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井冈山攀龙书院
攀龙书院坐落在井冈山市茅坪乡,始建于清同治丁卯年(1867年)。当时永宁县境东南一带的柏露、茅坪、大陇山区,多为客家民众居住,素无书院,其子弟多在私塾里进行启蒙教育,而地方上历来所存在的土客籍之间的矛盾,使得客籍子弟无法进入土籍人创办的书院中接受更高的教育和培养。
为此,柏露、茅坪、大陇区域的客籍人,集民众乡绅捐献之财力,乘上谕整顿书院之时机,创办了这座书院。因山河穿越崇山峻岭,犹如一条长龙流经村落,且河床之上有一座石拱桥,名曰“攀龙桥”,故将书院取名为“攀龙书院”,一来激励生童谨德慎行,奋发向上,二来祈望学子之中人才辈出,跃入龙门。
书院建在茅坪村南路口,依山傍水,绿树掩映,其主体建筑坐西南、朝东北,宽17.5米,长28米,系土木结构楼房,由前后三进组成。第一进为门廊和前厅,门廊檐高5米,进深3米,大门上首悬挂“攀龙书院”匾额。前厅为考课坐次,用木隔扇形成板墙,左、右设虚门通内。
第二进正中为大天井,天井两侧备廊道,廊道旁为二层楼房,作寝室之用。沿廊道拾级而上,进入后栋,底层为课堂,檐廊两边设板梯,由此登上书院三楼顶层楼阁,阁高11.2米,四面开窗,以供远眺。楼阁天棚装饰八角藻井,屋顶四向倒水,覆盖小青瓦,屋脊翘角,悬风铃,高居群屋之首,呈攀龙腾云高飞之雄姿。从它颇具匠心的设计和构造,不难看出书院创办者的苦心和对后辈所寄于的厚望。整个建筑有1个楼阁,2间厅堂,3个天井,25间教室,廓房串通布局紧凑,合 理实用,具有江南建筑通风透光、排水防潮而又美观大方的特色。
书院开办后,聘请当地德望学识并重者充任山长,凡入院的生童一般要经过在“经馆”学习过的男生,或对书院捐有款产户的男生。清末,科举废除,书院停办,至民国八年(1919年)8月,地方绅士黄应庚、谢生春等人筹措资金,修葺校舍,于书院内开办攀龙国民学校,由当地统济社、救济社提仓谷15担,地方七团戏会每团提钱十千文及收取学生学费六十余贯,供支付学校费用。此时,攀龙国民学校校长为茅坪马源新屋陇的谢固君,就读学生有30余人。
1921年至1934年,由于时局动乱,战事频繁,全县学校仅存一所,余皆停办,攀龙国民学校亦在此例。
然而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从永新辍学回乡的袁文才,受共产党人影响,投身革命,并于1926年在攀龙书院内创办了县内第一所红色学校—— —文治小学,招收学生60余名,聘请6位教师,分两个班级进行授课,课程设有国语、算术、唱歌、体育、科学常识和乡土材料供学生学习。文治小学在当时很有名气,学生们组织起来,参加儿童团、少先队,他们为苏维埃政府站岗、放哨、送信、侦探敌情,活跃在湘赣边界。
1933年,国民党政府推行保甲制,次年在攀龙书院开办第三区第九、十保联立小学,后改为第三区第九保保立小学,由谢瑞麟、谢梦堂、谢禹阶等人先后任过校长,每届有学生50余人。学生费用皆为自筹,政府并无投入。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冈县人民政府接管了旧学校,并在攀龙书院内设立了茅坪初小,随着生员的增加,原书院校舍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遂由政府投资,择地另建。
攀龙书院创办以来,历经一百多年沧桑,其教学规模一直较小,也未能出过先人祈望跃入龙门的进士。
然而这座小小的书院,在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过程中,却有过流金的岁月,记下了浓重的一笔。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进驻茅坪,在书院内设立了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所医院,先后有数百名红军指战员在此得到医治,重返战场。
同时,中共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曾先后在书院的三楼办公,毛泽东、朱德等在此领导边界军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伟大斗争。红五军军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远、边界特委书记谭震林等亦曾在书院内居住和办公。绿林首领袁文才,青少年时期曾在该书院求学,是他打开山门,欢迎毛泽东,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他曾先后任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主席、红四军团长和军参谋长。这不仅为井冈山斗争创下了业绩,亦为攀龙书院增添了风采。
攀龙书院作为井冈山斗争历史的见证,1961年3月4日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与邻近的茅坪旧址群,成为井冈山区域的重要参观景区,诚如一代文豪郭沫若到此地游览后赞道:“茅茨二坪星二点,神州赖以换坤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