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羚羊峡古道
羚羊峡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西南部,是西江流经千年古郡——肇庆的三峡之一。地处三个峡的下游,最高水最深峡最长,在三峡之中最壮观、雄伟。羚羊峡地处西江下游,是由北面的北岭山脉,南面的烂柯山脉,经西江河水的切割作用而成,西南至东北走向,西南起羚羊山,东北至后沥,全长7.5公里。传说仙人鞭羊往广州,路经此地,一羊见这里风景秀美不愿离去而得名。
古代,出入端州主要靠水路,羚羊峡江水湍急,漩涡飞遏,船只头逆水西行只能由纤夫登岸拉纤,长年累月踩踏形成断断续续的山道,行走不便。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高要知县陆驹乘船经过羚羊峡,目睹纤夫“寒天撑舟,涉足江流”的艰辛,遂在沿线坑堑筑桥修路,后历经明、清和民国初年十余次修建,建成羚羊峡古道,又名“峡山旱路”。 羚羊峡古道是古时进出端州的主要陆上通道,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现代交通兴起后才逐渐荒废。
羚羊峡两岸是栏柯山和羚羊山,据万历《肇庆府志》(叶春及著,嘉靖三十一年举人,官至户郎中)记载,“灵羊—旧志古传,高要峡山有灵羊,每出鸣,风雨随至,峡因此得名”。又称肇庆峡。古时在羚羊东南和西北两面都是西江河道,构成两个峡谷,称双羊峡。到唐朝,羚羊山西北峡谷淤塞,成为旱峡,东南面峡谷称作零洋峡,后改洋为羊,称零羊峡,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端州司马王化清(李绅的继任者)在《游石室新记》中写作零羊峡,长7.5公里,宽200-400米,平均水深48米,最深达77米。
山中的页岩是制作端砚的石料。山上有峡山寺、归猿古洞、清风阁、摩崖石刻、裴公十九桥、峡山旱路、涵碧楼、桂元精拾、葬花冢、伏波公子廊、龙门一洞天、古炮台等古迹,加上峡山合一的自然风景,唐、宋年间已享有盛名,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之地。也因而留下大量的诗词文赋作品,唐代裴铏著名的作品《孙恪传》所写的就是峡山寺和归猿古洞的传说故事。
故事讲述了峡山寺僧人所养的猿,脖子上戴着碧玉环,于唐开元年间被高力士用帛换走带往洛阳献给皇帝,“安史之乱”时逃出宫外变形为袁姓美女,于广德年间与落第秀才孙恪结婚。十几年后,孙恪被推荐到岭南的南康州做经略判官,携全家南下到端州时拜访峡山寺,袁氏把碧玉环归还僧人,还原为老猿回归峡山。
“羚峡归帆”也被历代评为八景之一。
自唐代开始,肇庆“小三峡”(羚羊峡、大鼎峡、三榕峡)已成为著名胜地,被历代评为“肇庆八景”之一,清代李良骥(字铨白)曾有诗描写羚峡帆归,诗曰:“几叠风帆挂夕阳,万重云嶂锁羚羊。山围江口容孤樟,天压潮头露短樯。岚影夹船春水绿,林坳系缆暮烟苍。望夫石畔人如在,更睹归帆桡断肠。
羚羊峡的景观,在隋代已被人们认可,唐宋以来,沈佺期、宋之问、张说、李邕、张九龄、李绅、许浑、余靖、周敦颐、郭祥正、米芾、陈与仪、李纲、葛长庚、李昴英等达官名流登临游览,并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杨衡称赞羚山景色“胜绝固难俦”,沈佺期则具体描写说“黄猄骄而受训,山鸡戏而频舞,猿猴斗玩,虎啸山林,山鹰低空盘旋,白鹭结伴翱翔于山峦江水之上”。唐时裴俐《传奇》中的《孙恪》(《袁氏》)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自隋朝到清朝,在不足8公里的羚羊峡,其古迹有史载可查的遗址,先后有峡山寺、灵华寺、龙华寺、文殊清庵、天后庙、娘娘庙、太监庙、镇溪庙、伏波公子庙等。
民国初期,该峡路又因为年久失修,主理高要阖邑总局事务的吴远基、罗次唐于民国8年(1919),集资召来工匠再度整修,终如吴远基在当年12月写的“重修峡路记碑”里所记“全峡纤路,桥梁及茶亭,均修复。”
羚羊峡古道历经沧桑,留下一处处古迹。沿途有清风阁摩崖石刻、龙门茶亭石柱、纤痕、篙穴、系缆石、羚山炮台、战壕等文物古迹和裴公十九桥、峡山碑亭、峡山寺、灵华寺、天后宫等遗址。清风阁摩崖石刻上有清康熙三十年(1691)吴联所题的“江上清风”,刻于清嘉庆二年(1797)的“裴公十九桥”,清道光十八年(1838)张泉所题的“山川秀美”和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清朝兵部尚书彭玉麟于光绪十一年(1885)秋天所题的“天开灵岩”等字,已于1984年11月被肇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