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清祠堂及祠堂文化_国际新闻

福建福清祠堂及祠堂文化

国际新闻 2022-11-23 17:01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在广袤的玉融大地上,不时可以寻访到宏伟壮观的各种祠堂。祠堂作为先祖崇拜与神灵崇拜的产物,是福清先民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祠堂是历史的教科书,阅览福清祠堂,如同阅览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而福清祠堂作为一种相当有地方特色的民俗,它既蕴涵淳朴的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

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于发族尚不多,便先置祠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

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不仅独特,而且渊源流长。祠堂作为地方民俗重要组成部分,远在几千年前的夏商周便开始萌芽,到宋代形成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发展到了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的繁荣侧面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具体体现。

福清最早的祠堂始建于哪朝哪代已无从考证。现存的祠堂大都经过重修,能保存旧貌的几乎没有。福清有几座祠堂始建于宋代,算是比较久远的,主要是:江阴浔头“翁氏祠堂”始建于北宋初年、港头芦华“余氏祠堂”始建于北宋靖康年间(公元1127年)、龙田上一村“施氏大宗”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81年)、龙田二村“张氏祠堂”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237年)、龙田的三村“何氏祠堂”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273年)、江阴田头“严氏祠堂”始建于南宋理宗淳祐年间。

一般认为,福清祠堂盛于明清。尤其清代中后期,大小祠堂遍布城乡,其构筑宏丽、工艺精美,大多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久远的风俗,千百年来为福清人民所重视。完全可以说,福清祠堂是福清博大精深的民俗中最突出的部分,它所显示出的强大生命力长久不衰。

福清现存的祠堂,大多保留明代以来的建筑风格。即使重修或重建过的祠堂,其结构、色彩乃至雕饰,也基本保持明代以来的基本特征。所不同的是,重修或重建过的祠堂,多以石料和钢筋水泥为主,间以木质架构。据统计,遍布福清城乡每个角落的祠堂有数百座。这些祠堂或精巧端庄,或古朴凝重,虽然建筑规模大小不一,风格亦有所不同,但它都极具浓郁的地方特色。

踏遍玉融大地,我们可以发现,福清祠堂一般都采用轴线对称布局。院落大都为三进,偶见单座、两进、四进或五进。明代《鲁班经》记载:“凡造祠宇为之家庙,前三门(山门),次东西走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后明楼、茶亭,亭之后即寝堂。”因此,福清祠堂一般也由大门、仪门、走廊、明楼、享堂、寝堂等组成。有些祠堂在后部开辟庭院、花园,不少祠堂还附设戏台。享堂是祠堂的正厅,又称祭堂,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处,因此空间最大、用材最考究。寝堂为安放祖先神位或纪念对象之所,在里头均设有神龛。以上这些特征标志着福清祠堂作为公共建筑的性质得到了加强。

福清祠堂具有分布广、规模大、建筑形式、历史内涵丰富等特征。由于祠堂(主要指姓氏祠堂)是祭祖的神圣场所,因此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福清随处可见的祠堂,不但巍峨壮观,而且注入地方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等相映而成玉融大地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

福清祠堂一般分为两大类:姓氏祠堂(即族姓祠堂)、历史名人专祠(即历史名人纪念祠)。其中前者约占98%以上,在城乡均有分布,尤其在农村更为普遍。姓氏祠堂,有“总祠堂”和“分祠堂”之别(为行文方便,本篇统称为“祠堂”)。“总祠堂”是全宗族的祠堂,即大祠堂;“宗祠”和“支祠”属于“分祠堂”。无论建造“总祠堂”还是“分祠堂”,都是为了追祖德、报宗功,敦睦族谊,加强宗族的凝聚力,并更好地传承血脉、延续荣光。有人将祠堂的地位和社稷相提并论,足可见祠堂地位的重要性。

福清姓氏祠堂最大的特征是:内部——设有神主龛,供置祖先的神主牌,而且龛前都有香炉、烛台等祭器;祠堂内都有覆竹状的祠联或行第序列;横梁或四周墙壁上悬挂有牌匾。外部——一般都有三个门:中门为大门,门上写有姓氏祠堂的名称,如“方氏大宗”、“叶氏宗祠”、“余氏祠堂”、“陈氏支祠”等;左右两边为仪门,门上写有“入孝”、“出悌(也做‘弟’)”字样。另外,姓氏祠堂每隔一段时日均进行大规模的拜谒祖先的祭祀活动;每过几年或几十年一般都组织族人专修族谱。

由于宗族的凝聚力往往来自宗族的实力。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一人得道,同族皆荣,祠堂的规格也遵循王法制度,族中有人金榜题名或“青衣换紫袍”,那么这个宗族建造的祠堂就能“竖旗杆”、开“三山门”、设置“门当户对”,各种设置还要与其官位相应。从这个意义上讲,“玉融第一名祠”要数位于港头镇后叶村的“叶氏宗祠”。这并不是因为它有近400年历史,而是因为叶氏曾出过一位官至朝廷首辅、“独相十三载”的显赫人物——叶向高。

“叶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为叶向高祖祠。有资料记载,该祠为叶向高亲自卜地兴建的,但缺乏史料依据。该祠座北朝南,二重门刻有明天启皇帝钦赐的写有“元辅乡”三字的牌匾。祠堂始建时为三进八扇一后院,规模较大,宽23米,深43.8米,占地1008平方米;外墙为砖石结构,内为木质结构的宫式斗拱建筑。该祠清顺治年间被毁,康熙年间曾修后进和后院,乾隆年间又修戏台亭和回廊,1947年再建中间一进二层楼房和八角大戏台等。1985年,叶氏后裔、旅外华侨出资进行大规模修缮,并恢复原貌。现祠内大厅之彩绘、浮雕、镂雕等十分精致;祠堂内的五只仙鹤和三副对联均为万历皇帝御赐的;大厅正中上方高悬着“天恩存问”竖匾——这是保存下来惟一的原始文物,犹为珍贵;竖匾两边是万历皇帝钦赐的“黄阁师臣”和“世乡贤”匾额;另外还有一面崇祯皇帝诰赠叶向高祖孙四代之“恩荣”大匾。“叶氏宗祠”虽历经重修,但仍保留明代建筑风格。从其宏伟的气魄、精美的饰物,仍可感受到昔日的繁华。特别是祠堂前依旧挺立的旗杆碣,仿佛犹在见证叶氏家族的荣耀。该祠1987年11月23日被列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在现东方红小学大门,原有一座“叶氏祠堂”,当为港头镇后叶村“叶氏宗祠”的支祠。该祠门额阴刻有“叶氏宗祠”金色四字,祠堂座北朝南,厅中有大型神主龛,龛的两侧有一对联,左联曰“独□魁炳十三载”,右联失缺。厅左侧间为相爷厅,右侧间有叶向高儿子叶成学的塑像。祠堂大厅有“风清两地”、“三朝元辅”红底青字、金龙纹边巨匾两面。据说,该祠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祠内有镂雕金龙匾边的竖匾,题曰“天恩存问”。该祠另附建“接旨亭”、麒麟照壁等。遗憾的是,这座祠堂最终也没能逃过被拆的厄运。

位于海口镇牛宅村的“林氏宗祠”,属于姓氏祠堂。该祠特别之处在于有两座,按座落地点分为东祠、西祠。东祠为兄,西祠(又叫霞田祠、石狮祠)为弟。东西两祠均建于明万历年间(约1573—1620年),历代均有修葺。1990年经侨居海外的本宗华侨捐资重建,面貌焕然一新。现在东祠长46米,宽19米,占地面积874平方米;西祠长59米,宽19米,占地面积1121平方米。两祠结构样式大体相同,均面宽五间,进深四间,硬山结构,琉璃瓦面,整个建筑物飞檐画栋精雕细琢、美仑美奂。祠内大柱楹联曰“九牧家声远,十德世泽长”,点出此宗属于“九牧林”,其堂号为“十德堂”。祠堂正中立有清内阁大学士董浩、户部尚书曹振镛、兵部右侍郎胡长龄、内阁大学士文宁为林则徐所立的“进士”横匾。英雄林则徐之五代孙、原中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凌青(原名林墨卿)为宗祠落成题写“九牧之光”,使祠堂增色不少。牛宅林姓家族仁人志士络绎不绝,最有成就的当属本宗二十二代孙林绍良,他不仅是印尼首富,也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富豪。

龙田镇区有三座宗祠规模庞大、较有特色,即:“何氏宗祠”、“张氏宗祠”、“施氏宗祠”,它皆属姓氏祠堂。位于三村的“何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为礼部尚书何君弼回乡时择地而建,石木结构,六扇三进,占地面积733平方米,座南朝北,其间廊厅穿插,布局严谨,明亮宽敞。进入祠内,放眼望去,除了祠堂森严宏大的规模先声夺人之外,祠堂内的一梁一柱、一砖一木又无不显示出艺术的含量。尤其是寝堂上那一扇扇由金箔拼帖而成的窗檩,让人眼花缭乱、过目不忘。位于二村的“张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元、明、清三代几经重修,该祠堂座南朝北,占地面积812平方米,石木结构,六扇三进,每进呈阶梯级上升,廊、厅、堂整体布局严谨,显赫壮观。位于上一村的“施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公元1181年),原总面积2400平方米。1987年重修后,祠宽16米,深47米,总面积752平方米。该祠布局合理,雄伟壮观。大厅里有宋孝宗已丑年钦赐施炳立祠御匾“御赐高楼”。据传,近代名将施琅曾亲临该祠,并立“诒谷流长”金字牌匾。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