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丰“蓆狮”“犁狮”迎元宵
蓆狮、犁狮是信丰县古陂镇流传的不同风格的两种狮舞。
蓆狮流传于古陂圩,是当地谢氏家族所独有的狮舞形式;犁狮流传于黎明村,是清光绪年间,黎姓农民看到古陂圩的谢氏有了蓆狮后,创作的狮舞形式。谢谐音“蓆”,黎谐音“犁”,这两种狮舞在当地便成了这两个家族的象征。
蓆狮的狮身框架长二米多,是用竹片扎成的,蒙上草蓆,外轮廓用粗稻草绳扎上,满身插满线香。舞蹈时由三人站在框架内,在头戴香火帽(称做“回回”)的引狮人的引领下表演。
犁狮的形象是狮头牛身,一大一小;以木条制架,草蓆蒙面,外轮廓扎上粗稻草绳,凡有草绳处都插上线香,用球状的芋头作眼睛,总体看来像牛。表演时点燃线香,犁狮与引牛人、扶犁人密切配合,在四个举着春、牛、耕、田字牌的人们带领下前行;后边有三条“香火龙”紧随起舞。一时间,牛犁田,龙翻卷,展现出一幅春牛耕田的画面。
蓆狮表演动作简洁、粗犷,用打击乐伴奏,节奏明快有力。犁狮表演以模拟犁田的场面为主,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除用打击乐伴奏,还有唢呐吹奏类似赣南采茶戏的曲牌。
蓆狮和犁狮这两个古陂两大姓氏人民在春节期间的习俗舞蹈,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蓆狮”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了,相传是在明朝末期或清乾隆年间,谢氏祠堂在古陂建成时,古陂圩的谢姓人氏为举办庆典,在中国传统的龙灯和狮舞的基础上产生灵感,发明了这么一种既是狮又像龙的节日庆祝载体,其主体是用竹木做成骨架,外扎草席制成的狮子身,副体则是由多个插满香火的稻草束组成。由于古陂方言的“谢”与“蓆”谐音,还有这种狮灯的狮身是用两条草席连接而成,故命名为“蓆狮”。
过去,“蓆狮”在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五连续表演三晚。表演包括舞狮和赶龙两部分。舞狮一般由五人表演,其中三人舞狮,分别舞狮头、狮身和狮尾,把犁田、采收等生产生活的活动以艺术化、形象化的表现形式融入舞蹈动作之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另外两人演“迴迴”,就是两个戴面具的人,负责引狮、逗狮、开路等舞蹈表演。
“蓆狮”最精彩的压轴戏就是赶龙,到第三天即元宵节深夜,所有谢氏男丁都必须两手各持一把香火,将“蓆狮”送上附近高山。并在当夜添两条各由三人舞动的稻草“香火龙”,在高山上嬉戏狂舞,营造一幅锣鼓喧天的场面,然后“双龙”在前,“蓆狮”在后,一声号令千百人高声应和,从后边把双龙“赶”下山,一直把“香火龙”、“蓆狮”赶到祠堂门口,才算把“龙势”赶到了谢氏门下,意味着本族百姓将家家兴旺、事事顺心。“龙、狮”赶回后,先面对祠堂作唱喏礼后,群众就把未燃尽的香火“抢”回家,插在各自的神台、大门、灶头等处,以求吉利、驱瘟邪、保平安。然后各家各户将茶酒、果品、点心端到大厅,打连桌饮酒欢庆,共商一年生产、生活之大计。最后还要把“龙身”、“狮身”送到河边焚化,以示有接有送,龙归大海。
“蓆狮”舞蹈热烈、紧张,两个“迴迴”的表演则恢谐、风趣,而锣鼓的激越和铿锵,使得整个狮舞刚柔并济,鼓舞人心,加上其独特的舞姿和吉祥的寓意,使“蓆狮”一经问世就深受百姓的欢迎。
蓆狮、犁狮是优秀的民间舞蹈,亦即岁时节令舞蹈,是最有地方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堪称全国独一无二。同称“狮”舞的它们,与全国各地的狮子舞迥然不同,其表演更加气势恢宏,更有艺术震撼力与感染力。人们从影视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狮子舞,都是两人狮、单人狮,这两种狮子均只是“狮”,只不过有“文狮”“武狮”之别而已。蓆狮、犁狮则完全不同。蓆狮是狮头牛身,由3人舞蹈,还有2个迴迴(引领者与逗引者);犁狮则完全不是“狮”而是“牛”,有母牛小牛,还有扮作田畦的用芋头插香火的“龙”,除乐队以外的演出者就达15人以上。
蓆狮、犁狮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氏族活动,其实更是民间舞蹈艺术。蓆狮、犁狮是信丰客家民系的民间舞蹈,虽然表演水平不算高超,但它们是原生态的民族舞蹈,具有难以替代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