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文化遗产_国际新闻

贵州凯里文化遗产

国际新闻 2022-11-23 17:00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一、遗址

古城遗址

清平堡、清平长官司署遗址

清平堡,明洪武五年(1372)建于五里桥乡的江西坡(又名旧城坡),明洪武十四年(1381)迁清平城北石仙山。今存遗址和部分墙、壕,占地约1400平方米。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六月改为清平长官司后,再迁回原清平堡旧址—江西坡,今仅存基址。

清平古城遗址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六月置清平卫。卫城建于石仙山清平堡旧址,同年在石仙山南坝上(今炉山镇)筑卫城。初为土墙,有四门:东称通明,南称通远,西称道北,北称镇安。明正德十三年至明正德十四年(1518—1519)改建拱门。城墙周长663丈,建有串楼663丈,高1丈,有四门。明弘治七年(1494),改清平长官司为县。司治即为县治。明隆庆四年(1570),知县杨度迁于卫城北门行都司署(今老北门一带)。从此,县与卫同城,俗称卫城。清康熙十年(1671)省卫入县后,遂改为县城。清雍正十三年(1735)苗族义军攻破清平,城毁。

清乾隆四年(1739),知县刘樵请款监修石城,耗银1.582万两,周长增至744丈,有四门。清咸丰五年(1855),苗族义军再次攻占清平,再次掀毁。清同治十一年(1872),奏办下游善后道员曾纪凤照旧复修,增建石拱门一孔,称小北门,位于北门之西约200米。城内有清代建的典史署、训导署、教论理署、把总署、外委署等。民国35年(1946),炉山县政府下令拆除城墙,以作县城公路用料。今有部分城墙遗址。

安宁宣抚司署遗址

明成化十三年(1477)署安宁宣抚司,播州宣慰使杨辉率兵5000在今凯里城北岩头寨旧址督建城垣,耗费粮、银十万石、两。城池占地约1平方公里,城高2米。明嘉靖元年(1522)司治迁凯里城后,宣抚司城废。今仅存司署基址遗迹。

凯里古城遗址

凯里古城遗址,在市城中心北约0.5公里,大阁山南麓。明正德十一年(1516)始建土城垣,设四门。清雍正十三年(1735)苗族包利、红银率众起义,掀毁城垣。清乾隆四年(1739),总督张广泗令丹江通判王吕监修石城,墙高1丈,长765丈,设东、西、南、北四门,在拱门上建有楼阁,因多次战争和解放后城市建设需要,今仅存部分城基遗址。

香炉山二屯崖古城遗址

香炉山二屯崖古城遗址,位于市城西17公里的香炉山中层,系清平卫中左千户所、炉山汛驻所。明崇祯十五年(1642),清平县城绅士李若星捐资募集数百民众于此建筑城堡,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重刊清平县志》称,时于此“聚而居者百余户”。建有石拱城门,尚存。今是登上香炉山顶第一道隘口。门楣上镌刻“是一保障”四个大门,门两侧阴刻楹联“一障保名区雉堞山城千载因,层崖开胜境蜃楼海市两重盘。”拱门上方原建有楼阁,已毁,古城基址尚有遗迹。

战斗遗址

冷水沟古战场遗址

位于凯里城南牛角坡半山腰上。据《〈清实录〉贵州资料辑要》记载,同治十一年(1872)4月苗族起义军在雷公坪被清军镇压,首领张秀眉被俘后。起义军将领包大肚、金干干率领部分义军自雷公坪、挂丁撤退出来,坚守在平茶、牛角坡、乌鸦坡、乌堡、冷水沟一带,依托深山老林和以上后勤支援作大本营,顽强抵抗清军。清军提督龚继昌部和派来的援军实行重兵包围。经过激烈厮杀,终因敌众我寡,义军战败,将领包大肚、金干干英勇就义,不少苗族义军将士亦惨遭屠杀,横尸旷野,腥味弥漫。经过冷水沟一战,苗族义军18年抗清斗争结束。清军撤退后,在深山避难幸存下来的冷水苗族同胞回到山寨,含泪在村旁集中掩埋了就义将士遗体。

基地至今保留完好,位于冷水苗寨上方和寨脚,上方的叫“坊俩卡”,意为外地坟,面积约500平方米,寨脚的叫“该掌坊俩”,意为草坪墓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另有多处墓地分散在该村上方。每逢清明,仍有村民自发来墓地烧纸敬香烛,以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

咸同农民义军火药作坊遗址

位于凯里城南小高山东北面悬崖上,距市中心约5公里,当地群众称“康炸巴丢”(苗语,khangd zad baldiul),意为避汉乱的岩洞。洞口隐蔽,垂直而下7米后方进入洞道,沿洞道前行30米方进入洞厅。洞厅高不可测,宽约15米,长约120米,有常年不断小溪,并有多支小洞直通洞外。洞厅有6座熬硝窑,并有大量泥硝、灰烬及未燃尽的木棒。窑体为园柱形或椭圆柱形,高1.6至2米,直径2.5至3米,用泥夯成。并有铜币、铜镊子、铜纽扣、铜枪械箍、铁钉、打火镰、铅弹等遗物(已陈列于州民族博物馆)。

据附近村民介绍,曾有人在洞中得到枪械、打铁用的铁墩、铁锤等。有的还将洞中的圆木、朽板拆除扛回家修牛圈。从洞道到洞厅,尸骨累累,不计其数,较完整的有15具,尸骨多相互叠压,有的呈卧状,有的呈仰状。说明死前曾有过激烈搏斗。据文行九(1996年93岁)说,他祖母(解放前夕去世,时年105岁)在世时曾对他说过,咸同战争时期(1855—1872年),凯里附近的苗族义军多使用该洞生产的弹药。战争后期,很多妇女、儿童都到洞中去躲藏,她本人也在洞中生活三年多。战争结束后,“九报里嘎”(头名字)一族不肯出来,七八十名清军进洞去搜索,义军引药爆炸,清军及九报里嘎一族无一生还。因此,该洞又称“康告九”(苗语),意为九公洞。

金刚相与清军决战遗址

金刚相,字李开元,史书记作金大五、金干干,凯棠乡凯哨村人,咸同农民起义首领之一。金刚相最后与清军决战地为白水洞。该洞位于凯棠乡西4公里,望闹寨南0.5公里,系天然溶洞,分上洞和下洞。下洞高约30米,宽约40米,洞门两边砌石墙,高约4米,洞顶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洞底为白水河,两边有石柱、石林,洞长约1公里。洞内有二厅,可容数百人。

清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苗族义军兵败乌鸦坡,金刚相突围回到家乡凯棠。清军(湘军)唐有本、唐占寅率部到凯棠“扫荡”,苗族义军进入白水洞,并在洞口与官军血战。清军在凯棠扎营清野,驱赶族人到山脚洞口进行严刑逼讯呼喊,惨不忍闻。金刚相怒火冲天,与部下带着火枪从洞中冲出,与清军决一死战。因寡不敌众,金刚相被俘,被湘军关押上枷,押送湖南长沙杀害,时年37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