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八景_国际新闻

聊城古八景

国际新闻 2022-11-23 17:01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聊城古八景

1、光岳晓晴

聊城古城中央有座“光岳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734年)经过历次重修,如今仍是坚固雄伟,蔚为壮观。它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目前我国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古楼阁之一。清代皇帝康熙、乾隆南巡路经东昌时,曾登楼赋诗,镌石流芳。整个楼阁,全系采用横斜欹零的木材,以艺术巧妙结合互相衔接构成。布局谨严,气势巍峨。为四重檐十字脊楼阁,重檐雾隐,昂首云天。楼高达十丈,分四层,最高层矗立雕镂透花的葫芦宝顶,高耸云霄,气势磅礴,更显得古楼的庄严雄伟。

每于风和日丽之晨,但见其巍然起于闾阎阛阓之中,“冲汉凌霄,连云梯目,巍巍然,峨峨然,如翚如翼。昔人所谓‘手可摘星辰'不是过也。”登楼远眺,一篇秀丽景色。远瞻东南的少岱,峰峦叠翠,与云烟缥缈中若隐若现,瞳瞳旭日,光辉迎人,古城风姿、阛阓万家。环城水光波影、宛若江南。西望长堤如虹、杨柳簇绿、菡萏满湖,香远益清。极目四野,阡陌交亘,田园棉麦,村舍依依,晨炊袅袅,尽收眼底。于一片繁华景象之中,又呈现无限妩媚风光。古人将此良辰美景称之为聊城八大景之“光岳晓晴”。

光岳楼,经历了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依然雄峙碧霄,整体无恙,显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艺术和智慧,呈现出我国文化悠久的历史光辉。因列为八景之一的“光岳晓晴”。

2、巢父遗牧

在城东南十五里,许营村的西边,过去有一处高出地面丈许的丘陵,这边是属于八景的“巢父遗牧”所在地。土陵就是巢父陵。据东昌府志和聊城县志记载:“巢陵,在府东南十五里,旧聊城治十字街东南。旧聊城即巢陵城、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河决、城圮于水,乃移治于孝武渡西,即今治也”。此城为聊城县和博州的治所,在今聊城东南十五里的许营大石槽村西,俗称其曰“旧州坡”,或“旧州洼”。聊城县治在巢陵的时间为四十七年。清嘉庆《东昌府志》载:“石晋陵城,开运二年河决王城毁,……曾在聊城一带放牧,尧以天下让巢父,不受,死后葬于聊城”。

据传这个巢父,是中国远古时代的一位隐居高士。他不求仕进,以放牧啸傲岁月,因栖处老树之巅,故称巢父。传说中巢父曾隐居聊城,以下是传说故事:尧从16岁开始为天子治理天下,他在位时,曾命羲和掌管时令,制定历法,把天下划分为9州,9州是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聊城时属兖州之域。国家昌盛富强,毛泽东诗中曾夸赞“唐尧虞舜”:“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尧在位70年,到了86岁的时候,他觉得年老体衰,不能担负天子之责,就想传位让贤。尧王听说他有治国之才,想把天下让给他,他不答应。以后,尧王又想把这富有四海的天子爵位让给许由,许由更不欲闻,跑到颍水去洗耳。恰逢巢父正牵牛来饮水。见许由洗耳,就问他为什么,许由便把尧王欲让位与他的事说了,因不愿听这言语,要洗一下耳朵。巢父说:你如果深居山林,不要接触显贵,那么也不会有人欲以爵禄干扰你了。洗耳岂不把清洁的水也弄脏了吗别污了我的牛口!于是牵牛上流饮之。这个故事《汉书鲍宣传》也有记载,终竟是渺茫传说,后人附会。

巢父去世后,为了纪念他,人们在他生活放牧的地方,修建了巢父墓。其墓旁传为当年“巢父遗牧处”,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遗牧”。这一段地方古有巢父陵、洗耳池、卧牛坑、祭岁坪、尧王坟等古迹,1969年中国科学院的考古专家,曾到这里考察,发现此处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层,出土有汉代的麻点砖块和东汉时代的绳纹筒瓦片,这足以证明这处古代文化遗址,确有其来历。

七十年代初,在农田基本建设中平掉。

3、崇武连樯

东关大街馆驿口向南是“大码头”,码头西边有块高地,是明清时代“崇武驲”的旧址。时称崇武驿大码头,俗称“大码头”,为京杭大运河重要口岸之一。位于今聊城东关闸口以南800米处的古运河西岸。码头长17.5米,宽5.8米,呈“巨”字形,共设踏跺两处,左右设上下台阶。大码头为官用码头,巨贾富聊城运河大码头商之船也多停泊于此。

七十年前,虽是漕运已停,但运河交通运输依然频繁。南来北往的船只,犹如水上列车,日夜繁闹不休,真是舳舻蔽日、桅樯如林。从聊城往南方装运的土产有乌枣、贡面、槐米、黄花菜、五香疙瘩等等。由南方各省来的货物,种类更多。如糖、茶、纸张、江米、大米、杂货绸缎之类。在这里装卸集散,码头上堆积如山。紧张而繁盛的水上运输,南北沟通的物资交流,给这崇武港口增添了兴旺景象和迷人情趣。表现出聊城的地方富庶和工商业的繁荣。从大码头南望,舳舻相连,帆墙如林,宛如一幅宏丽壮阔的图画,故有"崇武连樯"之称,列为聊城八景之一。“崇武连樯”这一景的命名意义,就是那时运河帆舸相接首尾不断之雄美画图。

清康熙皇帝南巡途经聊城时,多在此登岸,驻聊观光。大码头附近曾有一御碑,是清康熙皇帝为减免东昌税收而立。随着古运河的开发,大码头又重新改建。1994年4月,被聊城市(今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4、绿云春曙

绿云春曙,是五百年前的聊城胜景之一。意思是说:在风光绚丽的春天早晨,登上绿云楼,凭栏眺望那景色美艳的晨曦。这时,春光骀荡、曙气爽身,正当旭日将出之际,蔚蓝的天空中,晓雾飘渺,紫蔼升腾、举目东望、东岳泰岱的峰峦层叠、若隐若现。四郊农野,翠浪丛簇;大运河中桅樯云集,俯瞰阛阓,万户栉比,景象万千;胭脂似的朝霞照射着城河中碧波银帆,仿佛是用彩笔饱蘸姹紫嫣红的春晖,把东昌府古城描绘的分外妖娆。

据清宣统《聊城县志》记载:绿云楼,在府城西北隅。宋时建,名自公亭。至元九年,尚书徐士隆为总管,改建为绿云楼,亦云绿云亭。旧废为民居。乾隆三十二年,知府黄检扩其地为园,为学使谦恒题额曰“得水”。三十八年,知府胡德琳重葺,改名“依绿”。园中因阜缀山,因洼疏池,亭榭楼阁,花木繁茂。这园是与府衙相连,可游览、可宴客、到处清流潺潺,峰树掩映,园名“依绿”,有十八景,是砥斋、晚晴书屋、小玲珑洲、丽农山房、南章山房、小沧浪等。东昌府衙原为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建,后经多次重修,为东昌府最高行政长官办公、居住的地方。府衙内原有宋徽宗赵佶亲笔书石碑一通(为半截碑),是不可多得的国家级珍贵文物。绿云楼是在花园的北面,紧靠北城墙,在翠柏荫森、岩洞幽邃之间,危楼耸起、画栋雕梁、飞檐彩椽,壮丽非凡,是“城上二十七楼之一”。从东昌府志及其他参考资料上,可看到明代许东望、张鸣鹤等咏赞“绿云春曙”和依绿园景色的诗词,真个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茂林蔽日、修竹苍翠、夏荷盈池、秋芦似雪,好似大观园的景色风光。

“丽农山房”为依绿园主建筑。丽农山房西边累土为山,名曰华山,山房南面也有土山,名为南章。南章左右分别是名为邀月的游廊和称作蓼庵的水榭,两建筑东面是通往晚晴书屋和砥斋的双桥。双桥之间有小玲珑馆和名为可亭丽的房间。山房北面有轩房一处,三面临水,故名枕流漱石台。此轩西北有一亭,“绿云深处”的名字正好迎合依绿园的原名“绿云楼”。

依绿园分为南园和北园,不仅在古城内有,在鼎顺花园附近还有一部分。据说,因为靠近运河,乾隆东巡来聊城的时候就在北园接见地方官员。当年,郑板桥来东昌府,夜降大雪。第二天,众人踏雪观竹,当时知名画家吴竹堂,即兴泼墨作了一幅《得水园喜雪图》。郑板桥欣然为面南的一处园中宅子题写了“喜雪斋”,以示文人清高自洁的秉性。喜雪斋门柱上有一幅楹联,是清代书法家、清官刘墉撰写——“幽人来问篱边菊,仙客相论海上琴”。

这楼和园由元明以迄清代中叶,还部分存在,经历代修葺未致全毁。降至清末渐已圮废,如今楼址已成荒墟,只有那一带仍以“西花园”作为街名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