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财神
跳财神是一种寄托百姓希望的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海门的刘浩、东灶港、包场、正余、余东、王浩、四甲、货隆等通东地区以及通州、启东的部分地区。每年春节初五财神生日时,跳财神盛行于四面八方。后来与通东接壤的沙地也将“跳财神”舞蹈移植过去,开始流行。
跳财神中的财神取自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的赵公明。古代,百姓把美好希望寄托于神灵,逢年过节想讨个吉利,盼望财神光顾,跳财神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贫困者便操此为业,过年时逢村走户,在主家门前及屋内表演跳财神的舞蹈。
跳财神者顺应百姓的心理,随锣鼓节奏,从屋外跳到屋内,从厅堂跳到厢房,从街心跳到店堂,从柜台前跳到帐桌旁,分别表演招财、兜财、送财的动作,以讨主人家的欢喜,获得赏钱或糕点等物。
跳财神者头戴朱红珠帽,上挑红色绒球;身穿大红绣袍,上绣日月星辰云霞,下绣山水荷莲花草等吉祥物,较短的白色水袖。腰围绣着“方孔铜钱”图案的玉带,腹前有一块白玉,足蹬黑色短靴。脸罩金色财神面具,慈眉善目,腮下有一周短须,面具背面绑一小棍,舞蹈时咬在口中。表演者一手持圆形金边红盘,盘内盛用木头制成、涂为金黄色的金元宝,另一手执拂尘(也有不执的),另有二人配合,分别在财神两边扮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三人配合默契共舞,另一人击小锣作为音乐,往往为“三字锣”、“五字锣”,有时也击“七字锣”,另一挑夫肩挑箩筐,背系搭裢,接收糕点或赏钱,合计五人组成。清末民初,简化为一人独舞,一个司锣,一个挑夫的三人组合;也有的一人舞,另一人司锣兼挑夫,成两人组合。
跳财神者为主角,基本动作为手足并用。手部许多动作有其特定的含意。招手示招财;托举示招到财宝亮于面前;扛肩示财宝多而重;推举示送出财宝;按掌示元宝置于钱柜银箱。舞拂尘示指令方向。脚上功夫有:高跳步表兴高采烈;蹉步表扛宝进门;弓箭步表进宝方位;摆腿左右摇臀为逗乐,指腿称为翘脚财神。此外,还有“抖肩捧腹”、“捧宝转身”、“提襟藏宝”等动作。
跳财神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的精神追求和经济状态,流传时间久远,它是研究通东地区传统舞蹈的重要资料。跳财神为海门市级非遗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