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与客家人的不解之缘_国际新闻

毛泽东主席与客家人的不解之缘

国际新闻 2022-11-23 16:59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毛泽东不是客家人,但是他的一生与客家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毛泽东是客家人后裔,中华民族的一代伟人,不管有意无意,他一生中构造的客家情结,剪不断,解不开,留下了千古佳话。

与客家女性的旷世奇缘

600多年前的江西吉安客家人、毛氏先祖毛太华,辗转落籍湖南湘潭,世代繁衍,其后代已经“演变”成为当地的“本地人”,这大概是他所未能预料的。但是,毛太华也绝对不会想到,他的第20代孙毛泽东,在一生中却又与客家人结下了旷世奇缘。恍惚暝暝中有先祖之灵庇佑,毛泽东早年遇到的两位传奇女性——杨开慧和贺子珍,一个是客家后裔,一个是地道客家人。

杨开慧,名霞,字云锦,1901年11月6日出生,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的老师杨昌济教授的独生女,1920年冬与毛泽东结婚。杨开慧与毛泽东一样,是从江西迁入湖南的客家人后裔,这似乎很少为人所知。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怀念亡妻之作,其中有句“我失骄杨君失柳”,“骄杨”指亡妻杨开慧。

杨昌济,杨开慧之父,是伦理学家,教育家,世居长沙县板仓(现名开慧镇),其先祖来自江西吉安。

杨昌济先祖杨文斌随父迁湘开基于长沙县尊阳乡蒲塘(今开慧镇开慧村一带),是在“明永乐初年”;毛太华从吉安至云南澜沧卫后移居湖南湘乡县,是在明朝洪武十三年。这样说来,杨昌济先祖比毛泽东先祖仅晚来湖南20多年。杨家“至1948年,已传24代”,而毛家至毛泽东是第20代,杨家比毛家子孙繁衍稍显稠密。杨开慧与毛泽东,杨家与毛家,也许从来就没有意识到彼此之间的客家情愫,但是,他们的家世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客家的一根红线,延续数百年,竟然最终又把他们系在一起了。

贺子珍

毛泽东遇到的另一个传奇女性贺子珍,原名桂媛,又名自珍,生于1909年,是江西永新人。1928年,在井冈山头,贺子珍与毛泽东结合。江西永新县是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行客家话和赣语,贺子珍一家是客家人。舒龙在《客家妇女的传统美德与“朱毛红军”的巾帼风采》中开宗明义介绍说:“贺子珍,江西永新客家人。”

孔东梅《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说道:“1928年春,外婆和外公先后来到井冈山下永新塘边村发动土地改革。当地客家方言难懂,外婆是外公的翻译,两人有了比较密切的接触。”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贺子珍是客家人。毛泽东与客家妹子贺子珍的结合,是否就意味着作为客家后裔的毛泽东对于客家的回归,姑且不论;但是,这无疑为毛泽东的了解客家、研究客家,并进而形成他的客家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客家奇缘与中国革命

仿佛是历史的刻意安排,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毛泽东又回到了他的客家祖居地一带,如鱼得水,如虎归山,做出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已经是地道的湖南人,一生有嗜辣、爱吃红烧肉生活习惯的毛泽东,转战湘、赣、闽红色根据地时,却为一道兴国客家菜“蒸笼粉鱼”所倾倒,并兴味盎然地名之为“四星望月”。这一件看似细小却富有深意的“情节”,蕴涵着毛泽东与客家的不解缘分。中国现代革命史让湖南湘潭人毛泽东再续祖上的客家情缘,与客家人一起摸爬滚打,与全中国人民一道,改变了中国与世界。

从1927年9月秋收起义“霹雳一声暴动”,到“黄洋界上炮声隆”,历经“赣江风雪迷漫处”,以至“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最后到1934年10月开始长征。长达7年,毛泽东和他的同伴们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一直在湘、赣、闽、粤的广大客家地区纵横驰骋,建立了旷世奇勋。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一代英才,都曾在这一地区同客家人一起打拼。“百万工农齐踊跃”,秋收起义的部队,井冈山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红军,其构成基础主要是客家工农大众。在当时的湖南浏阳、江西兴国、福建长汀等红色根据地,素有不畏强暴、百折不挠、尊祖爱国精神的客家人坚信“只有当兵才能救国”,父母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当红军的热潮,经久不息。

据《兴国县志》记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兴国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达8万余人,为革命牺牲的烈士2.3万余名。”随后追随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长征途中,几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兴国籍烈士长眠”。后来这个纯客家县成了著名的将军县,全县出了62位共和国将军(还有30多位国民党将军也是兴国客家人)。经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全国有超过百位客家人成为解放军的将军,涌现了以胡耀邦为代表的一大批经国纬世之才。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时期(土地革命时期)、这一地区(客家人聚居地区),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得以奠定基础。

耐人寻味的是,很早甚至是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一词的,也是一位客家人。张如心(1908-1976年),广东省梅州兴宁县人。1941年,他在《共产党人》杂志第16期上发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最先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提法。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载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的客家观

井冈山区域的客家人,基本上是明末清初自广东的嘉应州(今梅州市地区)以及福建上杭、龙岩等客家人聚居地区迁移而来的。毛泽东在这里,认识客家人,了解客家人,并从而形成了他的客家观。

江西兴国县一向注重调查研究,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毛泽东,在客家地区开展革命。为了启发客家工农的阶级觉悟,激励他们的革命意志,提高他们的无产阶级思想水平,毛泽东想方设法熟悉客家、亲近客家工农大众。

1928年春,毛泽东做了宁冈、永新两县调查,加上此前的湘东五县调查,使他弄清了湘、赣、闽、粤等省客家的来历与分布,明白了他们在当地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感受到他们要求翻身的迫切愿望和对于国民革命失败的沮丧心情,及至熟知他们的民性习俗,他们和土籍的历史的、现实的仇怨。

这种研究及其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井冈山的斗争》,文中说:

土客籍问题:边界各县还有一件特别的事,就是土客籍的界限。土籍的本地人和数百年前从北方移来的客籍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界限,历史上的仇怨非常深,有时发生很激烈的斗争。这种客籍人从闽粤边起,沿湘、赣两省边界,直至鄂南,大概有几百万人。客籍占领山地,为占领平地的土籍所压迫,素无政治权利。

前年和去年的国民革命,客籍表示欢迎,以为出头有日。不料革命失败,客籍被土籍压迫如故。我们的区域内,宁冈、遂川、酃县、茶陵,都有土客籍问题,而以宁冈的问题为最严重。

前年至去年,宁冈的土籍革命派和客籍结合,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推翻了土籍豪绅的政权,掌握了全县……我们的办法是一面宣传“不杀反水农民”,“反水农民回来一样得田地”,使他们脱离豪绅的影响,安心回家;一面由县政府责令客籍农民将没收的财物退还原主,并出布告保护土籍农民。在党内,加紧教育,务使两部分党员团结一致。

这段对“土客籍问题”的经典论述,拨开了重重迷雾,在历史上第一次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阶级斗争学说剖析土客矛盾问题,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客家观。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