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天垌村
天垌村位于禹州西部,西与汝州接壤,南与郏县相邻,地处山区,为伏牛山系余脉。天垌村有1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面积近6平方公里。村内有高山,形似磨盘,名曰“磨盘山”;崖高有洞,洞接有天,名曰“天垌”。岭有四道,夹连三沟,沟岭之间,有溪蜿蜒,村落依山而建,村民傍山而居。
明末清初,王氏、郝氏、李氏祖先从山西避难于此,开荒种田,开挖窑洞。天垌村地处偏远山区,村民多依山傍水而居,建筑多错落在三条自然形成的河道两侧,呈带状分布,整个村落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
村落传统建筑材料以本地烧制的青砖、石材、夯土、木材为主。村内建筑格局多样,整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在建筑特点上,综合了北方四合院的建筑风格,色调古朴,庄重大气;在结构上,以青砖灰瓦、石砌墙体、靠山窑洞为主。其中院落正房多为窑洞建筑,这种建筑类型优点众多,取之自然,融于自然,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表现。
村中建筑呈现出依山傍水的布局特点,有汪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及张家老宅等多处古建筑群,多为清代及民国时期而建,皆是依山建筑,凿洞为居,以山石加固,伐巨木为梁。窑洞与石屋依地势而分布,错落勾连,山石为基,锤碎钎凿,以页岩垒筑,房牢墙固。
在前往天垌村最著名的汪家大院途中有一棵大橿树,这就是天垌村千年橿树的代表。这棵橿树粗壮的根部深埋在几块巨石当中,树干颜色黝黑,用手触摸,树皮坚硬粗粝。树干看上去大约15米,树干的围度不知道有几米,大概四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才能环抱。树冠目测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枝叶繁茂。
有意思的是,老橿树的树干从一米多高的位置分成了两部分,每一部分都各自长成了一棵树的模样。这样的形态势必会引发人们的无数联想,在天垌村最流行的就是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由于老橿树促成了七仙女和董永的姻缘,激怒玉帝,才被雷神劈成了两半。如今这棵老橿树已然是天垌村的神树,是周围村民祈福还愿的地方。
橿树生于海拔500—2700米的山坡、山谷杂木林中,常生于石灰岩山地。木材坚硬,耐磨损,可供车辆、家具等用材。橿树也是长寿树种,河南多地发现千年以上的橿树,为当地重点保护树种。
汪家大院位于天垌村东北部,为山东威海籍武人汪运昌所建。庭院两旁苍榆相拥,背靠青山,前观山川。主人汪运昌,精通武艺,崇尚武学。据传,乾隆年间,他受人迫害逃至鸠山,修建了汪家大院,惩恶扬善,保一方平安,为后人所赞。
与众不同的是,汪家大院的两进四合院不是递进而是并排,就像前面老橿树的两个树干。东跨院有上房3间,东西厢房各8间;西跨院有上房3间,东西厢房各2间,倒座房3间。上房后面一字排列着5孔窑洞。从高处俯瞰,古树环绕,庄重大气。
王家大院位于天垌村王家门自然村,始建于清代,为传统四合院,院落格局保存完整,至今有王氏后人居住。天垌村窑洞民居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郝家门自然村。村内分布有十几孔窑洞,保存较好,但院落厢房保存欠佳。窑洞修建于清代,为传统的窑院结合院落模式。
天垌村有千年古槐数10棵、千年以上橿树20棵,还有众多500年以上的花榆树、皂角树、栗树、流苏树等。天垌村是观赏红叶的绝佳去处,红叶面积大、原生态、易接近。每至秋天,山上的黄栌树、红枫树的叶子一夜变红,密密匝匝,层林尽染,令游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