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比萨斜塔 松江护珠塔_国际新闻

上海比萨斜塔 松江护珠塔

国际新闻 2022-11-23 17:00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护珠塔,又称护珠宝光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砖石结构,七层八角,高18.82米,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山好,塔位于天马山的中峰之右。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以来,由于地基变动,塔身逐渐朝东南方向倾斜,截至2015年,护珠塔向东偏离2.28米,倾斜度7.10°。由于其斜度已超过了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故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成为上海一大奇观。

护珠塔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七层,高18.82米,楼阁式。每层有腰檐、平座、栏杆,原是一座玲珑的宝塔,相传塔里藏有舍利珠,夜间闪耀光芒,故称“护珠宝光塔”。

塔始建年代,据清嘉庆《松江府志》卷七十五《圆智教寺记》;“寺后护珠宝塔,宋元丰二年(1079年)横云里人许文全建。”

又据《干山志》卷十记载:“宝光塔在干山之半,高七级,登览者极江海之观。”

《干山杂志》:“宋绍兴丁丑,招抚使周文达奉高宗所赐五色佛舍利,藏于中时显宝光,故名。”

南宋淳佑五年(1245年)重修。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遭火灾,只剩砖砌塔身。

塔因长年无人管理,损坏严重。

据清人诸联的《明斋小识》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寺里演戏祭神,燃放爆竹,因而起火,烧去塔心木及扶梯、楼板等,塔梯、腰檐、平座也都毁坏,仅剩砖砌塔身。

后有人在砖缝中发现宋代元丰钱币,遂拆砖觅宝,使底层西北角砖身渐被拆毁,形成一个约2米直径的大窟窿,以毛石垫补,因此塔身倾斜日趋严重。

1982年,勘查发现,塔身向东南倾斜6°51′52″。因塔严重倾斜,故俗称斜塔。

随即,上海市文管会组织成立“天马山宋护珠塔研究修缮组”,确定了“按现状加固,保持斜而不倒”的修缮方案。

1984年,开始施工修理,采取传统建筑工艺,先用竹木架支撑,扶住塔体;再在每层腰檐筑铁箍;然后用8根钢筋,从塔顶贯穿而下,到达塔基后,似“蟹爪”向四面八方横向伸出,直接连结地下岩石,以拉撑塔身,保持斜而不倒的奇姿。

经测定,经过修缮后的护珠塔,可抗6级以下地震和10级以下风力。全部工程于1987年竣工。

由于其斜度已超过了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故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成为上海一大奇观。

为了保护珠塔,1987年底对塔身进行了加固,以保护珠塔斜而不倒之雄姿。

1983年3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