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清“送风”与“脱草鞋”习俗
福清是全国著名侨乡,目前福清籍华侨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量多达80万人。他们不但为所在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作用,也为家乡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早在宋末元初,福清就有人出国。流寓交趾(现越南北部)的海口里美人俞定则是福清有文字可考的第一位华侨。在福清,“送风”(也叫“送顺风”)和“脱草鞋”习俗始自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昔日的寓意与当下所说的“送行”、“饯行”与“接风”大同小异,这些习俗寄托着家人及亲朋好友对出国、出境者良好的祝愿,含蕴着质朴、祥和的人文特点。
福清“送风”习俗由来已久。所谓”送风”,意即盼望亲人出门能够平安、顺利。过去,由于生活所迫,众多福清人到东南亚谋生、创业。当时,人们只能选择坐船走水路,路上的安危自然就成了亲人的牵挂。因为海上常遇大风,生命常受威胁,人们只有向天祈求一路平安、顺风到达。每当有人要离开故土出远门或漂洋过海,亲朋好友总会在第一时间送去染红的鸡蛋、或是用红纸包着的线面和用红绳系住双脚的大公鸡等。红蛋、红纸、红绳象征红红火火、圆圆满满,线面象征情谊绵长。而将公鸡的双脚绑住,则是希望出境、出国者远走高飞之后不忘故土、不忘亲人,“送风”习俗把人们质朴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较隆重的“送风”,还会摆上一两桌,为即将出门的亲友饯行。有的镇街还流行在祖厅为亲友举行饯行仪式。先由出境、出国者跪拜祖宗,再拜谢父母、家人和亲朋好友。
由于背井离乡者爱乡恋祖情结深厚,有的在临走前还要在行李中带上一撮泥土或祖宗神龛前的香灰,称为“落地土”,时刻提醒自己身在异国他乡,不要忘记桑梓。
习习相因,约定俗成。如今,每当亲友出国,不论乘船还是坐飞机,福清人为亲友送行、饯行,一概称为“送风”。
“脱草鞋”习俗同样由来已久。从前,人们生活水平低下,出门常穿草鞋。回家之后,前脚尚未迈进家门,亲人就急冲冲为其脱下草鞋,拂洗尘土,并端上食物、开水以解饥渴,此俗便称为“脱草鞋”。
华侨出境、去国多年,一旦归来,亲友闻知,便会像“送风”时一样,送去鸡、鸡蛋、线面等礼物,名曰“脱草鞋”。“脱草鞋”意即祝贺亲人顺利、平安归来,抚慰当事人在人生路上好好歇一歇脚。有的镇村群众,还会在祖厅摆上香烛、全鸡、全鸭等祭品,让当事人拜谢祖宗,以示安然回归。
“脱草鞋”之后,当事人通常都会向亲朋好友回赠礼品。回赠的礼品一般是从境外专门带回来的物品,如:毛巾、香皂、衣物、鞋帽、万金油等,在外混得较好的华侨,甚至回赠戒指、项链、手镯、手表、金钱等。以前生活条件差,“脱草鞋”的人收到这些东西,自然喜不自禁,逢人必说。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国者已不再穿草鞋。但无论乘船还是坐飞机,长途跋涉回到家后,人们便会沿用旧例,送去礼品或设宴接风洗尘,但叫习惯了,这种习俗仍称为“脱草鞋”。
700多年的出国史、锻造了福清独有的地域文化。“送风”与“脱草鞋”习俗是福清地理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的产物,既有海洋文化的传承性,又有自身特色的变异性。
“送风”与“脱草鞋”习俗洋溢着浓郁的侨情特征和文化品格,蕴含着老百姓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无限的隆情厚意。正是这种充满人情、人性关怀的风俗活动,维系着80多万海外赤子的故乡情结,使他们身在海外,心怀故国,在支援家乡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