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渔业民俗
生产民俗,是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并形成的乡土风俗。
天津是集工业、商业和贸易为一体的港口城市。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天津农、林、牧、副、渔、盐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中,作为经济支柱之一的渔、盐、手工业享誉国内外。随着元代漕运的发展,天津的经济日趋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开埠以后,帝国主义的经济入侵又从客观上刺激了天津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到了清朝末年,天津已成为运河沿线的商贸大都会和华北地区民族工业的重要基地,独具天津特色的生产民俗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并传承的。
渔业
天津位于九河下梢,临河傍海,滩涂非常广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明代渔业已初具规模,清初禁海后曾一度萧条。清康熙年间海禁渐开,渔业发展迅速,渔、商(海上运输)兼作,盛极一时。民国以后,因海域不靖及渔行重利盘剥等原因,逐渐凋敝。20世纪50年代后,渤海沿岸渔业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由于捕捞过度,加之环境污染,出现资源衰减。近几年来正通过禁止滥捕、治理环境等措施保护水产资源,并大力发展养殖业,使渔业生产健康有序地发展壮大起来。
渔业生产主要包括海洋捕捞和淡水捕捞两种。渔民分布以塘沽、汉沽、宁河等地为主要聚集地,另外在市内海河流域一线有部分零散型的渔民分布。在长期的渔业生产中,渔民们无论在渔船、渔具的制作,还是在水产的捕捞、养殖、加工等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习俗惯例。渔民还多以都市的民风民俗为时尚,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带有城市化的民俗特色。
渔船
渔船,是渔业生产的基本工具。渔业用船主要有用于远海作业的打网船和拉网船;用于浅海作业的插网船、棍网船、钩船;用于内河作业的张网船和帮摇、划子等小型船。旧时,渔船多为篷船。俗称“脚子”的打鱼船,是一种单篷船,船头设一小篷,桅篷之外,还有6支橹桨;俗称“大改秋”的渔区运输船有3桅3篷。船篷即船帆,渔民忌用“帆”字,因其与“翻”谐音,故以“篷”代之。船篷用白细布做成,幅与幅之间用粗麻绳连结,横以竹竿节节撑起。
渔船起航称“出海”,返航称“收山”、“归山”;船行离岸近叫“走得矮”,船行离岸远叫“走得高”;称一船之主的船长为“老大”、“艄公”,大副为“二板儿”,其他船员则统称为“伙计”。旧时,渔船私有,比较大的渔户拥有十几条渔船,一般渔户有一二条渔船,相当多贫困渔户既无渔船也无渔网。人们将有船有网的渔户称为“板主”或“养船的”。贫穷的渔民可以向板主租赁渔船和渔网,每日所得与板主分成,或者签约商定一年上交的收获量。有不少板主是专靠养船起家而发迹的。
排船造底
渔民们视船如家,对渔船倍加宠爱,他们每造一条船,就像城市居民或农民盖新房一样隆重。造船要选择吉日,排船造底那天,即为船的生日。这天清晨,船主要请6名身强力壮的青年人同时敲起6面”铜锣,随锣声响起之际还要鸣放鞭炮,同时,在工地上插挂一面三角神旗,神旗周围再插挂红旗。中午,造船工匠和船主一家一起吃捞面,有钱的渔户还要办酒席。这一天,要给新船起名。船名有经过深思熟虑拟定的,也有把当时所见到的人情物态定为船名的,因而雅俗不一。如果渔船易主,船名不变,并且要把船的生日转告渔船的新主人,新主人同样要给渔船过生日。在造船过程中,船主和工匠及围观者都要尽量讲些吉利话,即“说彩话”。因为渔民的生命安危、家业兴衰、生活贫富无不系之于船,所以,对造船的每道工序都很讲究,铺置(是指船底合好后,要与安装大桅座的第一道横筋结合的工序)时钉“喜钉”、船帮装大肋、金头上雕“龙眼”、新船下水撒“抛舱钱”等都是造船中必不可少的程序。
钉“喜钉”
钉“喜钉”,是指必须在横筋上安装大桅的方孔两边钉两棵大铁钉,使其与船底结合,为取吉利,故取“喜钉”之名。喜钉必须由木匠中的大师傅亲自钉。钉时,船主要在船前烧香磕头,敲锣打鼓,鸣放鞭炮。木匠师傅手持板斧,一面钉,一面说彩话。
装“大肋”
装“大肋”,是在船帮两侧各装上一根贯通首尾的木材作肋木。渔船装大肋在海上起撑风抗浪的作用,这道工序也要在锣鼓鞭炮声中进行。金头是行船上斩风避浪的“出头椽”,它是安装在船头上的一块横木(木料必须是质地坚固的榆木和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