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因何敢盖黄色琉璃瓦
黄色是封建社会皇家专用的颜色。岳阳楼是府、州、县级巴陵古城的西门城楼,哪个知府知县吃了豹子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拼着诛灭九族的危险,给它盖上帝王家专用的黄色琉璃瓦?
在我国古代,颜色是有尊卑之分的。汉代以前不尚黄色,所谓黄帝尚黄,夏朝尚黑,属于传说。确有史料记载的,《礼记·檀弓》云:“殷(商朝)人尚白”、“周(朝)人尚赤”。秦朝按照“五德始终”的说法,自认为是水德,崇尚黑色。汉代初期崇尚赤色,到汉武帝时,才采纳了董仲舒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认为每一个朝代都代表了五行中的一德。在金、木、水、火、土中,土居中央,尚黄。董仲舒以黄色为最美的色彩,并说:“王者黄也”。故《汉书》说:“黄者中之色,君之服也。”此后,虽说各朝称自己的王朝占五行中的某一德,崇尚的颜色有异,如唐、宋尚赤,元朝尚白,明朝也尚赤,但黄色仍然是象征尊贵的颜色。
宋人《野客丛谈》中有《禁用黄》色的专篇,说:“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禁黄自此始。”从此,黄色和皇家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渐渐成了皇家的专用色。清代尚黄之风更加突出,皇帝“龙袍,色用明黄”,车驾要“殿以黄龙大纛”,国旗是黄色龙旗。非宗室人员,一般臣民则不得用黄色。雍正时的大将军年羹尧,因为擅用了鹅黄色荷包和黄包袱,被认为有“不臣之心”,成为定他死罪的重要罪证之一。
缘何清代光绪六年(1880)重修岳阳楼的知府张德容,敢为岳阳楼盖上黄色琉璃瓦呢?主要原因是岳阳楼内供奉了吕洞宾,岳阳楼成为了“孚佑帝君祠”。岳阳西门城楼为何会供奉吕洞宾的“孚佑帝君祠”?故事还要从北宋说起。范致明的《岳阳风土记》记载,在北宋时,岳阳楼上就有吕洞宾题留的诗句:“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其时,岳阳就有了“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传说。范致明到岳阳当官时,没有看到吕仙的墨迹,只见到了石刻。庆历年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有一天,一个道士持“回岩客”的名片来访。滕子京一看名片便知,“此吕洞宾也,变易姓名尔。”当即备酒招待,两人高谈阔论。暗中,滕子京命画工绘制了吕洞宾的容貌。第二天,滕子京命人去旅店请吕洞宾,店主说:“先生昨晚半夜就走了,只留下了一封书信。”滕子京看不懂信的内容,默然无语。范致明见到吕洞宾的画像,认为“岳阳楼传本状貌清俊,与俗本特异”。
《岳阳楼志》说:“从元代开始,吕洞宾像一直威风凛凛,高踞岳阳楼上。”但未列举史料。笔者所见史料,为明代张元忭于万历十一年(1583)所作《巴陵游览记》,他说:“癸未元旦,诣公所(府衙),称贺毕,携榼(酒器)登楼酹(祭奠)吕仙。”似可证明最迟在明代,吕洞宾是的的确确地供奉在岳阳楼上了。清代,岳阳的府县志书和《洞庭湖志》的《舆图》中,岳阳楼门上都绘有太极图,碑廊里雕刻有三通吕仙像。在一块署为“孚佑帝君遗像”的碑上,清人韩庆云题记云:“西城岳阳楼为帝君停云地”。特别是光绪癸卯(1903)汉阳铁厂盛宣怀,赠给岳阳楼的铁香炉腹部铸有铭文:“孚佑帝君祠。”说明岳阳楼不仅供有吕仙神像,而且以正名为吕仙的祠庙。
宋代以后,吕洞宾便成为道教全真教北五祖之一,元朝皇帝又晋封他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明清以来,吕仙以其扶弱济贫,除暴安良,施药救人而深受世人敬重,是人们心目中最具人情味的神明,遂与观音、关公成为了社会影响最大、人们礼拜最勤的三大神明之一。因此,吕仙具有了与儒家“文宣王”孔夫子相等的地位,能够享受帝王待遇,作为“孚佑帝君祠”的岳阳楼,便盖上了皇家专用的黄色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