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秋霞圃
秋霞圃位于上海嘉定区嘉定镇东大街,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明代园林,由明代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和城隍庙合并而成,与豫园、曲水园、醉白池、古猗园齐名,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秋霞圃始建于正德、嘉靖年间(公元1506年—1566年),是当时工部尚书龚宏的私人花园,园内有松风岭、鸟语堤、寒香室、数雨斋、桃花潭、洒雪廊诸胜景。清初龚氏子孙衰微,园归汪姓,始名秋霞圃。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归城隍庙。乾隆中,与东邻沈氏东院合并,改建为城隍庙后花园。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东征,曾在嘉定激战,园景多毁。光绪年间又逐步修复,辛亥革命后对民众开放游览,民国九年(1920年)在园内设启良中学,改部分厅堂为教室。抗战时为日军所据,被改为日军医院,部份被敌伪官员据为私宅。抗战胜利后恢复学校,余部称“邑庙公园”。解放后发展教育事业,学校增建校舍,园景所剩无多。文革中厅堂匾额又遭破坏。1980年市园林局立项修复,1983年迁出学校、重修城隍庙、开浚清镜塘,增添花木、重书匾联,1987年10月1日重新开放,为今日之景象。
现存建筑多系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以后重建。园内建筑大多建于明代,而城隍庙则可以上溯至宋代,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园林。
秋霞圃面积虽只约45亩,然而布置精巧,收小中见大之妙。园中有亭台楼阁、荷池假山,正如池上草堂之联云:“轩窗傍水琴诗静,涧谷新晴草木香”幽然雅致。园内遍植四时花卉,呈春夏秋冬之景,不过秋季红枫茂盛、傍晚红霞相映之时最佳,故名秋霞圃,是之故也。
秋霞圃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古木参天,造园艺术独特,分桃花潭、凝霞阁、清镜堂、邑庙等四个景区。
桃花潭景区的池上草堂,有“一堂静对移时久,胜似西湖十里长”的赞誉。堂南的一副对联:“池上春光早,丽日迟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草堂霜气晴,秋风飒飒,水流花放,疏雨相过。”此联将秋霞圃春秋两季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凝霞阁景区的“环翠轩”轩西有复廊式“碑廊”,上集明清碑刻17方。从西门入园,院内森桂轩的四周遍植桂树;轩南置明代遗物“三星石”,分别取名“福、禄、寿”;园内还有一“涉趣桥”,建于公元1921年。小桥连接曲径北岸,横跨幽泉清溪。如此灵巧古老的园林桥全国罕见,在上海堪称一绝。
秋霞圃布局精致,环境幽雅,小巧玲珑,景物与色彩的变化都不大,好象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秋意,让人充满着诗情画意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