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乐昌花鼓戏
乐昌花鼓戏,俗名“唱花鼓”或曰“调子戏”,起源于乐昌民间圈地作场而演出的灯彩歌舞——“踩矮台”,曾广为流行在粤北的乐昌、仁化、曲江、乳源、连县等地及湘南武水中、上游一带,是当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小戏。
乐昌花鼓戏的出现,文献记载始见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的《乐昌县志·风俗》述:“立春先一日,坊民扮戏剧。”又“上元……扮魑魅侏儒之像,以衣饰相丽,沿市婆娑,类古之傩者。”初创时期,仅以一丑、一旦进行妆扮,运用当地的民歌、小调、灯彩歌舞酬唱曲演唱一些民间的日常生活、生产和男女相悦故事,名曰“踩矮太耍对子”。延至清代中叶,始出现以此为职业的民间班社。据乾隆十九年(1754年)乐昌琅头乡兴建下手戏台立戏台碑志载:是时已有本地邝姓调子艺人为“增娱乡里”,由“海、澄、清三房子弟共相乐助,资管弦以邀”,组成“余庆堂调子班”,等上该戏台“创为扮演”。此后,由于各地竞相效仿,不仅在乐昌境内相继出现了庆丰堂、群乐堂、群英堂、同乐堂等三十多个知名班社,涌现了邓成桢、张天宝、何万杰、廖质彬等名噪一时的艺人。
乐昌花鼓戏的剧目,分别取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及社会生活身边事。早期剧目如《小花鼓》、《小探妹》、《扯油菜》等,多为一一丑、一旦扮演的“二小戏”(又名“对子戏”),或以小生、小旦、小丑为角色的“三小戏”。这些剧目尽管情节较为简单,但却充满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和民间歌舞的酬唱色彩。后来,随着剧种的发展和受外来高台大戏的影响,才逐渐出现了诸如《三看亲》、《柴姑记》、《云南寻夫》、《朱买臣卖柴》等中型、大型剧目,并将内容题材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乐昌花鼓戏音乐,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以及灯彩歌舞对唱小曲,唱腔分正调、小调、杂碉三大类,以南、北路作区分,采取曲调联形式,辅以某些板式变化;伴奏形式则经历了“一支唢呐两把弦,敲锣打鼓五人兼”到“文场、武场、六把椅子分坐戏台两旁”的演变发展过程。
乐昌花鼓戏表演艺术,素有小、笑、活和“无丑不成戏”之说。行当体制原为一丑、一旦,后来又逐渐发展成生、旦、丑、净四大行当和各种不尽相同的脚色应工戏路。在唱、念、做、舞等方面,不仅运气、发声,行腔讲究浮、沉、吞、吐、颤音、吟音、花舌、衬字、衬腔的灵活运用,身段动作注重手、眼、步、舞等三节、六合的协调统一,而且较为常见的走矮步、耍扇花、舞彩巾等,也都各具特点及程式、规范和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