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清远水东“将军第”:清代白琚将军的故事_国际新闻

广东清远水东“将军第”:清代白琚将军的故事

国际新闻 2022-11-23 17:01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清新区龙颈镇水东村滨江河畔,有一座气势恢弘的清代建筑,当地人称为“将军第”。站在河堤上远眺,只见“将军第”背靠文笔峰,面对滨江河,与对岸“七星伴月、九曲回环水”格局的中宿古城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明虾出海”的地理格局。

然而,“将军第”为何建在远离村庄的山脚下,而不建在水东村内,远离族中兄弟,自成一派?这位清代将军叫什么名字,他的后代在哪里?为何人去楼空,成为废宅?询问村民,他们也是一脸茫然。水东“将军第”成了一个难解之谜。

废弃的百年名宅“将军第”

“将军第”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筑,坐东向西,面宽26米,进深22米,由四栋三间两廊广府式民居组成,中心巷设门楼,门眉上镶嵌着一件大理石匾额,上书“将军第”三个正楷大字。中心巷成了“将军第”的中轴线,两边各有两栋房屋,巷尾建有一个瞭望更楼,形成一个安全系数很高的院落。

走进“将军第”,一阵霉菌味扑面而来。建于清代的青砖山墙还是那么坚固耐用,双层红瓦依然高挂,但更楼护栏已倒,厨房杉木已断,青苔爬上了墙头,上首第一栋房屋已坍塌了一半,地上长满杂草,疯长的芦苇比人还高,“将军第”里再也见不到将军踪影。

我们站在四周被竹林和田野包围的“将军第”门楼前,细心凝望这座百年古宅,猜想当年进宅时的盛况。“将军第”门楼高4.5米,宽3.3米,硬山顶,正脊灰雕花鸟图案,门楼围墙保存完好。白永老人说,这座将军第有门楼、围墙,四栋三间两廊结构青砖屋和一座廊屋,解放后做过生产队粮仓、文化室,文革时期还住过知青,后就慢慢荒废了。

追寻“将军第”真正主人

谁是“将军第”的真正主人?

为了彻底查清楚“将军第”的真正主人,我们重读《清史稿》,无意中在两广总督李瀚章上谕内阁的奏章里发现了一句话:“候补都司惠州协左营守备白琚,著以游击在任尽先补用”。这是一条重要线索,难道我们苦苦追寻的“将军第”主人就是白琚将军?为此我们找来《阳江县志》,仔细查阅:“白琚,字宝山,(清远)滨江水东人,由行伍出身,以军功拔补都司,驻防新宁(今台山)、阳江、肃清贼匪,屡奉调,民皆挽留。光绪初,琚由清湾进,匪侦知兵至,即由粗坑尾窜石高洞,十二日,复由梅树岭欲窜西山,被阳春兵截击折回。十三日,琚率队至黑坭厂与匪遇,麾兵猛击,匪殊死战,适天大雨,匪用火枪多不能燃,且战且走,追至粗坑尾、石高洞、大坑尾等处,毙匪数十,生擒七十七名,拿获马匹、旗帜多件,余匪逃溃。时各乡勇多出战,珠环堡武生黄运清助战尤力方,琚与匪相持肉搏接战,琚怒马骤进,挥刀杀贼。忽有悍匪首大旗扑之,颠正危急间,忽黄运清至,枪一发而贼仆,琚遂得全。是役,官军大捷,匪首谭运青仅以身免,寻,缉获,诛之。”再查清末榜眼朱汝珍编撰的《清远县志》,除了引述《阳江县志》记叙白琚将军功绩外,还补充了以下一段文字:“前剿客匪,受总督奏准,免骑射,叙功赏换花翎加总兵衔,以副将准先补用,旋授梧州协镇府副将,大计卓异,赏给头品顶戴,交军机处以总兵记名,遇缺简放。历官三十余年,未尝离军一日,卒后所遗田产不满三千元,故其莅任驻防之处,咸颂清廉。”至此,终于真相大白,水东“将军第”的真正主人名叫白琚将军”。

还原真实的白琚将军

清远滨江水东村,地灵人杰,英雄辈出,从明初的白廷用将军到明末的白常灿将军,水东将星迭出,熠熠生辉。也许是清初统治者对支持南明政权的水东白氏精英大肆杀戮,在满清入主中原267年时间里,白氏精英拒为满清官员,只是到了清末才出现了白琚将军这样的军界精英。但不知何故,《白氏族谱》竟选择性地遗忘了白琚将军的事迹,连他的府第也要建于村外,难道白氏族人对满清统治者的仇恨一直待续了二百多年?

咸丰年间,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广东各地也纷纷响应。清政府一方面强力镇压,一方面征集各地壮士入伍,世居水东村的白琚,抱着保家卫国、光宗耀祖的理念,加入了清军,做了一名绿营兵。

由于水东村历来都注重修文练武,白琚从小就练得一身好武艺,在军中,他的功夫很快就显露出来,加上他每次打仗都是带头冲锋陷阵,不久就以军功提拔为把总、千总、守备,在平定了海南岛儋洲、临高县的“匪患”后,光绪帝下达诏令“予剿办儋临各匪出力员弁广西守备白琚等花翎”。白琚正式成为赏戴花翎的正五品官武官。

清朝军队由满人八旗和汉人绿营组成,军阶由高至低分别为提督、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如果想成为一名将军,恐怕要在军界奋斗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光绪十八年(1892年)五月,广东阳江发生匪乱。当时阳江属广东省直隶厅,匪徒谭运青等人沿袭久经禁绝的“三合会”名义。聚集众多村民,分为十族,盘踞在阳江大仁山、白空石等地,筑墙掘濠,对抗官军,势力浩大,甚为猖獗。

两广总督李瀚章与提督郑绍忠商议,遴派参将颜金等人督率绿营从电白、吴川等县合力进攻,候补都司惠州协左营守备白琚率绿营进剿阳江。官军先后擒斩了匪首梅菉四、黄继义、林得三、郑亚林、以及多名悍贼,缴获枪械多件。

最为惊险的是白琚与阳江匪首谭运青决战一役。白琚自接受总督军令后,立即麾军由清湾进攻,谭运青侦察到白琚的军队即将来到,为了避开白琚的锋芒,立即由粗坑尾向石高洞转移。五月十二日,谭运青计划由梅树岭逃往西山,可惜被驻守在阳春的清兵截击,被逼折回阳江境内。第二天,白琚率大队人马行至黑坭厂,恰好与谭运青相遇,白琚立即麾兵猛击,谭运青也率众殊死抵抗,交战双方在黑坭厂进行决战。鏖战间,恰逢天降大雨,匪徒所用的火枪多数不能点燃,顿失战斗力,面对官军的凌厉攻势,只好且战且退。白琚麾军乘胜追击,一路追至粗坑尾、石高洞、大坑尾等地,击毙匪徒数十名,生擒77名,缴获马匹、旗帜多件,余匪逃溃。

根据两广总督李瀚章“所有出力各员,自应量予奖励”的奏章。光绪帝下达了“候补都司惠州协左营守备白琚著以游击在任尽先补用”的诏令。游击乃游击将军的简称,清代从三品武官名,次于参将一级。肩负起游动作战重任,职能类似今天的机动部队。

率军平定“土客之争”

珠三角的土人和客家人都来自中原,只因迁来的时间有先有后,先入为主,后至为客,故而有土人与客家人之分。咸丰年间,多数农民参加了红巾军起义,他们不分土客,同心合力打击清兵。然而,有的客家人后来协助清兵战斗,得胜后受到朝廷嘉奖,客家勇士趾高气扬,在协同清军到各村搜捕红巾军时,乘机洗劫财物,伤及土人中的富豪利益。因此,富豪煽动土人起来报复,终于酿成了械斗。土客械斗,双方伤亡惨重。

白琚以游击将军身份率军前往新宁等地清剿“客匪”,功勋卓著,受到两广总督表彰,论功行赏,获得“换花翎加总兵衔,以副将准先补用”的获奖赏,副将即副总兵,军阶从二品,位次于总兵。不久,白琚“授梧州协镇府副将,赏给头品顶戴,交军机处以总兵记名,遇缺简放”。总兵的军阶为正二品,至此,荣获“超勇巴图鲁”称号的白琚将军统率一万五千名清兵驻守梧州,直至卒于任上。

史载,白琚将军从军后为官三十余年,从没离开过军营,卒后所有遗产不满三千元。在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钱”之称的年代,像白琚将军如此清廉的人,实属少见和难能可贵。难怪在白琚将军驻防过的地方,不论军民官吏,都称颂他清正廉明。

记者手记

白琚将军的“将军第”是龙颈镇水东村的一个特殊坐标,是不可再生的宝贵人文资源。如今,白琚将军旅居海外的后裔回祖居地谒祖或省亲时,总要到这里缅怀先人业绩,把祖先的仁德带到海外发扬光大。也许,当时的清政府鉴于白琚将军的清廉,像对待卒于任上的虎门提督郑绍忠一样,补发一笔丰厚的安家费,让他的后人回乡建造大屋,以作纪念。也许,是白琚将军的弟弟、惠州协中营守备白玲和白琚将军的儿子、梧州协中营千总白福泰带着不满三千元的遗产,回乡建造祖居,以作纪念。

在外国,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名人故居随处可见,有关部门会通过悬挂标志,或其他方式提醒人们,这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它们受法律保护,谁也不准拆除和破坏。白琚将军的故居“将军第”,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大部分保存完好,令我们感到欣慰。清新要建设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像“将军第”这些摸得着、看得见的历史人文资源,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衷心期待这座有百年历史的府第,能成为人们观光的胜迹之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