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壶公山 二忠城隍祖庙
在莆田壶公山五崙山麓石鼓峰上,矗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二忠城隍祖庙。祖庙琉瓦碧檐,红门石柱,既传承明清的风韵,又具有现代的气息,古朴而不失俏丽,庄肃而不失典雅。庙内穹顶镂空镶金,梁栋绘色多彩,上面悬挂着一块蓝色匾额,“威灵万古”四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醒目庄严。南宋抗元民族英雄和圣像供奉在庙后神龛里,气宇轩昂,正气凛然,灵活灵现。香案上烛光闪烁,烟雾缭绕。整个庙内明亮洁净,清香幽雅,洋溢着浓浓的宗教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史载,陈文龙宋度宗咸淳四年(1268年)状元及第,累官至参知政事。南宋末年,元兵大军压境,南宋众多文臣武将逃散或投降,唯有陈文龙坚守兴化城府,积极抵抗元兵多次的攻城。后在囊山奇袭消灭元兵上千人,四次斩杀前来劝降元使,并在城头竖起“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旗帜,表明誓与城府共存亡的决心。终因后无援兵,寡不敌众,兵败被擒。但他宁死不降,在杭州绝食殉国。而一介布衣陈瓒继承了堂侄陈文龙遗志,倾尽家财,招募兵勇,继续英勇地抗击元兵。失败被俘后他宁死不屈,惨遭元兵车裂。二忠叔侄为国捐躯的事迹,体现了他们拳拳的爱国情怀与忠烈的民族气节,谱写了大义忠烈的民族诗史!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叫英雄,英雄者,轻生死而重使命,“砍头只当风吹帽”;英雄者,解国家于危难,救黎民于水火;英雄者,脊梁可顶天立地,精神与日月同辉;……应该说,陈文龙和陈瓒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正是他们有了英雄的品质与气概,南宋最后的覆灭才没有那么瞬间,那么凄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文龙和陈瓒两位民族英雄牺牲后,兴化老百姓把他们的衣冠拾葬在壶公山五崙山麓,还在城里建立二忠祠,将他们视为神灵加以祭拜。至明代,陈文龙被敕封为福州府城隍神,清代被敕封为“水部尚书”,加封“镇海王”;陈瓒被敕封为兴化府城隍威灵公。此外,其英雄事迹与爱国壮举莆田人民世代相传,并彪炳史册,已载入《宋史传》《二十四史莆仙人物传》《名公事述》《莆阳比事》等史籍。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700多年的时间,如风如雨,湮灭了多少沧桑的往事,模糊了多少熟悉的面孔,但陈文龙和陈瓒英雄形象永远活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
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陈文龙和陈瓒,每年农历5月19日(据说这天是城隍爷的“诞辰”日),壶公山二忠城隍祖庙热闹非凡,香火特别旺盛。上午11点左右,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聚集在一起吃“城隍爷”平安斋饭。近150套桌椅顺着地势一路摆开,人山人海,场面蔚为壮观。斋饭之后约下午两点,精彩的莆仙戏在殿前广场公开演出。台上管笛齐鸣,锣鼓喧天,演员们倾情演出,声情并茂;台下人头攒动,凝神观赏,津津有味。殿内灯火辉煌,烟雾缭绕,花果满堂,鸡鸭盘盘,许多善男信女们点燃香炷,三跪九叩,或祈福许愿,或抽签问卜,永保平安!
时光荏苒,星移斗转,虽然岁月销蚀了英雄的骨肉,但历史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怀,眼前的二忠城隍祖庙与二忠陵园就是有力的例证。如今在公园周围遍种了一排排松柏,松柏虽然历经春夏秋冬,历经霜雪风雨,但依然茁壮成长,傲然挺立,一片苍翠。真是“青山依旧在,英雄永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