇工,意在提高工效,不误季节。插完秧,留两撮秧苗,一撮摆在牛汪里,一撮甩上屋顶,以测年景(秧根朝下,预示丰年,反之荒歉)。然后吃“了秧酒”,以示庆贺。农业合作化后,此俗一度消亡。近年来,栽秧时相互请工较多,吃“了秧酒”之风复盛。
号子、秧歌 旧时农民在劳作时有“打号子”、“打咧咧”、唱秧歌等习俗,用以振奋精神。挑粮担土时盛行打号子,语言通俗俏皮,富有气势和韵味。耕田耙地时多在清晨和黄昏,一人劳作,以“打咧咧”消除寂寞。“打咧咧”无词,反复哼出一种高昂、明快、悠扬的音调。插秧时妇女喜唱秧歌,亦称“打秧号子”。众人领唱“过门”(格登哉、格登哉……),一人唱歌词,隔趟相和,此落彼起,情趣盎然。
锣鼓车 县内提水旧用水车。车水活重,由壮劳力分两班轮流踩,边踩边敲锣鼓,有“风点头”、“急急风”、“叠宝塔”等曲牌,有的还伴唱锣鼓调。建国后,水车渐少,此俗日稀。
敬场头和吃糍粑 旧时农户秋收打第一个场时,以“三牲”祭场神,祈祷“打盛场”。麦了场清,则以糯米饭搓成团子,滚上炒熟的芝麻,俗称“滚蛋团子”,雇工吃后即离开,建国后此俗消亡。
做青苗会和牛栏会 此俗久远,以自然村集资请“香火子”做青苗会,祈祷丰收。为了耕牛膘肥力壮,养牛户联合做牛栏会。建国后此俗已绝。
2、工商
祭祖师 瓦匠祖师张班,木匠祖师鲁班,相传张班是鲁班的师兄,故本县瓦木匠同时操作时,瓦工居先。建国前,县城瓦木匠于农历(下同)七月二十一日(张鲁二班得道日)齐集财神庙设神位祭祀,仪式隆重。民国18年(1929)财神庙被毁,祭祀遂止。每逢建房上梁,造船上大腊、头板、打排斧、闭龙口、竖大桅等关键工序,亦要择吉日在工地举行祭祀仪式。
铁、铜、银、锡、冶诸匠信奉李老君。城乡铁匠每年二月十五、五月初五、八月二十五面对大炉祭祀;其他各匠则在四月二十和六月二十日。抗日战争时期,手工业凋蔽,此俗消失。理发俗称“飘行”,崇奉罗祖。每年七月十三罗祖诞辰日按资排辈,轮流集会奉祀,吹拉弹唱,尽情欢乐,故本县理发工人大多擅长管弦乐器。建国后,祭祀已绝。
收徒 各匠收徒均取“投师纸”。铁匠满师需办“谢师酒”,否则不退“投师纸”。无“投师纸”徒弟不管在谁家铁铺,都享受不到“小货”(每件制成品的收入提成),同行也不承认他是师傅。建国后,此俗不复存在。
敬玄坛和接财神 旧例商家每年正月初二,祭祀“招财进宝”的玄坛菩萨。新雇店员正式进店吃“玄坛酒”。初五凌晨接财神,祭祀十分虔诚。最后燃放长鞭,俗称“财神鞭”。
开市 建国前,商店春节期间一般不营业。正月初五后的第一个集期叫“小开市”,第二个集期叫“大开市”,各商店争放鞭炮。这天,各行各业,挑贩行商都来赶集,名为“亮市”。一些大商店还设宴招待老主顾,以示招徕。抗日战争时期,此俗消亡。
雇、退店员 新雇店员一般在正月初二进店。此后店主每月初二、十六中午加几个荤菜,改善伙食叫“牙招”,又称“打牙祭”。如辞退店员,则在除夕晚宴上请坐首席,亲斟一杯酒,说几句客气话。席散,被辞店员卷铺盖离店。
3、船渔民
船民、渔民生产、生活向无保障,多求助神灵。船民奉祀耿七公大王,渔民信奉金龙四大王。每年分别集资轮流请“香火子”做三天三夜的“大王会”,祈祷顺风顺水,多捕鱼,人口平安。他们平时衣食不周,人称“船花子”、“水獭猫”。每次做会却倾囊竭力,俗说“尽家冲”。生病一般不请医生,听凭神汉巫婆求神摆布。建国后,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船、渔民生产、生活都有了保障,迷信活动逐渐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