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渭城区:二月二“龙抬头”古庙会_国际新闻

陕西咸阳渭城区:二月二“龙抬头”古庙会

国际新闻 2022-11-23 16:59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农历的二月初二,俗称为“龙抬头”,标志着阳气从地下出来,雨水增多,万物生长,春耕开始了!每逢此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不同的庆祝活动。咸阳市渭城区的二月二古庙会,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11年4月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既然叫做“庙会”,那么“庙”在哪里呢?在毕塬路上的双泉村,曾经有一座“药王洞”,为一座简陋的土窑洞,供奉着“药王”孙思邈。他一手拿着针,一手握着龙头,正在给龙看病。可惜,这座庙已经不在了!

沿着双泉村的道路向上,搭建了一座简易的棚子,里面摆放着一张“药王”的画像。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热闹的庙会被保留下来,真正的“庙”却早已消失了!但是,虔诚的村民,还是不忘“药王”的庇佑,每年二月初二都会将“药王”的画像供奉起来。

相传,唐朝的时候,大病流行,瘟疫肆虐。为了更加快速地治病救人,孙思邈把自己研制的中药,夹在面里,做成豆状,经过翻炒,加工成馍豆,散发给百姓。大家吃了馍豆,病很快就好了,为了纪念孙思邈,在此修了“药王”洞。

每年农历二月二,由附近的八寨五村(苏家寨、老虎寨、黄家寨、李家寨、羊羔寨、北大寨、西大寨、东大寨,上塬、下塬、郭家塬、王家沟、马家堡)共同主办,每村一个会头,每年有一名主会,主会与会头联系决定庙会活动,各项活动也都有主会领衔举办。主会职务每年轮换,每个村寨都敲锣打鼓,举着旗子,端着香盘、供品、纸活等前来供奉,浩浩荡荡来到药王庙前举行祭祀活动,随后周边游客、商贾,善男信女纷至沓来 ,人数约达十万。

正会这天,各村寨必进香朝拜 ,最引人注目的是各村寨的锣鼓、秧歌、唱大戏和诵经,锣鼓声声,琴声阵阵,威武庄严,悠扬动听。诵经多唱的是“劝世歌”。有“劝世人做好事多行方便,积阴功为儿孙辈悲平安;做恶人全靠的口巧舌辩,心不善似钢刀蜜口舌尖”;有“在人前做好事多行方便,身死后过金桥度你上天”;有“不顾生不顾死只顾金钱,破和气伤团结邻舍不安”等等。还有上布施处,布施者的姓名被--录于簿中,然后领取一条红布,说是可避邪祛病,保健康平安。药王孙思邈是为人医药赋药的,药王洞自然也成为了人们乞求求医的场所。

二月初一这天,各村寨前来供奉,仪式如同二月二当天,各村寨仪仗十分讲究。庙前必设香案接神,每来到一村寨,锣鼓相送相迎 ,场面宏大 ,尉为壮观。主办村寨演戏三天三夜,所发馍豆多达300公斤,并有社火 、竹马 、秧歌等民间艺术助兴, 热闹非凡 。第三天当年办会的村寨要向第二年办会的村寨交接,下一主持的村寨要请自乐班热闹一番,三天的二月二古庙会方算结束。

药王洞庙于五十年代已毁,大殿也被拆除。约在七十年代时,某次双泉村防空洞,一个电工架线时不小心触电,整个身子被吸在电线上掉在半空中,后被救下来时竟还出乎意料地活着。从此这里的群众便认为是药王神回来了,又来保佑人们,于是烧香拜佛之风又悄然兴起。到了八十年代,某些热衷此道的群众就在双泉村的村口半坡上,利用原来的一个防空洞供奉起药王像,摆设了香案烧香跪拜。后又挖开了三个窑洞,扩大了“新药王洞”的规模。

自唐代以来,二月二古庙会伴随宗教庙会活动产生和发展,形成的对民间庙会民俗的依存性特征,特别是依存于对药王的爱戴和敬仰。由于每次祭祀活动规模宏大,各地商贾也借机来做生意,逐渐形成声势浩大的庙会 ,使这一古文化传承发展下来。作为探讨民俗学和传统文化之资料而言,二月二古庙会是一处弥足珍贵的古文化载体。

如今,在这里的二月二庙会上,到处都是卖“馍豆”摊位,各种味道,应有尽有,很受欢迎。二月二,吃馍豆,不仅是一种祭祀药王的民俗,也是人们祈求身体健康的心愿。

二月二古庙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时代变迁,几度兴衰,随着社会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村民自筹资金翻修了五间大房,作为庙宇,供奉着“药王”孙思邈、送子娘娘、普贤菩萨和天尊玉皇大帝。药王殿门写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庙无大小居神乃灵。楣书:神力无边。但现存的建筑物已呈现出濒危状态,急待抢救。

为了保护二月二庙会文化空间形式,渭城区文体事业局、渭城区文化馆制定了从2011 至2015年五年的保护计划,并成立了保护领导小组。二月二古庙会已列入第三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