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兴佛寺
兴佛寺位于巩义市河洛镇七里铺村委东北1000米的莲花山顶上。南依横岭,北临黄河,邙岭青葱,风景如画。该寺创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关于其建寺原由在《重修兴佛寺创建配殿山门功成碑记》碑文中可略有所见:“兹为往来通衢要路,去大河未远;洪波巨浸泛滥无常,当建兴佛寺于山上,收敛风气,砥中流而过险阻,俾居者有平土之乐,行者无道阻之患。”
兴佛寺原有山门、十王圣殿、大雄宝殿等,今仅存大雄宝殿。清康熙13年扩建地藏十王殿,清康熙56年重修,乾隆11年建钟楼,以后屡次增修。历经数百年,寺内建筑渐遭破坏,山门、钟楼、配殿等,均在“文革”前被毁。现仅存的大雄宝殿,座南朝北,东西长11.2米,南北深8.20米,硬山式青砖结构,小青瓦屋顶,前后檐下置砖雕仿木斗拱和砖瓦椽头出檐,殿内系砖砌圆形拱顶,俗称“无梁殿”。屋顶覆盖三色筒瓦,封山裹檐,檐下有七架水磨砖雕斗拱,间有牡丹、卷草等花纹。脊上装饰雄狮,狮背拖宝瓶,两边有吞脊吻兽。
寺内现存碑刻三通,均为清代所立,一通是《重修兴佛寺创建配殿山门功成碑记》碑,厚0.2米,圆额,碑额题“兴佛寺碑记”,碑文行楷,康熙十三年立。一通是《重修地藏菩萨共十王圣殿告成碑记》碑,高1.8米,宽0.63米,厚0.17米,碑额书“流芳百代”,碑文内容为施主捐修情况,清康熙五十六年立。一通为《创建钟楼碑记》碑,现镶在兴佛寺钟楼南壁,清乾隆十一年立。这些碑刻为研究兴佛寺的兴衰历史提供了参考。
兴佛寺大雄宝殿及殿内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均为明代塑造,形象细腻逼真,色彩鲜艳,艺术精湛,是我省少有的艺术珍品,对研究宗教艺术和雕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1987年3月,兴佛寺被公布为第一批郑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兴佛寺被公布为第五批河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