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为什么又称为“斗城”
刘邦决意定都关中后,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今西安市龙首原北坡的渭河南岸。龙首原地势开阔高敞,为西安市区的最高点。同时,这里河流密布,其中渭河横贯东西,成为汉长安城重要的水资源。
此城在修建之初,规划并不科学,宫殿占太多面积。整座城仅有36平方公里,宫殿区就占了一半,而且分布不集中。著名的三大宫殿,未央宫在城的西南,长乐宫在城的东南,建章宫在城以西。这样分散的布局,加上河流的影响,特别是它是分三步建成,因此,影响了汉长安城的平面规则,特别是城的南北酷似一“斗”字,因此后人称汉长安城为“斗城”。
汉长安城最大的特点是先有宫殿,后砌城墙,给人随心所欲之感。
未央宫---汉代的政治中心,由宰相萧何亲自监造,面积5平方公里,占全城面积的七分之一。未央为“未尽”的意思。《诗,小雅》云:“夜如何其夜未央。”屈原 《离骚》曰:“及年岁之未晏分,时亦犹其未央。”未央宫由40多个亭台楼阁组成,华丽壮观。因汉初正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因此政府十分节俭,但在修未央宫时却破例。用萧何的话说:“天子四海为家;非令壮观无以重威。”后人更有“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之说。因此,未央宫的修建有重重的政治色彩在其中。今未央宫遗址已发现了收藏秘书的天禄阁和有图书馆功能的石渠阁。
未央宫曾在王莽新政时,易名寿成室,不久便毁于战火。长乐宫是在秦兴乐宫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一座宫殿,面积近5平方公里,占汉长安城的六分之一,是刘邦接见群臣、号令天下的地方。刘邦去世,这里成了吕后的居住之地,地位十分显赫。吕后在此将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诛杀。
建章宫,为汉武帝时所修,号称“千门万户”。此宫是汉武帝纵情享乐之处,也是汉成帝与赵飞燕游戏之所。赵飞燕,汉成阳侯赵临之女,善歌舞,以体态轻号称飞燕。汉成帝时先立其为睫妤,后立其为皇后,与其妹专宠十余年之久。汉平帝时被废为庶人,后自杀。
汉长安城人口约60万,是汉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的国都。
汉长安城遗址的资料
汉长安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西北约5公里处未央区汉城乡。面积36平方公里。西汉都城长安,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汉以后,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等相继以汉长安城为都,从汉初建城到隋文帝开皇二年(582)迁都大兴城,历时近800年。汉高祖五年(前202),将秦朝的兴乐宫重加修饰并改名为长乐宫,将都城从栎阳迁于此。萧何又主持修建了太仓和武库。汉惠帝元年(前194)开始修建长安城墙。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兴建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开凿昆明池和上林苑,前后历时90年。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而成,高12米,宽12~16米;墙外有壕沟,宽8米,深3米。因城墙建于长乐宫和未央宫建成之后,为迁就二宫的位置和城北渭河的流向,把城墙建成了不规则的正方形,缺西北角,西墙南部和南墙西部向外折曲,过去称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或称为"斗城"。全城共有12个城门,每门3个门道。东面自北而南为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南面自东而西为覆盎门、安门、西安门,北面自西而东为横门、厨城门、洛城门,西面自北而南为雍门、直城门、章城门。城内主要建筑群有长乐宫、未央宫、北宫、桂宫、武库等。未央宫由前殿、椒房殿等40余个宫殿组成。
现存遗址主要有:(1)城墙(2)未央宫前殿遗址(3)椒房殿遗址(4)官署遗址(5)少府遗址(6)天禄阁遗址(7)石渠阁遗址(8)武库遗址(9)桂宫鸿宁殿遗址(10)罗寨遗址(11)樊寨遗址(12)讲武殿遗址(13)楼阁遗址(14)未央宫夯台遗址。汉长安城及城内宫殿遗址,曾出土大量建筑材料、汉俑、简册、秦汉封泥等珍贵文物,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