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兖州兴隆塔
兴隆塔,古称兴隆寺宝塔,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北隅兖州博物馆内,因该地原有古刹兴隆寺而得名,现在古寺已毁,独存此塔。
据《滋阳县志》记载,塔建于仁寿二年,即公元602年,是隋代第二批被派送舍利的53塔之一,《续高僧传》有兖州僧法性于仁寿初年诏送佛舍利到普乐寺的记载。滋阳县就是今天的兖州,普乐寺即后来的兴隆寺。20世纪30年代,著名古建专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到兖州考察此塔,并录入《中国建筑史》,认为“塔之建造年代为宋嘉祐八年”。
兴隆塔初为木塔,北宋年间改建为砖塔,此后各代都曾有过修葺,现存塔身为清康熙年间重建。
兴隆塔为砖木结构,共13层,高54米,为八角楼阁式空芯砖塔,砖叠涩檐,有简单斗拱。底7层塔体粗大,层与层设台阶踏步,层间设回廊,游人可拾阶而上。上6层骤缩细小,形成2米宽的阳台,台周设有石雕栏杆,扶栏远眺,兖州风貌尽入眼底。
上6层空心,设有楼板木梯,可直至塔顶(现已拆除)。琉璃瓦制成的莲台宝相式塔刹耸立在塔的顶部。塔内六层有公元1688年(宋嘉佑八年)题名碑记l块。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大地震,塔上截被震倒,塔体裂缝多处。后经20余年重新修复建成。二、三层有1692~1712年熙三十一年至五十一年)重修兴隆塔题名碑记6块,为了解兴隆塔维修情况提供了依据。
旧时每年正月十六此处有庙会。文人和商贾云集,多登塔揽胜,题诗赋文。由此可见,兴隆塔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阁楼式塔的建筑特点。这座古塔造型奇异之处表现在全塔有13层之高,上6层急剧缩小,形成“塔上塔”的风格特色,在全国绝无仅有,可谓佛塔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古塔周围,堆积了很多古建石刻,其中发现一块侵华日军将领木村兵太郎书写的石刻,时间是昭和十四年(1939年)七月,木村兵太郎是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的七名日本甲级战犯之一,担任过近卫内阁、东条内阁的陆军省次长,缅甸日本派遣军总司令。1939年3月木村兵太郎晋升为陆军中将,任第三十二师团的师团长,编入第十二军。驻兵兖州,同年4月开始对鲁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这块石刻应当是其在兖州时写的,现在已经成了日军侵华的见证。
1979—1985年,国家先后拨款13.5万元,对兴隆塔进行了大型修葺。整修了多处塌落的塔檐和百余道裂缝,修补台阶、回廊,填补第八层的两处被炮弹炸的痕迹。墙内用钢筋水泥作圈梁层层加固,外层砌砖,保持了原貌,并增建护塔台基。维修公程1985年12月竣工。1986年春节正式向游人开放。
1977年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